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活不是言情小說,照著做後患無窮!

生活不是言情小說,照著做後患無窮!

其實,今天每個知書達理的人,或說每個受教育者,生活中都有個參照系,都有個模式,並以這個模式來衡量自己的生活。而這個模式的選擇和確定正確與否,往往決定著他對生活的評估,甚至影響到他的康與壽。

臨床上,可歸納出這麼一種生活類型:很多人過度沉湎於一些典型化的、過於理想的社會生活模式,並以此來衡量自己及自己的另一半——先生或夫人;因此,總覺得自己的活著,與理想的那個,有太大的差距;總是和想像中的生活太不一樣;因而,總是憤憤不平,或總是悶悶不樂,甚至感到活在死亡邊緣。

有這麼一對從江西來的,在上海生活、打拚的大學同學配偶,已婚後五六年,孩子早有了。先生做的是工程師,搞機器人設計的,相當不錯,但屬典型工科男,比較靦腆,因為和我同姓,有意無意認我作為他的長輩。妻子姓姚,在一個公司已坐上了中管,也相當不錯,他們既不缺錢,生活也比較滋潤。

然而該女子是位文科女,也是一個文藝范,細膩又要強,原來,年輕時沉湎於瓊瑤之類言情小說。結婚前,兩人感情很好,甜甜蜜蜜的。婚後,她老是以言情小說里的那種情節來要求先生和自己,並苛求生活情趣化。故老是在私下及閨蜜的閑談中埋怨,覺得老公這個不懂,那個不令不清。比如,情人節應主動送花;又如,結婚紀念應該記住;某些情景,應該表現出像誰誰一樣,才有情趣!但先生比較木訥,對這類東西既不感興趣,也很少會有主動反應。所以,夫人始終不滿。但她的不滿卻只以一種試探方式,隱晦語氣,提醒對方,希望老公能夠自己領悟,有所進步!並希望藉此改變他,讓他們的生活更豐滿、更富有情趣!

從某種意義上說,你能說該女子錯了嗎?沒錯!但她卻不是生活在現實中,而是存活於虛幻言情故事裡,在不存在的世界期盼著、焦慮著、憂鬱著。因此,就在生完孩子三年後,由於長期輕度抑鬱傾向(有個准規律:凡特別細膩,講究情感,對言情小說情有獨鍾,把生活等同於小說者,往往易陷入抑鬱狀態),最後,她普查時發現右乳有異常結節,確診為乳腺癌。

當時,她的乳腺癌是單純性的,只做了手術切除,並沒淋巴轉移,也沒化療,不久便康復了。然她仍舊鬱悶難解,覺得這一大半都是因為老公沒有情趣,不懂得生活所致。她承認抑鬱和生癌有關,但抑鬱不是源自工作,而是根源於夫妻生活,感情世界。兩年後,當她好不容易從第一次癌症陰影中走出,卻再一次發現對側乳腺又有了結節,一檢查,還是乳腺癌,且是原發的。因為細胞類型不一樣。這次,夫妻倆都精神垮了。「怎麼回事?我們怎麼這麼倒霉!」當夫人坐在我診桌旁時,先生低著頭站在背後,滿臉充滿了內疚。像個犯了嚴重錯誤的大男孩,總覺得自己沒有盡責,沒有善待她,有一種愧疚感。但也覺得自己很冤的,自己儘力盡心,沒有做錯什麼啊!

由於求治已有一段時間,我了解雙方特點,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生活」這本書,絕對不是小說家所寫得那麼有情趣!那麼有味道!日常生活其實是簡單的,婚姻大道就是柴米油鹽。過好日子,兩人恩愛就可以了!那些,只不過是小說家想像中的世界,添油加醋地變著法,插進去的故事。而且,言情小說家自己的生活很少滋潤的,生癌的也不少!三毛不就自殺了嗎?她們的小說,只是寄託著她們夢想著卻根本沒法實現的東西。千萬別把言情小說當現實!當成生活的指南,否則,誰都會失望、抑鬱,甚至自殺!因為這些本身就是虛幻、不現實的。

諸如上述女性的這類情況,臨床非常常見。

我注意到太多的疑似現象:女的文科生或小說家更容易生癌,文藝范也一樣;特別是患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患了這些癌的女性,康復期間很多人成了作家,至少寫出了自己的書。交談中,她們年輕時的夢中,都曾有過小說家的理想,這不能不說是種規律性現象。

有文學夢、文藝范不是壞事!但把虛構的文學世界看作是現實,或者追求虛構中的文學般的爛漫、情趣生活,卻脫離了現實,很可能埋下了健康的隱患。

閱讀精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你的每一個贊

都是對我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逆轉記憶,讓每位腫瘤患者活得更好!
不做「螺絲釘」,過你想要的人生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