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白血病你不知道的幾個「首次」——人類對白血病的抗爭史

關於白血病你不知道的幾個「首次」——人類對白血病的抗爭史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惡性血液病,是威脅人類生命的常見癌症之一。在19世紀之前,白血病幾乎是不治之症。而現在我們已經對它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並且部分病人已經可以長期無病生存。下面我們就隨著時間的腳步,談一下人類對白血病的抗爭:

首次發現白血病可緩解

1947年,美國兒科病理學家,當代化療之父--SidneyFarber發現了全球第一例獲得緩解的白血病病人,雖然應用化學藥物(氨蝶呤)治療後病人只是短暫的緩解,但這讓醫生和科學家看到了「白血病可治療」的希望,從此開闢了白血病治療新紀元。

首次開展聯合化療

1958年,美國科學家首次開展聯合化療,將兩個不同的化療藥物(6-巰基嘌呤和甲氨蝶呤)聯合用在病人身上,發現病人的生存時間明顯增長,從此臨床醫生紛紛謹 慎效仿和嘗試,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白血病治療上的中流砥柱—聯合化療方案。

首次發現費城染色體

1960年,兩位美國費城的科學家首先發現費城染色體(9號和22號染色體斷裂後重新組合),之後到1986年確認了該染色體變異造成了兩個基因的斷裂和重組,形成了BCR-ABL的融合基因,並翻譯成了融合蛋白,這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治療上是一個里程碑似的發現。

首次應用骨髓移植

1975年,美國醫生,骨髓移植之父E. Donnall Thomas第一次提出在白血病中成功進行了第一例骨髓移植。這直接為白血病的治療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從此這給了白血病患者的一個重大的生機和希望。目前,臨床上已經可以用病人自己的骨髓或者臍帶血的幹細胞進行移植。

次BCR-ABL治療靶向藥物(伊馬替尼)

從1986年發現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攜帶BCR-ABL融合基因之後15年,2001年,一種專門針對此融合基因的靶向藥物(伊馬替尼)終於面世,正式得FDA批准應用於臨床。這對於白血病的臨床治療有劃時代的意義,使得CML病人的長期生存率達到了90%以上,這大大給了醫生信心,白血病從此摘掉「不可治癒」的帽子。

首次批准使用免疫療法CAR-T

2014年,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這是一種新型的細胞療法,主要是要用自己的免疫細胞清除癌細胞,被認為最有前景的治療方法之一。隨後的幾年,多個臨床試驗證明CAR-T在治療急慢性白血病時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緩解率。雖然目前CAR-T的長期緩解率還有待提高,但對於「窮途末路」的病人來說,能獲得完全緩解,擁有等待其他有效治療的機會,也是一個革命性的進步。

中國的驕傲——應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1987年,我國血液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教授提出全反式維甲酸可治療帶有PML-RARa融合基因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到目前為止針對該類疾病,用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療已經世界公認,這是我們中國為白血病治療做出的貢獻,值得驕傲和自豪。

精準醫療——「不是治一類病,而是治一個人」

隨著測序應用於研究白血病,科學家越來越意識到白血病是由一系列基因組突變造成的,所以對每個病人進行測序,精準了解每個個體的特殊致病基因,更有利於「有的放矢」地對病人進行分類確診和治療,這也是未來臨床治療策略的發展趨勢。

作者其他文章

2018年04月02日

文字:高玉風

圖片:網 絡

編輯:肖茹丹

審核:王彩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血病 的精彩文章:

眉山父子接連查出白血病,為了醫療費,父親幾欲放棄治療
4歲寶寶身體多處出血高熱,就醫確診白血病,就是這玩意害了她

TAG:白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