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離開象牙塔的 AI 醫療,怎麼規模化應用?

離開象牙塔的 AI 醫療,怎麼規模化應用?

據相關數據表明,2018 年 AI 醫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00 億元。這個數字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近兩年 AI 技術對在行業強勢滲透,最保守的醫療行業也為之動容。不過因為醫療系統的複雜性與日積月累的癥結,AI 醫療的發展之路相比於其他領域,較為緩慢、曲折。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2017 年,AI 醫療市場經過一段洗禮,AI 醫療產品本身離開象牙塔般的實驗室走向了臨床實踐,而 AI 市場也漸漸淘汰了不適應市場的企業,生存下來的 AI 醫療企業也漸入佳境。那麼,完成了落地醫院環節的 AI 醫療現狀如何,接下來又將面臨什麼,該如何應對呢?在 7 月 2 日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杭州 2018主論壇上,科大訊飛醫療副總裁劉洋、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葯明明碼首席數字官顧延共同探討了答案。

科大訊飛醫療副總裁 劉洋


科大訊飛醫療劉洋:AI 醫療應用規模化前,先把內功做紮實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簡單的,人工智慧和醫療結合是非常具有挑戰的領域。人工智慧本身是技術含量非常大的技術,醫療又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悠久而且是有非常多的問題的行業。」談到 AI 醫療,劉洋感嘆這個行業的屬性決定了其艱難程度。醫療對失誤幾乎零容忍,這對 AI 技術的精確度要求就異常高。

不過,大部分 AI 醫療企業已經進入到醫院臨床似乎說明了有了一個好開頭。但是,劉洋認為這個「開頭」仍然在進行中,還需要持續的努力。接下來,對於 AI 醫療企業來說,選擇合適的切入點,提高技術的成熟度依然是必須堅持的事情。

「以訊飛為例,我們在選擇自己的商業模式或者是推廣過程中,會更好的選擇我們成熟的技術、選擇應用場景。」劉洋分享了科大訊飛在將其核心技術——語音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探索經驗。「人工智慧和醫療結合有兩個方面要解決:第一,產品與用戶體驗層面上,如何讓醫生更好的運用你的產品?用戶體驗一定是作為產品設計層面上最重要的一點。第二,要讓醫生、合作夥伴們認可你的技術,你的技術一定要在你的專業垂直領域過硬。」

而在專業技術方面的表現,科大訊飛醫療一直非常耀眼。「去年我們系統參加了國家醫師考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影像方面,也在 Luma 比賽中獲得成績。但是基於這些成績和技術。我們是冷靜下來研發最成熟的產品,再做一些大規模的應用和推廣。」他說,「醫療是人命關天的行業,我比較在意的是走向規模化之前的醫療產品本身的質量如何保障。」

AI 醫療如何從目前的臨床實踐走向規模化應用,劉洋認為還有很多方方面面的路要走,不過首先,和行業內頂尖的醫學專家、醫療機構合作是最重要的。「向頂級老師學習,你的系統才可能(具備)優秀的能力。」他介紹道,科大訊飛醫療很早和頂級醫療機構,如協和、301 和許多安徽本地企業合作,是本著把醫療服務治療做好的原則再走規模化道路。「AI 醫療真正規模化以前,先把自己的內功做紮實,後面具體走產業化還是生態,還是做一個很好的服務提供商,各公司都有自己的打算。」他說。

對於未來,劉洋對 AI 醫療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說:「我們相信用頂尖的技術和最優質的專家,人工智慧可以超過 90% 的人力專家。」

依圖醫療副總裁 方驄


依圖醫療方驄:2018 年 AI 醫療發展的的四個關鍵詞

「醫療不是像一般的互聯網企業,不是跑馬圈地就可以了。」方驄很形象的把醫療的複雜問題簡單化說明:「醫療數據的產生以及獲取方式、質量控制等都不容易。而且作為買方市場的醫院擁有相當高的話語權。」醫療的特殊性質要求 AI 企業需要結合醫院的需求定製化產品。「這對技術、工程、落地、團隊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這些特點恰恰是依圖醫療非常擅長的,我們做 to B 行業,可以說是得心應手。」方驄笑著說。

尋找需求是 AI 醫療規模化的第一道門檻,合適的市場才會有商業化的前景。「找應用場景一定是牽扯到整個醫療行業的痛點而不是癢點。我們做的是雪中送炭的事情,未必是錦上添花的事。」她解釋道: 「過去比較火的互聯網輕問診和挂號,解決的是癢點,用戶不願意買單。但是解決深入臨床問題的痛點,醫院是願意買單的。這說明 AI 醫療的商業化和規模化是可期的。」

那 AI 醫療在前兩年已經從實驗室走向了臨床實踐,2018 年的 AI 醫療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方驄用四個關鍵詞描述:

一是「理性回歸」,醫療不是賺快錢的行業,AI 泡沫會消融,不適應的企業被淘汰,AI 醫療行業回歸理性。

二是「產品矩陣」,2018 年,隨著應用場景逐漸豐富,產品線會越來越豐富。

三是「國家力量」,政府在政策方針上會有產生更多的東風。一批靠譜的 AI 公司藉助國家這股東風,更有效、安全地做大數據處理。「下半年大家可能也會陸陸續續聽到我們的好消息。」她說。據她介紹,近期美國 FDA 陸續批了好幾款人工智慧的產品,中國的 CFDA 也在快馬加鞭。依圖醫療成為第一批 CFDA 認證的廠商之一。

四是「深入行業」,「這個詞每年都應該是醫療的關鍵詞,但是為什麼 2018 年特別提出來?因為 AI 醫療的商業化和產業化,所有的基石都是在於對這個行業扎的有多深,能否和醫院的臨床工作流無縫銜接。」對於 AI 醫療的未來,方驄如果用一句話描述心中的想法:「AI 會成為未來醫院的基礎設施,5 – 10 年後,也許各科室都有 AI 的影子。」 據方驄介紹,目前,依圖醫療已經基本完成了對中國頭部醫院的覆蓋,接下來會開始覆蓋下一級醫院。

在 AI 技術上非常強勢的依圖科技技術團隊,加上一個曾任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以上職位的醫療團隊,這個「豪華陣容」讓依圖醫療非常有信心。「AI 的未來是醫療,醫療豐富的應用場景可以讓 AI 技術從會下棋的弱 AI 成長為為可以解決讀片子等複雜問題的強 AI。」方驄解釋道。

葯明明碼首席數字官 顧延


葯明明碼顧延:AI 醫療路漫漫,「抱團取暖」是規模化關鍵

葯明明碼沒有在 AI 醫療最火的影像行業切入,而是選擇了去年在醫療開始火起來的基因行業。基因在過去可能更多的是娛樂性應用如測天賦、壽命、顏色,但是基因在醫學方面是很嚴肅的問題。「如很多罕見病是由單個基因的突變引起的。以前沒有基因篩查,醫生可能會誤診,出錯率比較高。加入基因檢測以後,這個問題可能很好的解決,這就是剛需。」

但是就像方驄說的那樣,醫療不像互聯網創業那樣簡單。所以,發現了需求以後還要對需求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我本人是做互聯網出身的,所以發現醫療難度遠超想像。」顧延說,與上述兩位醫療內行相比,做基因的顧延就像是「門外漢」,「開始我認為理解了基因就理解了全部,但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身體健康不僅和基因相關,還和生活習慣、環境等因素相關,全方位看待問題是一個難事,如何取得高質量的數據也是一個難題。」顧延認為 AI 目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

AI + 基因是兩個黑科技的結合,這會讓很多人對於他們的發展給予太高的期望。我們都以為 AI 或者基因技術就像電影里的那樣酷炫,不過,目前已經處在行業內的顧延強調:「一個技術的發展在短期沒有想像中這麼快,AI + 基因現在沒有想像的那麼無所不能。」不過同時,他也認為這個行業長期來看,其影響肯定會超過人的預期。

所以,顧延希望搭上 AI、區塊鏈、大數據的技術風口,「很多人問我是不是把當下最火的技術都融合一起了,我毫不忌諱的回答是。」顧延認為這不是盲目的追趕風口,而是這些技術在成熟,而基因的發展需要這些技術的驅動,這些技術其實是想相互協作的關係。「如 AI 最需要的醫療數據分散在各機構的手裡,怎樣把他們整合在一起?這涉及到數據安全問題、個人隱私問題、國家法律法規問題、利益共享問題。而區塊鏈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他解釋道。

「AI 在醫療界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一旦嵌入進去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了,消費者會離不開你。」這是顧延對於 AI 醫療發展的想法,同樣也是葯明明碼的路線。「我們做罕見病診斷、罕見病治療以及用藥方面的指導。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通過和很多醫院的合作,我們變成醫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可能比我們想像中要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潤物細無聲,很多改變都在悄悄地發生。」顧延說。同時他也補充表示,AI 技術在 2018 年、2019 年會回歸理性,對於基因這個談了這麼多概念的行業,接下來市場會探索基因對消費者、對 B 端行業到底有什麼意義。

醫療創業是一個長周期的事業,創業者要忍受長期的寂寞。顧延笑到,如果要想走到未來,大家需要「抱團取暖」。「就像我們是一個賦能平台,希望和醫院,和 AI 公司、和數據公司合作共建一個生態,促進 AI、促進大健康行業向前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BIS 警告加密貨幣信用和效率可能崩潰;華為回應澳大利亞關於 5G 設施安全指責|早 8 點檔
Airbnb 或計劃於 2020 年底前上市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