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胥河兩岸的大小鑼鼓(一)

胥河兩岸的大小鑼鼓(一)

原標題:胥河兩岸的大小鑼鼓(一)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4期


胥河兩岸的大小鑼鼓


茆耕茹


大小鑼鼓在今日的江蘇南部及皖東南的郎溪縣,仍然十分流行,且凸顯出勃勃生機。


大小鑼鼓源於以上地域的民間香火禮祀及歲時節序,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各地的演出,也不盡相同。呈現出濃郁的地域特色,多姿多彩。

以下試以大小鑼鼓分敘之。


一、大小鑼鼓合樂的淵源及繼承


大鑼鼓的合樂演奏,是以大同鼓為領奏樂器,並配以蘇鑼、鏜鑼、大鈸、小鈸,以及銅質長喇叭、嗩吶、竹笛等,稱大鑼鼓。小鑼鼓則是以小堂鼓(或小型扁圓鼓或板鼓)為領奏樂器,並配以長喇叭、嗩吶、竹笛等。大鑼鼓演奏起來凝重、震撼,小鑼鼓則相對多了一些清脆與活潑。而在製造激越的氣氛上,兩者是異曲同工,皆能完美地表達。


那麼,大小鑼鼓的演奏從何而來,其歷史的淵源究竟如何?這一問題,至今仍不見一說法。這裡只得冒昧試言之,以求教正。


明代到了武宗即位(正德元年?1506年)至神宗初年(約萬曆五年?1577年),在文學、戲劇、音樂、散文、小說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成果。鑼鼓音樂方面,民間仍流傳有起自唐代的三棒鼓。明?沈德符(1578—1692年)《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五「俗樂有所本」記有:「吳下向來有俚下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予幼時尚見之。」「其器有三等。一曰頭鼓,形類鞀。二曰聒鼓,三曰和鼓。今則一鼓三槌耳,即今串板亦古之拍板。大者九板,小者六板,以韋編之,本胡部樂。」「宋朝止用六板,予向亦曾見,今則四板矣。」而商賈之間,亦有習鼓之俗。《野獲編》卷二十四「縉紳余技」記有:「余髫年見吳大參(國倫)善擊鼓,真淵淵有金石聲。」在戲曲方面,崑腔、弋陽、餘姚、海鹽(使用板鼓)諸腔正在興盛之時,其伴奏樂器此時主要是鑼鼓、竹笛。可見鑼鼓的使用範圍,既早又廣泛。


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宸濠反,武宗率師南下,克南康、九江等地,四十三天叛亂被平定。這次平叛,出師前為造聲勢,武宗自造軍樂「靖邊樂」,隨師出征。關於靖邊樂,《野獲編》「俗樂有所本」有載:「今有所謂『十樣景』者,鼓、笛、螺(鑼)、板、大小鈸鉦之屬,齊聲振響,亦起近年,吳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舊。武宗南巡(1519年),自造『靖邊樂』,有笙、有笛、有鼓、有歇落吹打諸樂,傳授南教坊。今吳兒遂引而伸之,真所謂今之樂猶古之樂。」[1]這裡無論是靖邊樂或是十樣景,都絕非是個人憑空自造,都是在前敘社會人文的生態環境中,才有可能繼承和編創出來。


以上文段至少有五點,值得注意:一、萬曆年間的十樣景,均使用打擊樂器,這與今日之大小鑼鼓所用的樂器,仍然相似。二、地域上是「吳人尤尚之」。今日胥河兩岸的蘇南、皖東南,正是當年的吳地。三、靖邊樂是武宗征討寧王宸濠時所用之軍樂,即使是今日初聞大鑼鼓演奏之聲,也無不被此樂所激奮和震撼,這符合當年出征所用之樂。可見,大小鑼鼓具有靖邊樂之遺傳的基因。四、正德而後,十樣景是在靖邊樂的基礎上發展演進而出,由「吳兒遂引而伸之」。至此而後,一直到大鑼鼓的形成,同在吳地,同為吳兒,因文化上的同脈相連,又何嘗不能進而以此,去尋找大鑼鼓的繼承脈絡。五、前而推之,甚於傳自唐代的三棒鼓是「大者九板,小者六板」,而今的大鑼鼓也具有「大九套」、「小六套」之分,板與套是什麼關係。雖時隔久遠,在板式上是否有所關聯。


直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李斗《揚州畫舫錄》的刊印,才有了所謂「十番鼓」的明確記載。(圖1)《畫舫錄》有關文摘如下:「十番鼓者,吹雙笛,用緊膜。其聲最高,謂之悶笛。佐以簫管,管聲如人度曲,三弦緊緩與雲鑼相應。佐以提琴,鼉鼓緊緩與檀板相應。佐以湯鑼,眾樂齊乃用單皮鼓,響如裂竹。所謂頭如青山峰,手似白雨點。佐以木魚、檀板,以成節奏,此十番鼓也。是樂不用小鑼、金鑼、鐃鈸、號筒,只用笛、管、簫、弦、提琴、雲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謂,有花信風、雙鴛鴦、風擺荷葉、雨打梧桐諸名。後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種,遂以星、湯、蒲、大、各、勺、同七字為譜。七字乃吳語狀器之聲,有聲無字,此近今庸師所傳也。若夾用鑼鐃之屬,則為粗細十番。如下西風、他一立在太湖石畔之類,皆系古典。而吹彈擊打,合拍合。[2]其中之蝶穿花、鬧端陽,為粗細十番。下乘加以鎖哪(嗩吶),名曰鴛鴦拍。如雨夾雪、大開門、小開門、七五三,乃鑼鼓,非十番鼓也。」[3]


以上李斗的文段,對於今日研究胥河兩岸大小鑼鼓的淵源,十分重要。文中明確認為,所謂十番鼓者,是含有三種不同的類別:一、十番鼓。二、粗細十番。三、鑼鼓。由於第一、二兩類的十番,日後漸趨雅化,更能迎合明清社會上層的需要,因此留下的有關文字記載,似乎也比「下乘」的第三類鑼鼓的文字較多。如張岱(1597—約1679年)《陶庵夢憶》「虎邱中秋夜」就載有:「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4]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5]張岱在他的《夜航船》中,還記有化妝成鼓吏禰衡,演奏「漁陽摻撾」的記載。[6]王芷章編《清昇平署志略》(圖2)還載有:約在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設掌管宮廷習藝事務的南府中,就專門置有「十番學」一處。每年二月間在圓明園花神廟舉行演出,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裁撤。[7]



因清廷八十七年中節令的演出,無疑影響推動了十番鼓在民間的傳播。其名稱也因地而不同,有稱十樣景、十不閑、十番鼓、十番、十番鑼鼓等等。到了晚清,甚於太平天國樂衙主事的機構,「每飯必用樂,行則輿前亦用之。其實所用者,不過『十番』類耳。」[8]十番鑼鼓稱謂的不同,折射出這一鑼鼓演奏形式地域的展擴。但遺憾的是李斗所稱的第三類「下乘」鑼鼓,卻一直未能引起更多人們應有的重視。


那麼,《畫舫錄》所記而後,十番鑼鼓中有哪些內容,與今日胥河兩岸的大小鑼鼓有所相連:

一、「『下乘』加以鎖哪(嗩吶)。」這裡的下乘是另類的貶稱,指基層民眾所演奏的此類鑼鼓。「加以嗩哪」,正是今日胥河兩岸大小鑼鼓中不可缺少的。


二、文中所稱的「雨夾雪、大開門、小開門、七五三」諸節奏和使用時的變化,梅渚鎮外西門龍燈會的鑼鼓班吳生福(1947年—)說,過去其父也常用其中的雨夾雪,現在中斷了。(圖3)



郎溪縣梅渚鎮街道外西門龍燈會大鑼鼓班,2009年10月20日正在縣城城關鎮為主家演出,擊鼓者為吳清明


三、大鑼鼓小節中的七五三節奏,至今各班仍普遍使用。


四、最為令人矚目的是《畫舫錄》「十番鼓者」文段中,只稱十番鼓是指其使用的樂器共十件,故名十番鼓;又稱「番者更番之謂」,番者更番怎麼就成了十番?因所敘過簡,難以看明。那麼,文中所稱的十番鼓和粗細十番,與後一種的鑼鼓類及今日之大小鑼鼓,到底有些什麼樣的聯繫。今日之大小鑼鼓,不僅演奏的樂段和方法,也都有套番(主要樂段)和翻番(套番的過渡),大鑼鼓裡就有十二番、十四番之稱。小鑼鼓中的小十番,更是其主要演奏的樂段。關於套番的變化,楊蔭瀏《十番鑼鼓》[9]中,都有分析。儘管它們互相間的樂段稱謂不同,大小鑼鼓中還有不止十番(樂段)的情況。今日如何看待以上各類鑼鼓的樂段、翻番的情況,是兼收並蓄或是全然繼承?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大小鑼鼓中的「番者更番」,均是共同所有。這或應看作是一種兼融繼承的關係。如此,《畫舫錄》所記的第三類鑼鼓中,稱謂上原也應有十番的存在,否則李斗何以將其例入「十番鼓者」的條目之中。或因其當時被視為「下乘」,卻被否定而省卻了「十番」兩字。


大小鑼鼓因演出場合氛圍的不同,似在不斷交替演出中,參照大鑼鼓的樂段翻番的變化,改領奏的大同鼓為小鼓等,漸而才有了大小鑼鼓分別使用情況的出現。日久,便從大鑼鼓中分櫱出大小鑼鼓的類別來。


二、大小鑼鼓的演出範圍及分布


郎溪縣梅渚鎮的大小鑼鼓,主要分布於梅渚街道的外西門、王家橋、吳家巷、鎮東、大梁五地。北庄村周、倪兩姓的跳五猖大小鑼鼓,歷史也較久。而胥河兩岸的梅渚鎮定埠(南)街道,與胥河北岸南京市高淳區定埠(北)街道,為紀念唐代抵抗安祿山叛亂殉難的張巡、許遠等二十四將,共同組建的定埠民俗文化村,二十四將出會時,每將均配有一至兩堂鑼鼓,僅此就有約三十個鑼鼓班社。每年正月間三十堂鑼鼓各隨一將,合集演奏,場面宏大、氣度恢弘;地動山搖、各顯其技。除此,胥河兩岸鄉村還有零星的鑼鼓班社的存在。


平時,梅渚鎮的鑼鼓班和其他班一樣,或分散或全班集體參與民間各類演出的活動中。其足跡涉及縣域和周邊的域關、建平、新發、東夏、鍾橋、凌笪、十字、濤城等鎮鄉。其中梅渚鎮街道外西門的龍燈鑼鼓會的鑼鼓班,仍接原有的配置,除大同鼓一堂,中號蘇鑼、大鈸、中鈸、堂鑼、長喇叭,均為雙數,各由二人操作,共計十一人,另加嗩吶。該班吳生福說:「外西門是一條老龍(龍燈),玩燈有兩百年的歷史。一百多年前,父親從殷橋請來師傅,才教會鑼鼓的。」吳生福小時,該會有兩班鑼鼓,現只有一班鑼鼓,應付平時人家的邀請。只有每年舉行燈會時,才會在老龍的前後,安排兩班鑼鼓演出。邀請的費用不高,按2009年10月前後的標準,主家每天供應全班十三人(含雜務二人)的三餐伙食,每人每天人民幣五十元,另加每人香煙一包。他們主打大鑼鼓一至九套,其演奏的特點是節奏十分清晰,整齊劃一,技藝精湛,令人聽後稱讚不已。該班每年演出三十餘場左右,經常演出於縣內的城關、十字、濤城,以及溧陽市的社渚等各地。


除此,郎溪縣梅渚鎮胥河北岸南京市高淳區的定埠(北),和椏溪、東壩等村地;溧陽市的社渚,周城等鎮地大小鑼鼓的演出,班社也眾多。技藝之高,規模之大,演奏之中花樣翻新,也都令人咋舌稱讚。(圖4)2008年5月10日,所見與梅渚鎮相連的溧陽市殷橋街道殷桂桃鑼鼓班社的演出,技藝高超;演奏的節奏猶如刀切一般。其中就有雨夾雪的使用。特別是小鈸的上下翻滾演奏,令人嘆服。



2011年春節期間,梅渚鎮定埠蘇皖降福總會出會,高淳區椏溪鎮定埠(北)芮家巷村民組,隨麻將軍巡演之大鑼鼓班


歷史上由於大小鑼鼓的不斷壯大發展,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已遍及梅渚、定埠(2003年底梅渚、定埠兩鎮合併為梅渚鎮)、新發、鍾橋、東夏、凌笪等鎮,各村興辦的燈會、廟會,都建有自己的鑼鼓班社,演奏人員已有三百餘人。而今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梅渚一鎮,含七個行政村(200個村民組)及梅渚、定埠兩個街道,鑼鼓班社的人數竟達約四百人。


大小鑼鼓流傳至今,在民間早已滲透至胥河兩岸及其連襟地區的社會各個層面。不論是歲時節序、婚喪嫁娶、老人壽誕、新婚得子、商貿集會、超市開張,當然也包括傳統的集社、廟會、馬燈、龍燈、獅舞等等方面,無不見有各地的鑼鼓班社參入其中,他們是節慶歡樂喧鬧氣氛的主要製造者。就皖東南的地域而言,尤以郎溪縣梅渚鎮最為集中和代表。因此,2010年7月梅渚鎮人民政府申報的大小鑼鼓,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作者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宛溪河二期改造應再現「宣城歷史文化底蘊」
成化款托五百年 ——「片面之瓷」話宣城系列之六(上)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