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秦始皇陵為何不敢挖掘,只因當時出現了可怕景象,令專家不敢再動

秦始皇陵為何不敢挖掘,只因當時出現了可怕景象,令專家不敢再動

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始皇帝」的陵墓就位於驪山,他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平定了數百年紛亂動蕩的天下,統一了度量衡,使書同文、車同軸,為中華文化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驪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由東西綉嶺組成,是秦嶺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內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山勢逶迤,樹木蔥蘢,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而得名。

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傳說遠古時天塌地陷,百姓遭難,天神驪山老母帶著兩個女兒下界來鍊石補天。驪山老母和大女兒鍊石,小女兒變成一匹飛馬馱著母親和姐姐飛上飛下,最終補好了天。可是,有一條黑龍又從被天砸壞的地底鑽了出來,用洪水淹沒了大地。驪山老母和兩個女兒又制服了惡龍,拯救了人們。

然後,她們開始鍊石補地,等把地補嚴後,小女兒由於疲勞過度,沒有來得及變過本相就卧在地上休息了。等她一覺醒來,看到四周山清水秀,環境優雅,就決定留在這裡。她變成了一座大山,樣子很像一匹黑色的驪馬卧在人間,這就是驪山。

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裡"鍊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凄美的愛情故事;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於驪山之上。驪山是中華民族歷史脈絡的見證。

而最令此地聞名於世的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規模很大,不管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在以前想要挖掘秦始皇陵的確難度很大,但是隨著近年來科技的迅速發展,已經可以順利的找到地宮之門,也完全具備了挖掘的能力。

能力已經具備,但是現在仍然遲遲不對此進行挖掘,究竟是何原因呢?相信很多人都很疑惑。開發秦始皇陵所帶來的益處可想而知,單單對其陪葬品的研究,發揮它的歷史意義,這對我們的考古工作研究幫助很大。

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其開放,增加城市的旅遊收入。現在只有兵馬俑就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旅遊事業發展,不可想像如果秦始皇陵被開發了會帶來多麼大的收益。

1974年,秦始皇陵被偶然發現,然後經過考古挖掘,千年之前的大秦帝國重見天日。人們都驚嘆於士兵們的威武雄壯,感嘆於兵馬俑的神采飛揚,神奇他們身上的紫色盔甲等等。

但是就在極短的時間內,兵馬俑因為接觸到了外界的空氣,他們身上的顏色迅速脫落,成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更為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直到今天專家們都沒能分析出兵馬俑身上顏料的成分是什麼。在發掘工作中,有機物質是很難保存的,只要接觸到空氣就會迅速化為灰燼,這對於整個世界的考古工作都是一個未解決的大難題。

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陵中不僅有大量的金銀珠寶,還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壁畫和書籍。如果冒失的打開地宮,對研究古代文化和古代精神文明毫無意義,反而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因此,專家們在沒有完善的技術方案支撐時,都不敢輕易再動打開地宮的想法。歷史,就讓它留在該留的地方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歷史很好看 的精彩文章:

呂蒙殺關羽後驟然死去,傳聞他是被孫權毒殺的,歷史真相顛覆認知
堯帝傳位舜帝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場陰謀,揭秘那被掩蓋的歷史真相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