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貓眼點映評分9.6,這部國產片還未上映就已刷屏

貓眼點映評分9.6,這部國產片還未上映就已刷屏

Part

1

《我不是葯神》難得的是規矩。

沒有那麼龐大的企圖心,規規矩矩地回到電影最基本的三元素里,做好故事、人物和情感。

《我不是葯神》根據葯俠陸勇的經歷改編,在民間,陸勇有「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之稱,他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不索賠還會幫人買葯」。寥寥幾個字,已經刀光劍影、兩世為人。

現實中,陸勇免於起訴,並沒有像影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那樣,坐了三年牢,當然也沒有出現影片最後那場催人淚下的送別。

「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

在故事上,《我不是葯神》並沒有對這個世界做出任何解釋的企圖,從影片風格上講,前半部的笑點仍然可以歸納到類型片套路上來,後半段的淚點也可以看出敘事上已經約定俗成的思路,它甚至沒有替觀眾去分辨一部電影應該得出的是非。

它規規矩矩地呈現了這個世界、這個當下的複雜性。

葯價問題不是利益集團的利欲熏心或者有關部門的不作為,就能解釋得了的。各個流通環節,分擔藥物研發的天價,這不是罪惡。雖然各個環節要承擔的那個數字,怎麼看怎麼兇殘。

印度的低價葯,對全世界癌症患者都是一個天大的福音,但這個良心是在政府默許情況下,建立在對知識產權公然侵犯的前提下。

罪惡的合理性、救贖的天然不正義,具體作用在比細胞分裂還複雜的生活里,就是醫藥代表令人厭惡的義憤填膺,有關部門為虎作倀一樣的抓捕,癌症病人卑微而堅韌的求生慾望,程勇在法律和道義之間黑白難辨的遊走,是局長必須將假藥販子繩之以法的命令,是影片最後警察告訴同事「開慢一點」的叮囑。

電影里有善惡黑白,生活里沒有。在既翻江倒海又波瀾不興的生活里,笑與淚的常態,是尷尬。

《我不是葯神》拍出了這種無處安放又必須安放的尷尬。

Part

2

一部電影及不及格,主要看人物塑造能力。

《我不是葯神》里每一個人物都鮮活。這種鮮活倚靠兩點完成,一是細節的定量,一是漸變的變數。

徐崢賣印度神油時半癱在椅子里,賣格列寧時坐姿寫滿了囂張,做服裝廠時和客戶點頭哈腰,坐在警車裡看到街邊送行的人群時,是嬰兒在母體內蜷縮的姿勢。

徐崢劇照

他在影片開始撲過去要打前妻,那時還是一個不成器的混蛋,周一圍飾演的小舅子要揍他。

影片最後,因為黃毛的死,他撲向周一圍飾演的警察,「他只是想活著,這有錯嗎」,這時他已經從一個混蛋成為葯俠。

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第一次見徐崢的時候戴三層口罩,他和徐崢說起孩子時臉上幸福的樣子,揭開了他戴三層口罩的原因。

王傳君劇照

最後,他笑著對徐崢說,「你們出去吧,我要清創了」,然後嘴裡咬住一塊毛巾,徐崢在走廊里聽見他殺豬一樣嚎叫,這是他自殺的原因。

病痛,在呂受益幾個動作間,露出了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魔鬼的樣子。

譚卓飾演的劉思慧,穿上性感內衣,想用身體報答程勇時,是那種誠惶誠恐的卑微、偶爾泛起的屈辱、別無選擇的決然。在貧困和疾病的萬丈深淵前,作為母親,她選擇踏出腳步。

留著黃毛的黃毛和最後剃了黃毛的黃毛,他的義氣和那張車票一樣,在一個誰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代里,更像是一張廢紙,一個隱喻,永遠也到達不了已經標註好了的終點。

就連周一圍飾演的曹斌,也在變化。作為小舅子,他看不起徐崢,要揍他,後來他約姐夫一起喝點酒。他痛恨假藥販子,時刻想將他們緝拿歸案,了解了大概後,他和局長說,「我不幹了」,因為下不去手。

周一圍劇照

這是一部特別中國、特別當下的電影。

它特別珍貴的一點是,說的是痛苦,但面帶著微笑。說的是醜惡,但用的是善良的方式。

販葯小團隊一共四個人,黃毛代表義氣,呂受益代表家庭,劉思慧是善良,劉牧師是信仰,這四種東西都是之前程勇缺失的,也是後來程勇找回了的。

這四種東西也是當下的中國缺失的,好在,有人開始尋找了。用電影,或者別的方式。

Part

3

《我不是葯神》很容易行差踏錯,滑向控訴或煽情。但影片拍攝得非常克制。

情感都有跡可循,也都點到即止。

程勇開始不同意孩子出國,後來主動送孩子出國。選擇賣葯,不再賣葯,再繼續賣葯。

呂受益從怕死,到自殺。

黃毛從離家到決定回家。

癌症患者都戴口罩,因為怕感染,最後目送程勇的囚車,紛紛摘掉口罩。

影片的題眼都是出場很短的配角說出的,「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誰家沒個病人」,而不是主角。

這就是中國式的表達。胸有激雷而面若平湖,顧左右而言他。

無論發生了什麼,生活還得繼續下去。

葯價是困擾著全世界的問題,但在共同問題的具體呈現方式上,因為國情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截然不同。

《葯神》經常被拿來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比對,但《俱樂部》針對的是美國藥物實驗反人類一樣繁瑣的流程,他製作假藥是在和時間賽跑。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講述了羅恩·伍德魯夫被診斷出感染上艾滋病毒之後,與病魔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鬥爭的故事

而《葯神》需要面對的情況,遠比《俱樂部》更複雜,它幾乎沒有一個明確的針對者,它的阻礙來自於每一層、每一面、每一個。

只要能買到葯,只要能活下去,都可以忍,都可以不爭辯。

Part

4

影片中癌症患者都戴著口罩,而那些不戴口罩的人,也不一定沒有病。影片最後,黃毛、程勇都治好了自己的病,但顯然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病了。

影片中的藥物名字叫格列寧,白血病專用藥,四萬塊錢一瓶。但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有針對性藥物可以治療,影片中很多病人,就是有再多的錢也買不到葯,他們病入膏肓、已經無葯可治了。

來源:阿郎看電影(ID:alangkandianying) 編輯:于欣宜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這家公司一喊買買買,其他8家公司股價立馬跌跌跌
這家估值逾千億美元的中國公司,憑什麼對標亞馬遜?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