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有多討厭流量套路,就有多喜歡《我不是葯神》

你有多討厭流量套路,就有多喜歡《我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成功在「世界盃」話題的刷屏中殺出一條血路。

目前,電影的點映票房已經超過6500萬,在排片佔比僅為8.9%的情況下,當日票房貢獻率達到39.3%,超過同檔期的《動物世界》《侏羅紀世界2》。

整個行業的人都在期待暑期檔第一個爆款電影誕生。

微博博主「電影票房」提供的數據顯示,業內人士對此片的票房預測集中在20億~30億人民幣,甚至有人預測最終票房將突破40億關口。可以給出的參考影片是,《紅海行動》票房達到36.5億,《唐人街探案2》最終票房接近34億,而兩部影片均在春節檔上映。這種極高的票房預期與業內人士對「好口碑電影能有高票房」的期待,也反映出他們對流量IP電影的厭倦。

業內人士對此片的最終票房預測

與爆款預測同時出現的,是主演徐崢的「親媽粉們」。

他們像支持流量明星一樣,大規模轉發主演徐崢的機場街拍。熟練運用各種飯圈的土味兒情話為他應援:「哥哥頭髮都沒了,他只有我們了」、「中老年頂級流量不容置疑,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山爭哥哥才46歲,以後就走自己的花路吧」。

「親媽粉」們也一本正經地給自己取名為「蒸飯」,應援色為肉粉,應援物包括但不限於滷蛋、假髮、釘耙等等。在這種半調侃的應援下,徐崢的微博超話排名衝到第十一,超過了李易峰與范丞丞。

這場聲勢浩大的應援肇始於豆瓣用戶的一個質疑帖,用飯圈的邏輯質疑徐崢實際的票房號召力,指出他的微博超話僅有22人簽到,數據堪憂。隨後這個帖子迅速發酵,大部分參與徐崢應援的人都抱著對飯圈文化的嘲諷心態,用「做數據」「刷話題」「打卡簽到」的粉絲方式來告訴只信奉流量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套評判電影和演員的標準。

《我不是葯神》的影評也眾口一詞的盛讚此片是上半年國產電影最佳。早在上影節的千人點映場上,就有影評人稱此片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里程碑。觀眾更是在點映平台上給出了9.6的高分。

誠然,這部電影確實顯示出了國產電影關注現實的能力。電影直接點出故事發生在上海,走私藥品的地點在印度,它從不諱言電影劇本脫胎於慢粒性白血病群體的真實故事。

而唯一的美中不足在於,電影把醫藥公司刻畫成了唯利是圖的商人形象,而沒有體現出「天價葯」誕生背後的複雜性和必然性。

靶向葯之所以昂貴到要賣幾萬元,那是因為你能買到的已經是第二顆葯,第一顆葯的價格是數十億美金。

幾大葯企在1997年~2011年的研發成本

這是「陸勇案」引發爭議後,知乎網友的回答。從藥品研發、臨床研究,再到曠日持久的新葯註冊、最終上市,葯企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質成本和時間成本。而「殺富濟貧」複製藥品可能直接影響葯企對新葯的研發投入,反而並不利於疾病攻克。

《我不是葯神》是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而沒有選擇更深層次的討論。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引發如此多行業內外的好評,除了故事題材、質量和演員的演技之外,更是因為「天下苦流量久矣」。

在《動物世界》剛剛上映的時候,網友評價的畫風是這樣的:

是舞池裡的帥哥跳得不夠野嗎,是火鍋店的啤酒冰得不夠爽嗎,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李易峰?

直到《動物世界》靠口碑拿下7.4的豆瓣評分,李易峰作為演員的價值才重新被肯定。

而說回《我不是葯神》,豆瓣上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部電影里的黃毛(彭浩)由一個當紅流量明星出演會怎樣?

實際上,這個問題揭示了大部分國產電影的攢局套路。整個模式大致如下:找兩個流量明星做主演、扛票房,然後再找金士傑、田壯壯、秦沛這樣的演員做配角。對投資方來說,這顯然是個穩妥的做法——既保全了商業收益,也不至於被說「吃相難看」。

但《我不是葯神》並沒有選擇這種拼盤套路。即便是王傳君(飾演呂受益),導演和主創起初都覺得「太高太帥了」。他們放棄了資本的套路,為現實主義國產電影挽回尊嚴。

徐崢在接受《VOGUEfilm》採訪時曾說:中國的,有現實主義質感,又是一個社會英雄,又由一個人物傳記形式表現的,我們內心期盼很久了,我們是撲上去的

對觀眾、影評人以及期盼「葯神封神」的電影從業者來說,又何嘗不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沒錯啊,南京就是我們安徽省會
中興解困,華為受傷:關於中興事件的深度解讀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