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莫言:慾望越少,煩惱越少

莫言:慾望越少,煩惱越少

文 | 莫言· 主播 | 雅萱

人類社會鬧鬧哄哄,亂七八糟,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看上去無比地複雜,但認真一想,也不過是貧困者追求富貴,富貴者追求享樂和刺激——基本上就是這麼一點事兒。

為什麼人們厭惡貧困?

因為貧困者不能盡情地滿足自己的慾望。

無論是食慾還是性慾,無論是虛榮心還是愛美之心,無論是去醫院看病不排隊,還是坐飛機頭等艙,都必須用金錢來滿足,用金錢來實現。

當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擔任了高官,要滿足上述慾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錢。富是因為有錢,貴是因為出身、門第和權力。

當然,有了錢,也就不愁貴,而有了權力以後似乎也不愁沒錢(經典之言)。因為富與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併為一個範疇。

貧困者羨慕並希望得到富貴,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當的慾望,這一點孔夫子也給予肯定,但孔夫子說:

「盡管希望富貴是人的正當慾望,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貴是不應該享受的。

貧困是人人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手段擺脫貧困是不可取的。

時至今日,聖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導,早已變成了老百姓的常識,但現實生活中,用不正當的方式脫貧致富的人比比皆是。

用不正當的方式脫貧致富但沒受到懲罰的人比比皆是,雖然痛罵著那些用不正當的方式脫貧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機會也會那樣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這就是所謂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羨錢財,不慕富貴者。

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三國時高人管寧,鋤地見金,揮鋤不顧。同鋤者華歆,撿而視之,復擲於地,雖心生慾望,但能因為面子而擲之,已屬不易。

莊子垂釣於濮水,楚王派兩個使臣請他去做官,他對兩個使臣說:

「楚國有神龜,死後被楚王取其甲,用錦緞包裹,供於廟堂之下,對神龜來說,是被供在廟堂之上好呢?還是活著在爛泥塘中搖尾巴好呢?」

使臣說:「那當然還是活著在爛泥塘中搖尾巴好。」

莊子的這則寓言,包含著退讓避禍的機心。

人類的慾望是填不滿的黑洞,窮人有窮人的慾望,富人有富人的慾望。

漁夫的老婆起初的慾望只是想要一隻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後,她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當貴婦人,當了貴婦人,她又要當女皇,當上了女皇,她又要當海上的女霸王,讓那條能滿足她慾望的金魚做她的奴僕。

這就越過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過大,必然爆破。

凡事總有限度,一旦過度,必受懲罰,這是樸素的人生哲學,也是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規律。

民間流傳的許多具有勸誡意義的故事都在提醒人們剋制自己的慾望。

據說印度人為捕捉猴子,製作一種木籠,籠中放著食物。

猴子伸進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來。要想拿出手來,必須放下食物,但猴子絕對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沒有「放下」的智慧。

人有「放下」的智慧嗎?

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有的人有的時候有,有的人有的時候沒有。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美女的誘惑,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美女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權力的誘惑。

人總是會有一些捨不得放下的東西,這就是人的弱點,也是人的豐富性所在。

中國的哲學裡,其實一直不缺少這樣的理性和智慧,但人們總是「身後多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說是人性的陰暗面。依靠道德勸誡和文學的說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於是,佛教就用「萬事皆空,萬物皆無」來試圖扼制人的貪慾,因為貪慾是萬惡之源,也是人生諸般痛苦的根源。

於是,就有了《紅樓夢》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爸爸的健康,藏著一個家庭的福氣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