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救援無人機竟然這麼強!未來市場前景令人期待

救援無人機竟然這麼強!未來市場前景令人期待

2017年九寨溝地震發生後,正是一架架迅速騰空的無人機為災害救援工作提供了關鍵支撐。隨著各項技術的持續進步,以及應急救援機制、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救援無人機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你是否想像過這樣一個場景:某天,突然發生一場地震,震後很短時間內,就有一群無人機及時到來,或搜尋倖存者、或繪製災區地圖、或提供應急通信、或運輸緊急藥品……曾幾何時還只是「玩具」的無人機,正逐漸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在包括救援在內的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救援無人機優勢凸顯

自古以來,地震、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就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挑戰,因而災害救援一直受到各國政府與民眾的高度重視。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預防災害與應對災害的水平持續提高,但是很多時候依然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而感到無能為力。

例如在傳統救援中,一旦道路被破壞造成堵塞以及通信中斷,救援人員就只能冒著極大風險,採用空中和徒步的方式前往災區,難以在第一時間獲得災區內部的準確信息。另外,在偵查和救援環節中,直升機能夠發揮的效用有限,投入成本和危險係數也較高。

如今,無人機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為災害救援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憑藉靈活輕便、易於操作、功能多元、成本較低等特點,無人機在救災過程中可以提供許多幫助。因此,救援無人機行業日趨興起,應用優勢逐漸凸顯出來。

一是前期偵查、測繪。發生災情後,及時獲知災區情況、實時監控災情變化、儘快獲取災害信息是首要任務。救援無人機可以突破地形、環境限制,開展機動偵查,同時還能夠通過合理部署,實時監控災區情勢,為後方精準、及時制定救援計劃和靈活調整救援部署提供關鍵依據。

二是救援物資運輸。發生災害後,食品、藥品、衣物等應急物資的運輸是重中之重。在一些交通不便、環境特殊的地區,飛機、汽車運輸都存在限制,這時候無人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既可以快速完成物質運輸任務,又能避免潛在的人員傷亡風險。

三是應急通信。在災害造成通信阻斷的情況下,恢復通信無疑是災害救援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發展系留無人機、太陽能無人機等產品,就是為了在應急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瓶頸」方面取得突破。因此通過部署無人機能夠起到擔當通信中繼的作用,為救援行動提供通信支持。

四是人員救助。無人機可以靈活集成紅外攝像頭、熱成像儀等關鍵救援裝備,協助救援人員搜索倖存者;另外,無人機還能搭載呼吸器、救援繩、救生圈等器材,在極端情況下為被困人員提供及時救助。

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經過國內外多年的實踐,無人機在救援行動中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廣泛認可,各國政府和社會組織對於救援無人機的重視程度也愈發提升。日前,在深圳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中國民用航空應急救援聯盟應急無人機專業委員會正式揭牌,預示著救援無人機正向體系化、規範化發展快速前進。

據了解,應急無人機專委會目的在於組建全國統一的民用常備應急無人機支援力量,組織相關成員企業參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行動,真正建成民間應急救援的生力軍。整合後的救援無人機將可以通過中國民用航空應急救援綜合運控平台進行統一調度和指揮。

除了在救援應用層面的規範,我國自2017年以來也相繼發布了《關於促進和規範民用無人機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在整個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高度加速規範化進程。

據業內專家預測,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94億元,到2022年,將突破800億元。在行業整體積極形勢影響下,隨著應急救援應用機制愈發成熟,救援無人機未來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有望成為繼植保無人機之後的又一個行業爆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適老性」智能家居走俏 了解用戶需求是關鍵的一步
「中國5G威脅論」再起 全球大合作方為正道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