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6個「咖啡邪說」背後的真相!

這6個「咖啡邪說」背後的真相!

時不時地,我們就會道聽途說一些聽起來很夯的咖啡知識,不僅自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更願意拿出去唬別人。可這些口口相傳、聽起來很像一回事兒的「咖啡真相」,真的有那麼真嗎?

這篇文章中,我們找出六個流傳度最廣的咖啡傳說,來揭揭秘!

防彈咖啡有助於減肥,令人更聰明,且「低黴菌」

想像一下,如果把「大腦辛烷油」(Brain-octane oil)和酥油加入到咖啡之中並充分混合,咖啡將會是啥味兒?防彈咖啡的發明者Dave Asprey的確做到了,他的溫熱的、油膩膩的、含咖啡因的思慕雪,一度成為矽谷最受歡迎的飲料。

除了一系列言之鑿鑿的健康益處(包括改善記憶力、減肥等),防彈咖啡最主要的吸引力是,它承諾能夠持續提供能量,據稱,它將比一杯普通的咖啡提供多達2-3倍的能量供給時間。

如果你不是時尚追逐者,可以停下對防彈咖啡的追隨了,因為從各方面來講,防彈咖啡只是處於尚可以接受的範疇。如果你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又或者正在飲食中全面抵制碳水化合物,那大可以去喝一杯超過460大卡的防彈咖啡。

另一方面,防彈咖啡中所承諾的「低黴菌」部分被證明是完全虛假的。雖然咖啡生豆在水洗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黴菌的問題,但這部分黴菌經過高溫烘焙早被破壞,根本不存在低黴菌一說。

防彈咖啡並不能如它所承諾的那般給健康帶來益處,只會改變飲食結構。同時,精品咖啡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低黴菌」。

譯者註:Dave Asprey給防彈咖啡配方中的中鏈甘油三酸酯油(MCT,來自椰子油)起名為極具導向性的「大腦辛烷油」(Brain Octane)。聽起來好健腦!同時,他認為一般咖啡豆的黴菌毒素會令咖啡的效能喪失,且嘗起來還會有苦味。繼而推出「低黴菌咖啡豆」的概念,稱其為「升級咖啡」(Upgraded Coffee)。

打包帶走的咖啡與堂飲咖啡,嘗起來並無區別

我的第一次咖啡外賣體驗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前天,我去了同一家咖啡店,喝了一杯同一個咖啡師做的同樣的咖啡。與我在家喝的那杯外賣比較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店裡喝到的卡布奇諾綿密、甜感好、香氣突出,可為什麼裝到紙杯里之後就變得寡淡、無甚滋味了呢?

我的第一反應是,咖啡師在做我的那杯卡布奇諾時心情不大好、沒做好,so,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一次又一次購買由同一個咖啡師製作的卡布奇諾,直到第六次時,我明白了問題根本不在咖啡師,而在於紙杯。

來看一下外帶紙杯的飲用口,只有小小的一個開口,將卡布奇諾最為標誌性的綿密奶泡阻擋在飲口外。另外,杯蓋同樣會抑制咖啡味道。我們覺得咖啡香醇可口,有很大一部分的貢獻來自於嗅覺的貢獻而不僅僅是味覺,而杯蓋上的小孔不利於香氣被嗅覺感知,聞不到更多咖啡香的情況下,當然覺得咖啡沒有那麼好喝啦。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非常簡單,只需在杯蓋上額外開一個孔,不僅利於咖啡香氣的有效流出,也利於奶泡順順噹噹抵達舌尖。

深烘咖啡=更為強勁的咖啡因

雖然烘得較深的咖啡具有更為強烈的風味(諸如煙熏、巧克力等),但繼而說它們因此具備強勁的咖啡因,則純屬一派胡言。

一般的推論是這樣的,因為咖啡的味道更濃,它必定有更多的咖啡因。這並不屬實。事實上,深烘焙的咖啡豆和中淺烘焙的咖啡豆,每克中含有的咖啡因量差不多。

另一個近來流傳甚廣的謠言則正好相反:較高的烘焙溫度使部分咖啡因消失了。再一次強調,這完全錯誤!咖啡豆烘焙時間的延長確實會造成更多的水分流失和收縮,因此可以假定,深烘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佔比較高,因為咖啡豆的整體重量得率降低了。然而,這對沖煮後的咖啡中的實際咖啡因含量幾乎沒有影響。

Espresso是菜單上所有咖啡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

總有那麼一些時候,去喝一杯咖啡只是單純地為了攝入足夠的咖啡因以便迎接未來的一天工作。但你知道Espresso並不是周一早上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嗎?

相比較來說,一杯手沖咖啡中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一個shot Espresso含有47-65毫克咖啡因,而一杯8盎司的手沖咖啡則含有95-200毫克的咖啡因,幾乎是Espresso的2倍。

這背後的科學依據是萃取時間。Espresso的萃取時間大概在30秒左右,而沖煮咖啡至少需要3倍的時間。雖然Espresso當中的咖啡因濃度更高,但若以水或牛奶稀釋到8盎司,則其咖啡因含量遠低於手沖咖啡。

這時不得不說說需要長達10-12小時來萃取的cold brew,與水溫無關,更長的萃取時間使得cold brew的咖啡因含量更高。

So,如果你需要攝入更多的咖啡因,可以選擇熱or冰手沖咖啡。

選擇障礙發作時,永遠點杯Latte

部分歸因於第二波咖啡浪潮及相應的流行文化推廣了「拿鐵咖啡」這個詞,部分因為第三波咖啡浪潮越來越複雜及妖魔化。對於新進喝咖啡的人來說,更傾向於選擇一杯Caffe Latte。

某種程度上來說,「點一杯拿鐵」是說得通的,因為拿鐵是咖啡店菜單上最沒那麼咖啡的咖啡,其強大的牛奶感使得很多咖啡店的拿鐵更像是咖啡味兒的牛奶。這對於剛開始嘗試咖啡的人來說,更易於接受。

但是,喝了一段時間的拿鐵之後,也得適當嘗試一些其它的咖啡飲品。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咖啡飲品通常不會踩雷。

1. 如果你在一家還不錯的咖啡店裡,想喝一杯沒那麼特別的奶咖,可以選擇澳白(flat white),比拿鐵更為美味。

2. 如果你在一家不曉得品質如何的咖啡店裡,那麼,選擇一杯冰long black,幾乎不會出錯。即便Espresso過酸,因為是冰的也不會太過;若是Espresso過苦,也會被大量的冰水沖淡。

充分信任你的咖啡師,沒事兒別逼逼

GIF

你可能讀過有關咖啡師因為客人想要額外加榛果糖漿而將咖啡杯扔在客人臉上的報道,由此對咖啡師提要求產生了心理陰影,「咖啡師怎麼說怎麼是好了,我也不是很有所謂的。」

這只是極個別的咖啡師,事實的真相是,沒有任何一個咖啡師會拒絕你的合理的個人喜好及要求。通常,咖啡師們會樂於接到你的各種要求,起碼他們能夠確保你獲得你最可能喜歡的咖啡飲品,無形中減輕他們的工作。

凡事都有兩面性。作為消費者,你的職責是知道自己所提的要求意味著什麼,換句話來說,會帶來什麼樣的味道變化。不能一方面要求半糖,一方面又嫌不夠甜!

舉例來說。

不好的示範:「我想要一杯濃點兒的卡布奇諾,但要甜點兒,要放牛奶。」

——這個要求十分模糊且令人困惑。

一般的示範:「我想要一杯濃點兒的卡布奇諾,裡面放點兒糖進去。」

——這很清楚,但留下了一些猜測的空間,也不太好。

好的示範:「我想要一杯卡布奇諾,多加一個shot,再幫我放一塊方糖進去。」

——需求非常明確。

事兒逼示範:「我想要一杯卡布奇諾,裡面有58毫升Espresso,牛奶蒸到64攝氏度,奶泡與牛奶的比例為1:3,再放4/5塊方糖攪勻,謝謝。」

——你怎麼不作死?(原文:This is slightly annoying, considering this might not be the recommended dosage/ratio the store makes their standard coffee. It goes up to very annoying if you have, like, 30 people behind you waiting to order too.)

原文來自 |perfectdailygrind.com

編譯 | Sandy

咖啡評論微信號:talkcoffee

分享關於咖啡的故事,探尋多姿多彩的咖啡館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Garmin智能手錶:聽音樂買咖啡,7天長續航
為什麼只有10%精品咖啡館存活下來?精品咖啡產業是什麼樣的?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