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技能高手齊聚這項賽事 有人13小時製作出一架無人機!

技能高手齊聚這項賽事 有人13小時製作出一架無人機!

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廣東賽區比賽火熱進行

6月25日,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選拔賽廣東賽區的比賽在廣州開賽。

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 通訊員 粵仁宣

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廣東賽區)(下稱世賽)開賽第二天,18個項目賽事進入白熱化階段。項目對精準度的追求比頭髮絲還細,有的甚至要求「零誤差」。技能賽事看似專業難懂,實際上卻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467位技能高手在賽場是參賽選手,未來將成為工業產品的「打樣師」、大到航母小到手機的加工製造師、藝術牆的砌築者.....其「手藝」的高低將影響產品的好壞、美醜、舒適度等。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備戰世賽,近年來市、省、全國選拔賽均對標世賽標準。大會組委會負責人介紹,此次廣東賽區比賽將高標準對接世賽,全部採用世賽競賽規則,包括競賽方式、評分和計分方式等。

「世賽標準實際上給我們樹了一個標杆。」廣州市公共事業技師學院院長成振洋表示,由於世賽各項目的標準是來自全球頂尖企業的標準,其代表的是行業的發展方向。

成振洋舉例稱,如園藝項目包括木作、砌築、鋪裝、水景的施作和植物造景5個模塊,模塊並非單獨完成,而是融在一起的。但在教學中,園林專業是把這幾個模塊作為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教材,缺乏綜合性。參賽後,園藝課程變得更注重融匯貫通。

世賽同時也推動了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作為世賽全國選拔賽的設備支持,發現世賽標準中很多都是國標沒有的。」中德棟樑教育科技集團總顧問蔣作棟表示,此前設備生產採用的是國標三級標準GB37,參賽後發現色彩等多個標準在其中找不到,因此將國際電工標準、國際STS標準等納入,逐漸提高產品質量。「相較之前,產品更容易通過歐盟CE認證,更好地打開了國際市場。」

原型製作

無人機精度達到一根頭髮絲的1/100

在工業設計中,每樣產品出來前,都需要製作出一個產品模型,這就是原型製作。「像手機生產前,都會做一個模型讓廠商看看長啥樣。」該項目技術支持單位項目負責人劉海波告訴記者,這相當於給產品「打樣」。

據悉,該項目要求選手製作出一台無人機模型,從電腦建模、機械加工、手工打磨、噴漆上色,所有流程需在13.5個小時內完成。這個過程中,包括了車床、銑床、木工、噴漆、鉗工、拋光、3D列印7個工種。不僅要求精度達到一根頭髮絲的1/100,還要對「顏值」進行評分——表面拋光、噴漆均有一定標準的光潔度,「不小心粘上指紋,就會扣分。」

然而,比賽時選手使用工具還得靠「搶」。「16個選手,每類工具只有4到6個工位。」劉海波透露,第一步的電腦建模要求在3小時內完成,但選手完成得越快,就可以儘早去「搶」設備,從而按照自己的規划進行。「像機械加工,車床、銑床都能完成,動作慢可能搶不到熟悉的工具,甚至還得用手工加工。」他表示,這也要求選手掌握每一種設備工具,以應對比賽中的突髮狀況。

數控銑

機械控用刀「切」出羊城地標

在世賽數控銑項目上,中國已經連續兩屆斬獲金牌,選手均來自廣東。「大到火箭衛星航母,小到冰箱手機,零件製作加工都會用到數控銑技術。」該項目裁判員塗勇表示,所有製造業都與數控銑有關,這是製造類最基本的環節。據悉,比賽要先根據圖紙進行編程造型、生成代碼,並利用數控系統操作銑床,通過機床刀具將圖形加工製造出來。

此次比賽給出了兩張圖紙,一張是將廣州塔、中信中心、廣州圓等羊城地標結合在一塊,另一張則是第45屆世賽舉辦地——俄羅斯喀山的一座清真寺。「這些圖形若是在機械加工中,是相當有難度的。」塗勇說,零件尺寸精度要達到0.02毫米,同時要在一次加工中完成,一體成型。

「兩個建築所要求用的材料不同,有鋁合金,也有不碳鋼。」塗勇透露,賽場上選手可選刀頭至少有48種,這要求選手不僅對刀頭的屬性特點有所了解,還要對各種零件材料熟悉,從而能根據不同材料選擇合適的刀頭進行切割,以確保尺寸。

砌築

3天內砌出兩面「零誤差」的圖案牆

在上屆世賽中,南粵工匠拿下了砌築項目的首金。這一項目亦出現在廣東賽區賽場上。比賽要求選手要在3天內砌出兩面牆,上面帶有不同圖案:一面牆是一個大大的「粵」字,旁邊帶有數字「18」;另一面牆是湖南的天門洞。

園藝項目比賽區,一位來自上海代表隊的女生正在進行砌磚施作。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

「這與做房屋裡的承重牆、隔牆是不同的,他們做的是藝術牆。」該項目裁判員郎松軍解釋,在一些傳統建築中,如中國園林,便運用砌築牆做出各種花式,運用十分廣泛。「專業術語中叫『清水牆』,即不用抹灰,砌出來的即是成品,砌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兩面牆的圖案要如何呈現?切磚技術與圖案突出成為重點。郎松軍介紹,「粵」字圖案要突出整個牆面15毫米,天門洞圖案則更難,各部分突出的距離不一。

「這個項目不允許誤差。」他介紹,零誤差是滿分,每1毫米的誤差要扣0.2分,每個評分小項多為2分,每面牆滿分為100分。「只要有1厘米的誤差,這個評分點就為0分了。」除了尺寸,評分標準還包括觀感體驗、平整度、垂直度等。

然而,砌牆不僅要考驗選手的動手能力,還有數學能力。郎松軍透露,題目圖紙只給出部分數據,其他的都要選手推導計算。「像『粵』字的彎鉤部分,只給了其中一個角度,其他角度都是要算出來的。」同時,每塊磚都有固定尺寸,如何拼出標準的圖案,選手也要經過大量數據計算。

建築石雕

一塊七八十斤的石頭

有200多個評分點

中國隊的建築石雕項目將於明年第45屆世賽上迎來首戰。「我們去世賽觀摩過,這就是按照世賽標準設置。」該項目裁判員劉彥介紹,比賽共17個小時,包括造型雕刻和柱子底座製作。

「作品的誤差在1毫米內,超過1毫米扣一半分,超過2毫米得分點全扣光。」劉彥說,角度、平整度、弧度等,成品上共有200多個得分點。「每個作品評分至少要花上一小時,這還是在沒爭論、質疑的情況下。」

石雕不僅考選手的精準度,還考體力與巧勁。「一塊石塊七八十斤,都得選手自己一個人搬。」劉彥表示,石塊比較「嫩」,整塊時還好,一旦開始雕刻後,每次翻面、搬動都是對選手的考驗,不能磕碰損壞。

這一項目的選手還可自帶工具。據悉,工具分為氣動、手動、測量三大類,每個選手的工具都擺滿整整一桌。「選手賽前都會對工具進行加工,加工好壞也會影響比賽。」劉彥舉例稱,如要剷平一個地方,有的人一鏟就平,有的要鏟好幾下,前者可以節約更多時間,用來修整、細化,成品就會更出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東鎮城嶺小學 的精彩文章:

TAG:水東鎮城嶺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