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兒腹瀉的中醫保健

小兒腹瀉的中醫保健

小兒腹瀉,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

病原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引起。腸道外感染、濫用抗生素所致菌群紊亂、過敏、餵養不當及氣候因素也可致病。

小兒疾病「三方靠治,七分靠養」,故對於小兒腹瀉一病,採用中醫保健的手段達到康復尤為適用。

1

外治療法

丁香2克,吳茱萸30克,胡椒30粒,共研粉末。每次1-3克,醋調成糊狀,敷貼臍部,每日一次,用於風寒瀉、脾虛瀉。

鬼針草30克,加水適量。煎煮後倒入盆內。先熏蒸、後浸泡雙足,每日2-4次,連用3-5日,用於小兒各種泄瀉。

2

食療方法

焦米湯:暫停進乳二三日,以焦米湯代替,取適量大米加適量水浸泡15分鐘,倒出來瀝水半小時,待水分控干,在炒鍋中大火炒3-5分鐘,無水之後,轉小火快速翻炒,中間不要停,炒到金黃色即可,關火翻炒一分鐘即可,炒好的焦米適量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可有健脾功效。

炒白面:將白面放入鐵鍋中炒一炒,或放入微波爐里烤,色至金黃時出鍋,然後用開水把面沖成糊狀,加適量糖和鹽,可有補脾助運之效。

蘋果茶飲:蘋果一個,切片煎湯,代茶飲,徐徐喂入,可澀腸止瀉。

山藥糊:淮山藥粉調水適量煮成糊狀餵養,可補養脾胃。

山藥蓮子粥:新鮮山藥15克,蓮子5克碾碎,加入粳米適量,煲粥餵養,可溫胃健脾。

3

調護方法

吐瀉嚴重及傷食泄瀉患兒暫時禁食,隨病情好轉,逐漸增加飲食量,忌食油膩、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撲上爽身粉,防止發生紅臀。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泄瀉變證。

- END -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13504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07100

文 / 上海市兒童醫院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要的育兒知識都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腹瀉 的精彩文章:

嬰幼兒為何易患腹瀉?
反覆嘔吐腹瀉別大意 山東省衛計委發健康提示

TAG:腹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