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中國人一到美國後,腸癌的發生率會增高?

為什麼中國人一到美國後,腸癌的發生率會增高?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候,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中國人一到美國後,腸癌的發生率會增高。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了油炸雞食品。不過,那時候中國飲食還沒有像現在這麼豐富,於是就用「紅燒魚」作了對應研究。

結果篩查發現:經常吃紅燒魚的人,比少吃或者幾乎不吃紅燒魚的人,大腸癌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也就是所多吃油炸食品,大腸癌發病率更高!

關於預防腸癌,聽聽專家的這6點建議:

1. 油炸食物、肉類要少吃

高溫烹調肉類食物時,肉中的蛋白質及氨基酸發生熱解,會分離出一種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叫雜環胺。所以建議吃肉少吃油炸,比如:

紅燒魚:製作過程需要煎炸,不如清蒸來的健康。吃紅燒魚最好一周別超2次。

炸雞、燒烤:燒烤、炸雞都需要高溫煎炸或者烤制,都盡量少吃。

2. 適當運動

運動過程中,人的腹式呼吸會加強,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臟器的血液循環,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有益健康。每周最好有150分鐘的運動時間。

3. 多喝水、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平時多喝水,每天都應該攝入1.5升水左右。最好每天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4. 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再來點雜糧

果蔬、雜糧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如同腸道里的「清潔工」,能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腸癌等腸道疾病的發病幾率。

如果你平時吃的都是精米白面,可以適當將其中的三分之一換成粗雜糧。

5. 40歲以上人群做次腸鏡

雖然腸癌發病多為五六十歲以上人群,但現在年輕人也不少。大腸癌早期發現90%可以治癒,所以篩查非常必要。

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隔兩三年,做一次腸鏡。

6. 有個好心態

大腸癌本來好發於中老年,高危人群是40-70歲,但現在30多歲的年輕人也多起來了,這和現在社會競爭激烈,精神壓力大也有一定關係。壓力小一點,心態好一點,非常重要。

碰到煩惱,先問自己能不能挽回?

不可挽回,煩惱也沒用;

可以挽回,再努力一把,能成功最好,不成功煩惱也沒用。

好心態不僅僅是對於預防腫瘤,對於治療腫瘤也非常有幫助。樂觀豁達的癌症病人要比抑鬱悲觀的病人,治療效果要好。

參考文獻:

健康時報《這才是正確的清腸方》

杭州日報《鄭樹從醫從教60年 笑稱自己剛跨入「80後」》

杭州網《帶過113位博士和60位碩士,來看鄭樹教授的養生經—— 紅燒魚要少吃 一周不超過兩次》

錢江晚報《病人也是醫生的老師》

圖書《相信——廣濟傳人:38位名醫逸事》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接受生病的自己!
99%抗癌明星的制勝法寶,你也可以擁有!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