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胖身材才是最好:BMI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

微胖身材才是最好:BMI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

編譯:oyasimi

來源:腫瘤資訊

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的增加被證明與很多疾病有關,BMI對乳腺癌的影響受絕經狀態的影響,絕經前,BMI的升高可降低乳腺癌的風險,絕經後,BMI的升高可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本人旨在探討BMI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的關係,並且探討年齡、腫瘤特徵等在此關係中的影響。

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為高發的癌症,占所有年齡段女性癌症患者的25%,年輕女性中佔有較大比例。關於乳腺癌的病因,至今無定論,但肥胖被認為是影響乳腺癌的重要因素,它的特殊性在於它對乳腺癌的影響在絕經前和絕經後是不同的。

據報道,在絕經前和絕經後,肥胖對乳腺癌的影響是相反的,絕經前,肥胖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呈負相關,絕經後,肥胖與乳腺癌風險呈正相關。然而,絕經前婦女占乳腺癌總人群較少,因此關於BMI與乳腺癌的關係的研究頗多局限。過去的研究多為病例對照研究,存在潛在的偏移。Meta分析顯示,總結前人的研究後對年齡、腫瘤特徵等分層因素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分層因素對結果沒有影響。另一些研究顯示絕經前乳腺癌與BMI的關係受到腫瘤特徵的影響,但仍需更大樣本量的研究。

為更有力地說明BMI與乳腺癌的關係,研究者收集了19個前瞻隊列,13082例乳腺癌,757592名婦女。研究目的是評估患者年齡、乳腺癌診斷年齡、腫瘤相關特徵與BMI對乳腺癌關係的影響。

方法

絕經前乳腺癌協作組是由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提供的一項協作項目,從19個前瞻性隊列中匯總了個體數據,其中北美9項,歐洲7項,亞洲2項,澳大利亞1項。納入1963年1月到2013年12月招募的問卷調查人員和55歲前診斷的乳腺癌。

本文的數據主要通過問卷調研和隨訪,主要獲取數據包括BMI,年齡等。隨訪的研究重點為絕經前浸潤性乳腺癌或導管原位癌,同時通過免疫組化得到其分子分型。風險比HR通過cox回歸模型計算,並用2階段模型進行分層調整。同時,應用了線性模型對該其進行了線性擬合併驗證。

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758592名女性(中位年齡:40.6歲),隨訪期間共13082例新髮乳腺癌(中位隨訪:9.3年)。18-24歲女性的BMI回報率最高,為96.9%,肥胖(BMI30以上)在45歲以上女性中更為常見(11.1%),同時,未生育、初潮早、乳腺癌家族史、黑色人種等均是影響肥胖的因素。

BMI指數與乳腺癌發病率在不同年齡段均線性相關(圖1,圖2),但在某些年齡段及分子分型,體重較輕的女性(BMI

在年輕乳腺癌患者中,每5個單位的BMI升高,伴隨23%乳腺癌風險降低(HR, 0.77; 95%CI, 0.73-0.80),在45-54歲的乳腺癌患者中,每5個單位BMI的升高,帶來12%的風險降低。在BMI

圖1 乳腺癌的風險隨著BMI的增高而降低

對個體而言,在18-24歲的體重與年長後的體重其實是密切相關的,於是我們對模型進行了校正,在校正後模型中,我們發現,25-34歲的女性,BMI每增高5個單位的HR為0.92 (95% CI, 0.88-0.97);35-44歲,HR為0.93 (95% CI, 0.91-0.96);45-53歲,HR為0.91 (95% CI, 0.88-0.95)。

圖2 乳腺癌的風險隨著BMI的增高而降低(18-24歲分組用於校正)

乳腺癌事件包括10836例浸潤性乳腺癌及2138例原位癌。BMI與原位癌的關係(HR,?0.76; 95% CI, 0.69-0.85)較浸潤性癌(HR, 0.88; 95% CI, 0.84-0.92)更為密切(P?=?.02)。這種差異在35-44歲人群中尤為明顯。

7812例患者的ER/PR狀態可以明確,其中7002例浸潤性癌。ER和或PR陽性乳腺癌(ER+/PR+, HR, 0.75; 95% CI, 0.70-0.81)在18-24歲乳腺癌中較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HR, 0.85; 95% CI, 0.76-0.95)與BMI呈較強的相關性。在更年長的女性中,BMI與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可能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在分子分型分析中,非管腔型與BMI在18-24歲及45-54歲兩個年齡段均呈負相關,而與年齡在25-34和35-44歲的女性中未顯示明顯相關性。

圖3 BMI在不同年齡分層中與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發病率的關係

乳腺癌風險還與其他危險因素有關,包括種族( 18-24歲: 黑人女性HR , 0.84 [95% CI, 0.76-0.93]; 亞洲女性HR, 0.69 [95% CI, 0.40-1.18]; 白人女性HR, 0.73 [95% CI, 0.70-0.77]; P?=?.08),口服避孕藥(從未口服HR, 0.68 [95% CI, 0.61-0.76] vs曾口服 0.79 [95% CI, 0.75-0.83]; P?=?.02),年齡(35-44歲 HR, 0.81 [95% CI, 0.77-0.86] vs 0.88 [95% CI, 0.86-0.91]; P?=?.009 )等。

該研究納入了大量兵力,通過分層及乳腺癌亞型分析,明確了BMI與乳腺癌風險的聯繫。所有的入組研究均為前瞻性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結論

研究顯示,BMI的增加與絕經前乳腺癌風險呈負相關,在年齡較小的分層中此類相關更為顯著。BMI與乳腺癌發病的關聯在各年齡段及的分子分型中均普遍存在,對於乳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The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Age With Subsequent Breast Cancer Risk in Premenopausal Women. 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June 21, 2018. doi:10.1001/jamaoncol.2018.1771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賈老師

版權聲明

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28個腫瘤相關臨床試驗招募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偏偏是我得乳腺癌?埋怨了那麼久,才找到3個元兇
女人養成這「3個習慣」:防止得乳腺癌,學會一個都救了你的命!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