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RNG夏季賽首輪戰術分析:凌駕於版本之上「RNG-ZONE」

RNG夏季賽首輪戰術分析:凌駕於版本之上「RNG-ZONE」

春去夏至,短短兩個月時間裡,RNG戰隊贏得了LPL春季賽、MSI、德瑪西亞杯三座冠軍獎盃。夏季賽伊始,面對動蕩的8.11版本,這支冠軍戰隊更是在戰術上帶來了很多新穎、有效的打法,在主場首戰告負電商隊伍JDG後,RNG戰隊很快調整狀態,以8個小場的勝利接連擊敗了LGD、SNG、BLG、VG戰隊。隊伍的對線壓制力、控圖運營能力、優勢滾雪球能力,甚至是逆風翻盤的韌性,在比賽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

本文即從LPL夏季賽開賽以來,橫向、縱向比較RNG戰隊在每場比賽中的戰術打法,查究出其在夏季賽表現出色的原因。

一、換線打法——獨特的版本理解:

8.11版本百花齊放,中野捆綁陣容、無射手陣容、下路雙輔陣容、多核陣容等等,尤其是在絕大多數AD英雄疲軟的情況下,很多戰隊選擇讓ADC選手使用非射手英雄,更有許多上中野強勢的戰隊暫時雪藏ADC選手,派出雙輔助陣容以發揮自己隊伍上中野最大的實力。而RNG戰隊的戰術重心卻不在於此,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應對各種陣容前期的衝擊。其中他們運用的最純熟的方式便是換線。

(SS換下AD選手,派出兩位輔助)

在有了一血塔機制後,大家便覺得換線是一種穩虧不賺的買賣。但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於換線的理解還停留在上下路互換、各自上單抗壓、不換線一方的雙人組快速拿下下一塔的水平上,而在夏季賽,RNG戰隊通過花樣繁多的換線思路,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換路中也能取得優勢。

首先做一個統計,在夏季賽初期的11個小場中,RNG戰隊一共換線6次,換線率超過五成。這其中有上單和ADC的換線,有下路雙人組和中上路進行換路,更有和SNG戰隊的第二場比賽中上轉下、下轉中、中轉上的「大洗牌」式換路。接下來就詳解比賽中多次換路的用意。

1.射手對線壓制對手發育——6月17日,RNG vs JDG BO3 第一局。

在揭幕戰,RNG便使用了換線打法,上下路在一級時便換線(個人覺得是RNG猜測JDG可能會換線或者烏鴉、牛頭走雙人路,因此提前換線),而輔助慎在看到只有烏鴉出現在上路後迅速回下路保護劍魔,如此便形成了上路烏鴉對陣卡莎、下路劍魔+慎對線盧錫安+牛頭的局面。

(RNGvsJDGbo3第一場雙方陣容)

對於RNG來說,換線的實質是犧牲劍魔的等級發育換取卡莎的等級優勢,使得卡莎的成型期能快速到來,而劍魔在整個體系中是為卡莎補充傷害、提供控制、吸收一定火力的功能型定位,因此等級略有差距可以接受。

對於JDG來說,對手的換線打亂了己方的節奏,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烏鴉,由於卡莎的射程和Uzi對線極強的壓制力,使得烏鴉的補刀壓力很大,為彌補這一點,Zoom大量的使用技能清兵,很快便耗光藍量。但大幅度漏刀的壓力仍在,這使得原本是JDG中期節奏點的烏鴉的發育受到了嚴重限制。

同時,JDG下路並未打開局面,面對劍魔和慎的抗壓組合,JDG只能做到推線進塔,但劍魔被動的英雄機制加之慎的嘲諷、劍陣,使得JDG放棄對下路入侵的想法,轉而將目標集中在單人推線的上路。

為解放被壓制的上路,JDG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先是盲僧兩次埋伏浪費了自身大量的刷野時間,雖說擊殺了一次卡莎但自己因為讓人頭也被換掉,而剛緩解壓力的烏鴉又被前來支援的趙信收掉;而下路剛取得優勢的牛頭也往上路遊走想要幫助上路,但卻被遊走而來的慎配合卡莎反殺。

之後,JDG再一次策划了一起長達半分鐘蹲伏的4包2。儘管再次擊殺了卡莎,但交出了太多技能,使得趙信在之後的野區蹲伏中擊殺了沒有大招的牛頭,再順手帶走了在塔下瑟瑟發抖的盧錫安。在獲得了一定優勢後,RNG中野拿下了一血塔,又掃蕩了一番藍buff野區。

至此,換路限制對手中期傷害點的打法成效初顯:通過射手英雄和Uzi對線「兇殘」的壓制力,限制了在中期有很大發揮空間的烏鴉,同時牽制了對面打野頻繁來到上路,而己方中野通過反打找機會,抓住對手技能空窗期進行擊殺。多次的「賣狗」打法均有成效,RNG漸漸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2.用推線應對中野捆綁陣容——6月20日,RNG vs SNG BO3 第二局。

在第三個bo3中,RNG又遇到了中野捆綁陣容,這一次的組合是在之前版本就十分火熱的劍聖寶石組合。

中野捆綁陣容,一般為中野組合中一人作為輔助,另一人盡收野區和中路資源,使其具有超越時間的發育,在中期能夠擁有極強的一挑多能力,常見捆綁的中野組合有劍聖寶石組合、死歌努努組合、男槍(卡莎)布隆組合等等。

劍聖寶石組合很久之前便在Rank里十分流行,利用劍聖在擁有裝備、等級優勢後的高傷害配上寶石大招的無敵效果,使得對手在短時間內完全無法抵抗而大殺四方。在各種陣容百花齊放的8.11版本,劍聖寶石組合在LCK揭幕戰中便由MVP使用並獲得很好的效果。

在和SNG的比賽中,RNG也遇到了劍聖寶石組合的挑戰。

(RNG vs SNG BO3 第二局陣容)

面對刀妹、劍聖、吸血鬼中後期三核陣容的強勢,RNG迅速做出了應對。首先是輔助洛出門裝便攜帶掃描,將視野排空後浩浩蕩蕩的進到劍聖野區反紅buff,而SNG一級團的能力的確不強,但他們並不想任人宰割。於是劍聖和寶石包夾住了凱南的位置,但配合出現了問題,劍聖先Q技能打傷害,使得寶石單人的暈眩被Uzi小走位躲掉。處在技能空窗期的SNG中野更加弱勢,被反包過來的RNG4人吃掉了F6的大部分,而劍聖在爭搶的過程中用掉了懲戒,這也就意味著在自己的紅buff徹底失守。

紅buff野區淪陷,劍聖又被中路兵線牽制住。RNG此時又採取了換線戰術,讓瑞茲去上路對抗刀妹,而讓持續推線能力強的下路雙人組來到中路,而剛從野區晃悠出來的劍聖只好處理中路兵線。

RNG這次的換線打法令人拍手稱奇。

面對捆綁的陣容,將下路雙人組換到中路可以說是目前應對這種陣容最好的策略。其本質在於,制裁對手捆綁的中野組合,有幾種方法,一是反爛對面的野區,二是讓對方陣容中的「大哥」儘可能的少吃到中路的兵線資源,三是直接將其擊殺。

如果按照正常的分路,由於中野綁定,刷野速度會變得很快,兩人抱團也難以擊殺,因此反野和直接爆發戰火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而中路兵線則成為了可以做文章的戰術點,處理中路兵線有兩種方法,一是控線,讓己方兵線儘可能的被對方小兵損耗,二是推線,盡最大可能將兵線快速送進塔,讓塔消耗掉兵線。

兩種方法之間,後者更為可取,因為控線消耗的小兵不多,因此對方中野大可在掃蕩野區後再回到中路吃線,而此時就要獨自面對對方一輔一大哥的局面,只得縮回塔下等待對面中野推完線後再吃線,而對手在推完線後便可以獲得短暫的入侵、Gank機會;反觀先手推線進塔,不用再忌憚對手中野聯合吃線的壓力,也可以在推線後獲得優先遊走、幫助打野入侵的權利,更為重要的是,兵線進塔後被消耗的速度很快,因此對面中野必須儘快趕到中路處理進塔兵線。這樣每一波兵線進塔,就會牽扯對手中野二人來到中路一次,「大哥」在清理兵線的這段時間,其對野區和邊路的輻射力大大降低,後續的行蹤也會暴露,而提前獲得遊走權的己方中單趁機便可攫取資源、獲得優勢。

再次回到比賽,RNG將凱南調至中路,使得SNG中路的兵線壓力頗為巨大,劍聖在前3分半都困在中路清線,而洛的加入使得劍聖在清線時如履薄冰。巨魔趁此機會將劍聖野區一掃而空,並協助瑞茲擊殺刀妹拿下一血。

GIF

(洛抬劍聖逼閃)

GIF

(瑞茲拿下一血)

0buff開局的劍聖在前期處於巨大的劣勢,但RNG依舊持續對中野進行施壓。沒有藍耗壓力的凱南在中路瘋狂推線,巨魔則在劍聖清理中路兵線的時間入侵野區,洛見寶石對凱南沒有威脅後也開始遊走保邊、控視野。而劍聖受制於在野區和中路來回奔波丟失了大量的資源。最終,發育不良的劍聖在後期團戰中盡顯輸出乏力。

3. 頻繁換線中的打野補線——6月20日,RNG vs SNG BO3 第一局。

路人局中,經常會有打野來到線上「蹭」兵線。比賽中很少有這種情況,排除保大哥打法,一般只有己方線上英雄陣亡後的塔兵、打野gank後幫忙推線進塔以及加速獲得地圖資源時會有打野吃兵線。

但在RNG的運營決策中,經常會出現前期打野幫忙把線推進塔的情況:和SNG的比賽中,盲僧先是趁著己方下路吸引火力去對手紅buff野區反野,又來到上路吃掉了近兩組小兵。這是因為在頻繁的換線、轉線過程中,時常會有一路兵線停留在河道處,而RNG經常會讓順路的打野吃掉這一大堆兵,對手就會損失掉兩到三波小兵,而由於犧牲的一般都是上路,因此很多時候對方上單會出現發育停滯的狀況。

在中期推進的過程中,RNG也會根據陣容選擇讓打野進行邊帶——一般執行此戰術時的打野都是夢魘或者青鋼影,前者擁有全球流的大招,即使無法第一時間趕到,關燈的效果也可以勸退對手,而青鋼影的邊帶效率可以有效的牽扯對手。

4.換路吸引包夾,牽制對手支援——6月20日,RNG vs SNG BO3 第二局。

RNG在面對SNG的時候採用了換路戰術,SNG一開始的反應就很迅速。面對下路孤身一人的塞恩,SNG先是一波三包一取得擊殺,在等到塞恩復活TP後上單也支援完成四包一。兩波包夾雖然都有人頭進賬,但在經濟方面甚至落後於RNG,而除開未受換路影響的中路以外,其餘各位置的經驗等級也落在下風。

讓我們再將關注點放在RNG上單英雄的選擇和換路打法上。

(RNGvsSNG的bo3第一場陣容)

首先是塞恩,選出塞恩最主要的目的是前期抗壓——相對於其他英雄,塞恩的被動仍舊可以清兵,由於前期復活時間短,並未漏掉過多兵線,自身等級、經濟沒有被拉開。

其次是打野,盲僧是一個前期能入侵的打野英雄,在對手將注意力在下路塞恩的情況下,配合下路雙人組將蒙多逼出經驗區,然後又反掉趙信多組野怪,使得趙信的經驗等級落後於自己。

最後是塞恩吸引到的火力,面對兩次包夾,一次是趙信在只清理兩組野怪後便幫助下路抓下,另一次則是蒙多在0補刀0經驗的情況下TP幫下。兩次圍剿使得上野經濟等級嚴重落後,同時沒有推下一血塔使得經濟也沒有得到補償。所以從上帝視角來看,可以說是送了兩下,無傷大雅。

5.合理利用英雄特性進行分線,確保每一路盡量無壓力發育——6月30日,RNG vs IG BO3第二局。

在洲際賽前的最後一場對決,是觀眾們期待已久的RNGvsIG雙雄對決。兩方的選手也不甘落於下風,第二小場雙方ADC都拿出了本命英雄——VN與德萊文。

(RNGvsIGbo3第二場陣容)

暴擊流VN在8.11版本並不吃香,於是這一場Uzi選擇特效流出裝的VN,而德萊文也在第一件選擇飲血劍。雙方都在適應版本,但顯然VN更加吃裝備和發育。於是RNG又採用了更為精細的換線。

VN單人走上路對線蒙多,而不是在下路對線德萊文和莫甘娜,對線壓力大大降低;雖說鏡頭給到時VN被蒙多的「斧頭」消耗了四成血量,但在兵線趕到之後蒙多的清兵壓力將會變得很大——清兵能力的劣勢使得蒙多不能肆無忌憚的用技能消耗對手。

中路則是由奧恩對線烏鴉,烏鴉也經常走上單位置,因此Letme很熟悉烏鴉的英雄機制;同時中路線較短,加之熾烈衝鋒使得奧恩被gank的幾率大大降低;加之奧恩「無賴」的換血方式:利用風箱炎息產生的護盾,再配合火山突塹和熾烈衝鋒打出連招,最後如果還能平A到處於易損狀態下的敵方英雄,可以形成一套近乎無損的換血模式;因此奧恩在對陣比較吃裝備的法師時,對線壓力並不是很大。

岩雀也再一次分路至下路,和慎的配合連續擊殺兩次既是兩人實力的體現,也是IG下路疏於防範電刑岩雀的傷害。拋開線上的兩次擊殺,岩雀的推線優勢使得處在推線劣勢方的莫甘娜難以使用Q技能禁錮;而且在掘石場上,岩雀的Q技能只需消耗一點藍耗,這為岩雀沒有藍buff又能保持一定的藍量提供了可能,也是RNG在多場比賽中選用岩雀走下路而不是其他中單英雄的原因之一。

Karsa的巨魔目標更加明確,首先藍buff可以美滋滋的收入囊中,其後在中路很難被抓,下路已經連續擊殺的情況下,他要做的只是保護VN的發育。有了如此鮮明的思路之後,Karsa多次來到上路,收(賣)個(次)人(小)頭(狗),等到Uzi的裝備成型後便是全隊的進攻表演。

二、對線權的理解:

1.射手壓制對抗無射手陣容——6月18日,RNG vs LGD BO3 第一局。

這場比賽的勝利屬於對線的勝利,LGD拿出了亞索加牛頭的下路組合,這一短手下路在前期面對艾希加塔姆的Poke毫無還手之力,加之Uzi本就在對線期儘可能消耗對手兇悍打法,而Ming選擇的又是保護型輔助塔姆,因此可以無所顧忌的壓制對手,在1級時亞索和牛頭便被壓出了經驗區。

下路雙人組的壓制不僅僅在於控線壓等級,也要時刻提防對面牛頭加亞索一套爆發危及自身安全,因此艾希和塔姆頻頻利用射程和技能消耗對方血量,使得對手的血線不足以支撐其出塔對拼。

在被壓制了幾波後,亞索和牛頭趁著兵線被塔推完的時機進行反擊,卻被塔姆反制,將艾希保護了下來,之後LGD又一波配合打野的反打也被夢魘的提前趕到化解,反倒是亞索在對拼中喪命。至此,LGD下路在對線中完全喪失了壓線權和對拼權。

僅僅開局10分鐘,LGD便丟失了下路一血塔,而艾希對亞索的15分鐘補刀數差更是以148比88來到了驚人的60刀差。

此後,LGD也寄希望於通過轉線支援找機會能夠擊殺掉RNG雙C,但夢魘和塔姆及時大招支援以及科加斯的TP使得LGD的願望落空,反而是RNG在反打過程中繼續取得擊殺和防禦塔,進一步擴大優勢。之後雖然在團戰處理方面有些粗糙,但巨大的經濟領先使得他們依舊能夠取得勝利。

RNG射手位置時15分鐘補刀差:

(RNG射手位置15分鐘補刀差,註:Able使用亞索的比賽未計入其中)

從上圖來看,在對陣RNG時最好不要選擇無射手陣容——選擇射手陣容時都會被Uzi壓得很慘,那麼不選射手的ADC選手在喪失了射程這一最大的下路優勢後,又能拿什麼和RNG下路抗衡呢?

2. 換線保護推線弱勢路——6月27日,RNG vs VG BO3 第一局。

在和VG戰隊的比賽中,走A怪Able首發登場,在德杯中首次拿出亞索下路的小將再一次使用快樂風男。

(RNGvsVG第一場陣容圖)

此前對陣LGD戰隊,RNG曾用射手英雄將對方下路的短手陣容逼出經驗區,而對陣JDG戰隊,RNG分線中採取卡莎對線烏鴉,也壓制了對手發育。這回輪到RNG自己使用亞索對線烏鴉的劣勢線,前期既會受到烏鴉的技能消耗,處於射程劣勢也無法進行還擊。

為此,RNG再次換線,岩雀來到下路推線烏鴉,可以取得線權,同時亞索去中路對陣刀妹,推線方面也不會像在下路被壓制。簡單的中下換線直接獲得了兩條路的線權。

同時,換線也解放了岩雀開局時寶貴的十多秒鐘,而就是這十多秒決定了比賽的走勢。

由於下路兵線比中路兵線要晚一些走到河道位置,因此岩雀和慎得以在這短暫的時間裡有所活動,在慎開掃描監測到VG放置在下河道的假眼後,RNG中輔意識到VG打野是紅buff開野。於是兩人立刻行動,利用8.11版本岩雀刷野的高效在這寶貴的十幾秒里成功反掉藍buff。

轉到下路後岩雀立即將經驗領先轉化為對線領先,2分半逼閃,4分鐘對線擊殺取得一血,7分鐘再次獲得人頭,10分鐘雙殺對手下路取得一血塔。

整局比賽VG的下路基本上告別了遊戲。而拿下下一塔的RNG帶起了推塔節奏,一步一步的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三、優秀的Ban/Pick:

除了選手們的出色表現,RNG夏季賽的BP也相當出色,在第一場與JDG較量失敗後,RNG發現目前階段沒有較好應對稻草人的成熟的戰術,於是選擇在接下來的所有比賽中都留給稻草人Ban位。

而在Pick階段,RNG對於陣容各個方面的相性要求都很高,在不拋棄傳統射手的大前提下,RNG打出了多套陣容,但基本上是以開團型坦克上單、gank控制型打野、傷害支援型中單、持續輸出型ADC、保護或開團型輔助的整體框架,選出的每一套陣容在坦度、傷害、控制、支援方面都有一定的支撐。

在比賽中,解說也有提及:RNG的開團方式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開團手段,每一套陣容幾乎都沒有太明顯的短板。不同於一些隊伍習慣於拿出的高移速無位移陣容或者強Poke無開團陣容,RNG陣容里每一個位置的功能性都很明顯,而隊員在長期處在相同的定位下,對於該類型英雄的使用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四、支援與團戰配合:

8.11版本的規模團戰很多,因此團戰能力是一個團隊實力和配合的體現。而RNG在這一方面也表現也很出色。

1.支援能力——6月23日,RNG vs BLG BO3 第二局。

前期小規模團戰中往往人多的一方會取勝,而RNG戰隊從BP開始就很注重支援能力,塞恩、慎、夢魘、岩雀、瑞茲、卡莎、塔姆,這些半球流、全球流英雄都是RNG夏季賽陣容里的常客,艾希的寒冰箭也在RNG戰隊的兵器譜內。

除開支援型技能外,隊伍在召喚師技能選擇方面也偏向於支援,多傳送的選擇配合全球流技能的使用讓隊伍的支援能力達到了很高的強度。

整個隊伍的支援意識也都很好,在這裡就摘中單小虎一說。小虎的上下路支援意識都很強,不同於MSI的對手KZ依靠打野解放中路從而由中路支援邊路的做法,小虎的英雄池裡一般都是推線能力、支援能力很強的英雄,往往會利用自身的推線時間差來到各路進行支援。在對陣BLG的翻盤局中,正是小虎最後的轉線支援為RNG鋪下了勝利的墊腳石。

GIF

(RNGvsBLGbo3第二場螞蚱配合慎抓劍魔)

2.團戰配合——6月20日,RNG vs SNG BO3 第二局。

這支全華班在團戰配合方面也越來越嫻熟。和SNG的比賽中,SNG由於前期劣勢選擇Rush大龍。

面對SNG的大龍逼團,先是瑞茲曲徑折躍探明大龍血量,而慎在處理好下路兵線後直接TP至大龍坑,這讓原本打龍就很傷的SNG有些慌亂。此時大龍血線已經見底,於是SNG選擇硬打到底。而在側翼蹲伏的牛頭被RNG視野發現,凱南將牛頭趕至SNG陣中以防腹背受敵。然後眾人集火牛頭逼出牛頭大招。然後SNG拿下大龍,寶石見被包圍於是開啟大招,但大招落下的瞬間牛頭的卻未在其中,而牛頭自己的大招也已經結束,不敢再進場,而刀妹也空大,但此時的SNG卻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覺得RNG被己方分割成兩部分,於是選擇硬接團戰。

在大龍坑內,慎先收掉閃現撞牆的吸血鬼,而上方的瑞茲也開始持續輸出。此時RNG的下路組合又完成一波combo,先是洛魅惑到SNG上中野三人,在魅惑劍聖結束的一瞬間又抬起三人,三人還未落地便吃到凱南的暈眩效果。儘管凱南被套上虛弱,但對面在幾秒鐘內完全處於被控制和AOE傷害中,血線急劇降低,在交出死亡閃現後被相繼收掉。這波控制鏈配合可謂完美。

第二波大龍團,又是熟悉的配方和劇情,SNG再次大龍逼團,慎又是TP至大龍坑內,埋伏在同一位置的牛頭再次被發現後被趕走。這次的團戰是RNG在看到吸血鬼退出大龍團和隊友脫節後果斷開團,又是洛魅惑加擊飛,然後慎跟上嘲諷,控制鏈接上後凱南在一旁持續無壓力輸出,吸血鬼沒放出大招和血池就被秒掉。而SNG此波是假打龍真逼團,在吸血鬼被秒掉後,寶石只得開啟大招規避傷害,同時期望劍聖能逆天改命,但凱南開大招後暈眩效果將三人定在原地,根本沒有什麼輸出,而洛在凱南暈眩結束後第一時間進場再次抬起兩人,洛被秒後慎又一個嘲諷跟上控制鏈。又是一波完美控制鏈的團戰。在贏下團戰後RNG直接中路推進,贏下了這場「輸出不足」的比賽。

GIF

(RNG vs SNG BO3 第二局第二波大龍團)

五、逆風翻盤能力:

讓大家最嘖嘖稱讚的不只是RNG摧枯拉朽的攻勢,更為可貴的是這支隊伍在逆風時的韌勁和抓機會能力。

1.逆風抗壓能力出色。

從MSI之後,RNG戰隊在逆風情況下依舊能保持著從容的比賽態度。和以往不同,在劣勢時對於地圖資源點的把握反倒不再是充滿執念,戰術上更偏向於換資源而不是劣勢接團。這可能是和以往RNG最不同的一點。

2.抓機會打團能力出色。

這一點毋庸多言,從MSI決賽最後一波團戰,到德瑪西亞杯決賽的錘石-蠍王配合,再到前幾日與BLG對戰中慎+螞蚱的抓邊帶配合,RNG戰隊所展現的逆風抓機會能力讓觀眾感到落後多少都不慌;

GIF

(RNG抓住機會開團,最終迅速贏下BLG)

3.「一波流」的判斷能力。

又是和BLG比賽中,在擊殺劍魔後,RNG果斷推進。反推中路水晶後見青鋼影沒有及時回城,果斷開團打團,在極短的時間裡連破門牙兩塔,迅速拿下比賽。抓機會的能力讓解說驚呼「這就沒了?!」。

而在前一波團戰中,BLG戰隊也擊殺了Uzi,但經驗仍顯欠缺的他們始終徘徊在推塔和開團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喪失了一波結束比賽的機會。

這就是經驗上的差距,早在S7世界賽上,那個最終沒有翻越過去的bo5里,在第一場比賽中,也是同樣的劇情,SKT上單Huni帶線未及時回城,被RNG一波結束比賽。可以說,這支團隊所一同經歷過的大賽經驗也是他們一筆寶貴的財富。

GIF

(S7世界賽RNG抓住SKT青鋼影偷家的機會,一波流贏下比賽)

六、電競發明家:

在這裡又要提及RNG整個團隊,以前「電競發明家」這個稱號是專屬於Able的,在S7時他發現了香爐套路改變了整個世界賽的走勢。

而在S8賽季,電競發明家這個詞可能不只是形容Able的了,而是形容RNG整個團隊。

細數這半年來RNG敢於在賽場上使用出來的套路:煉金(LPL春季賽唯一一次使用)、中單塞恩(春季賽)、中單刀妹(MSI)、掠食者吸血鬼(MSI)、AD位亞索(德瑪西亞杯),以及在MSI中開始流行的TP流ADC,都和RNG這個團隊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也許這些套路不是RNG率先使用的,但RNG卻用這些套路讓觀眾記住了他們,也讓隊伍保持連勝,再加之整個夏季賽對於換線套路的各種變化,可以說,RNG這支隊伍目前對遊戲的理解力、創造力、應變力,都是頂尖隊伍才具有的。

七、「RNG-ZONE」:

Zone,在籃球中一般指達到某種境界,尤其是在進攻端,怎麼投怎麼有。自春季賽奪冠後,一如Uzi所說,拿到了冠軍感覺就不一樣了。之後的比賽中,他們的確展現出了這種冠軍氣質。

在輸給IG第一個小場後,RNG全員並未有太大波動,之後也讓一追二拿下比賽——不僅是昨天的比賽,RNG已經向我們多次展現了其逆風翻盤的能力:從MSI最後一場的翻盤到德杯決賽翻盤,再到上文提及的夏季賽與BLG比賽中的翻盤。歷經了失敗與成功,這支隊伍的心理素質已經達到了一定層次。

競技狀態的火熱:之前Iboy閃現躲過豬妹大招,大家驚呼於他的反應力和專註度。在MSI賽中,小明也閃現躲過了Pray維魯斯的貼臉一箭。不僅在防守端,進攻端的突施冷箭也會讓對手不及反應,昨天德萊文的暴斃,還有石頭人多次完美先手,也能體現出整支隊伍狀態的火熱。

RNG在兩月三冠後彷彿進入了自己的ZONE,一路所向披靡;希望RNG能將自己的RNG-ZONE,畢竟之後還有洲際賽、夏季賽,還有分量更重的S賽。

總結:

從RNG贏下MSI以來,我們可以感覺到這支隊伍的狀態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馬上就是洲際賽了,也希望RNG能在洲際賽上有更好的發揮,和來自LPL的隊伍一起贏得勝利。之後的S8世界賽中,也希望RNG戰隊、希望來自LPL的戰隊,都能有出色的發揮,也願我們的隊伍最終能捧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禁止二傳二改、搬運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季 的精彩文章:

夏季高溫濕熱,專家教你如何預防這些問題
LOL夏季賽:RNG小狗拿出大老婆VN,全場歡呼,輕鬆拿下比賽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