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在「甜水海」過夜,被高原上的兵視為驕傲

能在「甜水海」過夜,被高原上的兵視為驕傲

你是記憶中最美的春天

是我難以再回去的昨天

你像鮮花那樣地綻放

讓我 心動

——《時光》

夢回甜水海

「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對面畢業隊牆上的標語引起了我的注意。還有1年我就要軍校畢業了,哪裡才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呢?我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甜水海」。

第一次聽說「甜水海」,是在2014年。

那一年,我所在的師整建制奔赴「甜水海」開展訓練。從此「甜水海」這個陌生的地名便漸漸在我的耳邊熟悉起來。位於昆崙山腹地的「甜水海」並不像它的名字那般美好,它不但沒有甜水,連飲用水都要到幾十公里的地方去拉。這裡海拔4000多米,是我軍條件非常艱苦的兵站。正是這樣一個「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苦寒之地,成為了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那天清晨,師指揮所演習突然打響。尖刀班前出,擔負整個梯隊偵察與警戒任務。我作為尖刀班成員,跟著營長率先出發。在海拔4000多米的「甜水海」,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高原缺氧的環境常常使我們頭暈眼花,動作也變得遲緩。一路上還要面對「敵特」襲擾、衛星偵察等特情。尖刀班成員們必須隨時保持警戒,遇到特情迅速跳車,分散跑開百米遠進行規避處置。每處置完一個課目,大家都是滿頭大汗,一身黃土。歷經了6個多小時摩托化艱難行軍,整個梯隊總算按時抵達預設地域,演習也隨即展開。

當演習結束,天色已經暗沉,上級考慮到返程路遠,夜間山路曲折難行,決定在此宿營,第二天返回駐地。於是我們就近疏散到了一個山谷通道中。颯颯谷風捲起大量浮沙,晚飯直接摻雜著戈壁的風沙一起下咽,我們可以說是真正的「吃土」了。

不過比起吃沙子,在「甜水海」宿營,才是官兵們遇到的最大難事。高原的夜晚,風力可達八九級,晝夜溫差極大。怕大風把帳篷吹走,我們就把運輸車橫在帳篷邊上來擋風。為了能夠暖和點,我們還在帳篷里生起了取暖爐,但大風總能把煙囪吹倒。最終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不再使用取暖爐,只能在睡袋上再蓋上一層厚實的被子。大風和禦寒的問題勉強能解決,可高原缺氧卻是束手無策。在高原上睡覺,因為低壓缺氧,每當快要進入夢鄉時,總會有一口氣上不來,人就給憋醒了。如此有節奏地循環往複,記不得過了多久才睡著,只記得帳篷外狂風呼嘯,帳篷里大家輾轉反側。怪不得有人說能在「甜水海」過夜,被高原上的兵視為驕傲。「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此時用《木蘭辭》中的詩句來形容在甜水海的經歷最合適不過了。

至於「甜水海」的來歷,班長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過去,「甜水海」兵站里有名老兵,臨終前緊緊拉著老站長的手說:「我想喝口甜水。」說完便閉上了眼睛。此後「甜水海」這個名字便成了一代代官兵最美好的精神寄託。

歲月青蔥,我從部隊考學來到軍校已經3年了,但「甜水海」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反而歷久彌新,它已經成為我軍旅生涯的烙印。這段經歷告誡自己:不要忘記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永遠記得來時的路。困難也不是問題,堅持下去,幸運一定會眷顧你。

「甜水海」,等我回來!

不忘初心,能讓我們保持激情而不感疲倦;不忘初心,能讓我們懷揣美好而勇往直前!把初心記在心裡,腳下的路才會走得實、走得遠。

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父愛是「好好在部隊干,不用回來,我沒事」
贊贊贊!他們以過硬技術成功處置空中特情,雙雙立功!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