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的最大失敗,是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教育的最大失敗,是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一段視頻曾經在網路上流傳,感動了很多人:泰國的一家菜場里,母女相依為命,以販賣蔬菜維持生計。這天,媽媽問女兒:「你在看什麼呢?」女孩回過神,轉過頭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得那麼好?」 好奇心作用下,女孩發現自己家攤位生意沒有賣豆芽的好,內心產生了疑問。

GIF

媽媽聽到問題,咧嘴一笑,不暇思索地回答道:「因為只有一個攤位賣豆芽啊!」女孩特別聰明,立馬想到個好主意,說:「那我們也可以種來賣嗎?」 有趣的是,媽媽沒有覺得小孩子的想法太天真,點點頭,竟然答應了:「嗯!我們試試!」

孩子的好奇心引發的小問題,如同夜空中突然閃耀出的一點星光。媽媽幫她注入了能量,使之能夠璀璨綻放。

雖然並不知道豆芽該怎麼種,但說干就干似乎是這位媽媽一貫以來的作風。材料很快就準備齊全,母女一起裝土,一起播種。然而第一次、第二次「試試」,豆芽分別被曬死、枯死了。女兒心裡充滿了憂慮,問媽媽:下次會成功嗎?不知道,我們來試試!

GIF

四年級就輟學的媽媽,找來了豆芽種植的書籍。不會識字的她,一字一句與女兒一起讀種植方法,並依照方法完成豆芽的再次播種。

沒文化,不識字,並不影響這位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她的長處在於仔細傾聽孩子問題,用心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第三次種豆芽,媽媽受破舊屋頂雨天滴水的現象啟發,收集了廢品,自製「滴漏」裝置。豆芽有了持續性的水源供應,終於破土而出!她們家自己種出了豆芽,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極大滿足。

GIF

媽媽教導給孩子的,是如何動手,去滿足自己好奇心的過程。

成年後的女兒回憶說,「媽媽說的『我們來試試』就像神奇的肥料,養育著我的好奇心,幫我的『知識之樹』枝繁葉茂。」

這件種豆芽的事情,後來在孩子的成長、學習中發揮巨大作用。女孩現在已經完成學業,拿到獎學金並在瑞典進行科研工作。

偉大的母親和她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沒。

GIF

看過這段視頻,您有什麼感想呢?教育出好的孩子與學歷、金錢有必然聯繫嗎?

有人說好奇心是人類的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如果人們對一切東西都麻木了,社會就會停止發展。好奇心是創新的鼻祖,不怕有問題,就怕無法提出問題。當今世界,縱橫發展,無論那個國家,哪個民族,要想發展,靠的就是創新。

要想創新,必須需要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一個人如果沒有好奇心,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平淡無奇,那他就不可能會有發明創造,更不可能做出偉大的事業。

當站在分數與排名上,還對頭頂的星空、腳下的塵土飽有興趣,這是好奇心。

好奇心,戰勝了不可能。好奇心,是孩子進步的源動力

對於幼小的孩子如何留住他的好奇心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解密」孩子》中曾講到兒子小時候的一些經歷,一個孩子對任何未知事物的好奇與興趣,都值得家長用心呵護。

本來每個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孩子是那麼單純,天真,活潑,開朗,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都想問個問什麼,可慢慢的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少,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孩子對你提出問題,你裝作沒有聽見,你覺得孩子提出的問題很幼稚,甚至覺得可笑,你不想表示你的看法,你採取了沉默的方式,你這樣做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2、孩子對你提出問題希望你解答,你感覺很累,很煩,就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對孩子說:「去,去,一邊玩去,真煩人。」你冷漠了孩子,打擊了孩子,同時也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3、孩子提出問題希望你解答,你不會解答,不知道怎麼解答,可還不想承認自己不會,就告訴孩子:「怎麼那麼多問題,別問了,煩不煩。」你的做法又是讓孩子感覺自己問題太多了,不要再問了。你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己讀書,自己去尋找答案或者一塊尋找。

4、孩子提出問題,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知道孩子是不對的,馬上就加以批評指責,你這樣做會傷了孩子的心,不尊重孩子,會讓孩子不再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樣是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5、你每天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除了學習,就是學習,讓孩子讀單一的書籍,不能看電視,不能出去玩,你這樣做孩子失去了快樂和自由,同樣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6、只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智力發展,讓孩子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為了升學,只重視孩子記憶力的培養,忽視孩子的動手操作,忽視孩子參加勞動實踐,忽視孩子的觀察思考質疑能力的培養,忽視孩子興趣的培養,這樣做更會讓孩子沒有了好奇心。

我家的兩個孩子都是好奇心滿滿的孩子,可能和我一直以來的「縱容」有些關係。

女兒兩歲時,我帶她從外面回來,她見我用鑰匙開門很好奇。我把鑰匙交到她手上,握著她的小手插進鎖眼裡,告訴她如何擰才能打開門。她說:「媽媽,暢暢自己開。」我急忙把鑰匙拔了出來,讓她自己插進鎖眼。二十分鐘,她不停地試,總是插不進去,您會急嗎,可我一直耐心地等待,沒有催促,沒有埋怨,只是讓她嘗試。自那以後,她迷上了鎖和鑰匙。每次出門回來,都要搶著開門。現在,四歲不到的她,早已駕輕就熟。

我有時會告誡女兒,不要把手放到門後的合頁處,會擠傷手。女兒問:「為什麼?」簡單的用語言怎麼回答她?我從廚房拿來一根筷子,放到合頁處,用力關門,只聽「嘎巴」一聲,筷子輕鬆折成了兩段。女兒瞪圓了眼睛,說不出話來。我笑著告訴她,「我們的手沒有筷子結實。連筷子都會斷,如果你把手放到這個地方,會很嚴重的。」女兒頻頻點頭。好奇心保留了,隱患也去除了。

面對孩子的問題,要做好特別的準備,因為不是單單通過邏輯思考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如果能夠用實物說明就盡量用實物說明,即使不能用實物說明只需給出簡單答案就可以了,讓孩子慢慢去領悟。方法總比問題多。

幾個月前,女兒對影子產生了好奇。問我:「影子是怎麼來的?」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我們不能用很抽象、很專業的語言來解釋這種光學現象。我帶她走到樹蔭下,她發現影子沒了;我再把她帶到有太陽光的地方,她發現影子又回來了。我這時才說,「影子的出現是和光聯繫在一起的。」女兒在太陽底下和樹蔭下來回跑了好幾趟,「對呀,就是有太陽光就有影子。」之後,有一天晚上回家,借著路燈,她又發現了影子。繼而總結出任何一種光都會形成影子。這種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再後來,我試著讓她找出影子的位置,再找一找光源的位置,她突然發現了,原來二者的位置是相反的。這些知識對這麼大的孩子已經足夠了,如果我們講的太深奧,反而不利於她去探索。

很多父母的解釋過於冗長,總想給他過於「標準」的答案,可孩子的心智沒有發展到這一階段,因無法理解而感到索然無味,繼而也會失去好奇心。

孩子稍大一些,感興趣的事會更多。除了學習之外,還要讓孩子勇敢地去嘗試。

上周,兒子從微信中留言,希望我能給他轉一筆錢,說是要和同學一起在網上「搶」一雙限量版的跑鞋,等到過些日子再賣出去,賺差價。好有興緻啊,支持!馬上如數付款,鼓勵他投資。即使失敗怕什麼,只要敢於大膽嘗試,才能不斷積累經驗。

在兒子小時候,對他感興趣的事,我也會不予餘力地支持。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迷上了畫「怪獸」。用一個精緻的小本子,每天寫完作業就畫。還很得意地向我介紹,這些「怪獸」都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噢,很有創意嘛,好好畫吧。」沒阻止過。

子安小時候不知多少次,天上響著轟隆隆的雷聲,我陪他專心致志地看螞蟻搬家。放大鏡、微型顯微鏡、天文望遠鏡,他的設備總是齊全的,他的好奇心也是滿滿的。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一次,陶老有位朋友的妻子領著孩子來他家。這孩子很調皮,玩的時候把陶老的一塊金錶拆壞了。孩子母親將孩子狠狠揍了一頓。

陶老一看,說:「哎呀,這怎麼行,中國的愛迪生恐怕被你槍斃掉了!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這樣對待孩子,會起到什麼作用呀?我提議你領孩子到鐘錶鋪,請鐘錶匠將表修理一下,關鍵是讓孩子在旁邊看看他如何修理。這樣店鋪就成了課堂,表匠不就成了老師了嗎?修表的錢也就成了學費。不僅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或許還可以學到修理技術呢!」一席話說得朋友妻子心悅誠服,連孩子也破涕為笑了。

孩子好奇,是他對科學探索研究的起步,鍥而不捨,才能步入科學發明的殿堂。一個人如果沒有好奇心,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平淡無奇,那他就不可能會有發明創造,更不可能做出偉大的事業。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好奇心,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培養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韌毅力。切不可當頭一棒,去挫傷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有很多人問,如何讓孩子擁有好奇心?其實不用引發,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有,它就是生命力本身。好奇心,就是生命力,就是希望。

我覺得最大的阻礙、最大的破壞性的力量,是成人的管教。這是一個孩子喪失好奇心的主要原因。

這就跟我們的教育有關係。我們的教育的最大特點是要求孩子用現成的、固定的概念去套這個現實世界。他就感受不到鮮活的、具體的變化,這也會導致他喪失好奇心。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在我們的世界裡,疲憊的眼神、姿態,在成年人身上一直以來都很普遍,而現在這種疲憊的眼神在小孩子的身上出現得越來越多,還有小齡化的傾向。

孩子跟家裡的成人接觸是最多的,那作為一個成人在面對孩子的好奇心時,當然是要鼓勵、保護的,但是成人本身的好奇心就是沉默的,眼神就是疲憊的,他怎麼能夠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疲憊實際上是絕望,沒有慾望想發現新奇的東西,沒有能力發現。

好奇心喪失了之後,不過就是一個機械而已,停留在慾望的層面,像動物一樣,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動作。當然,有的人不太能意識到,而有的人雖能意識到,卻沒有這種能力了。

小孩子好比是已經冒出來的苗,你可以看到小苗是向上生長的生命,有蓬勃的朝氣。等到他成年,那種生氣、朝氣就不見了,他在重複他周圍的人、家庭的人的類似的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承認、理解、包容、鼓勵孩子的想像,對不同世界、地域的新奇形式的尋找的慾望;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找回自己的好奇心。

只有這樣,對於現實世界的知識,我們才不會把它們當成固定的、死的東西教給孩子,而是當成活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內容,讓孩子去了解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年輕的心理;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探索的種子;保持好奇心,就保持了孜孜不倦的動力。

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教育的最大失敗,是扼殺孩子的好奇心;而學會保存住孩子的好奇心,繼而激發孩子更大的求索欲,我們的教育就已經走向了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子日記 的精彩文章:

請把教育的懲戒權還給老師
包容與理解——談如何面對老師工作中的「失誤」

TAG:育子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