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跨越男孩到男人之間的愛恨選擇

一場跨越男孩到男人之間的愛恨選擇

作者按:全民攝影時代的到來,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著對影像強烈的記錄慾望。看看周圍,隨時隨地的舉起手機和相機拍照,就像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

聚目(JoyZoom)——讓我們在這裡聊聊攝影的那些事兒——就當是為了把自己拍得更漂亮罷……

2007年,當時還正在上大學的我在BLOG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尼康——恨鐵不成鋼》。有意思的是,這篇文章當時竟被一個攝影雜誌的編輯看中,想買這篇文章,給我稿費。而當時少不更事的我愣是認為這是一個騙局。

2007年,尼康誕生90周年。我開始對尼康「恨鐵不成鋼」了。2017年,尼康年,我依舊恨它「不成鋼」。

對攝影有過粗淺認知的人,應該都知道有個日本相機品牌叫做尼康(拼寫相近的還有NIKE——《瘋狂的石頭》)。在當今世界的相機生產企業中,佳能和尼康恐怕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了。兩家日本的傳統相機生產企業,一直把持著世界的相機生產和銷售市場。

尼康公司(Nikon Corporation)成立於1917年7月25日,它是由三家日本當時領先的光學產品製造商合併而成,公司最初叫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Nippon Kogaku K.K.),主要進行光學玻璃的製造與開發。有趣的是,佳能的前身——精機光學研究所(キヤノン株式會社)專註於仿製德國相機機身。

接下來,公司又開始進入瞭望遠鏡及顯微鏡市場。並於1932年推出了知名的Nikkor(尼克爾)相機鏡頭(專註於仿製西德鏡頭——曾經的尼康和佳能有過一段蜜月期)。二戰以後,尼康逐步推大產品範圍,開始廣泛的進入相機、顯微鏡、望遠鏡、測繪儀器等光學產品的生產領域。

(尼康100年)

中國人對尼康的最初認識據說兩個字就可以概括:好、貴。上世紀70、80年代,隨著尼康相機被新華社成批大量採購,用慣了海鷗、珠江等單反相機的中國攝影師和愛好者,終於見到了這個被無數國產相機品牌爭相山寨的對象的真容。從此,甩國產相機幾條街的機身和鏡頭素質,以及望塵莫及的價格和國家通訊社標配的光環,尼康一直被人仰視。

「第一個進入金字塔」的中國攝影記者唐師曾,作為新華社記者用尼康FM2報道了海灣戰爭。而當他來到中東,看到國外各大通訊社的記者卻是一人數台尼康F3——一個可以讓FM2「喊爹」的頂級膠片相機。可以說,80年代,尼康在膠片單反相機領域是統治性的。

(尼康F3)

(中國攝影記者唐師曾)

我曾經問過很多在80年代末開始接觸攝影的攝影師,起初使用的相機都不是尼康,為此大為不解。細細詢問,方知30年前尼康相機機身近乎三、四千的價格就已讓大多數攝影師望塵莫及。聊天中,這些攝影師對當初買不起尼康相機這件事的神態,就如同今天幾個年輕人談論著法拉利一樣——愛它的好,恨它的貴。

(大衛·道格拉斯·鄧肯 1916 - 2018)

尼康在膠片單反相機領域的霸主地位自二戰後,幾乎不可撼動——這裡有著美國人不少的功勞,比如美國攝影師大衛·道格拉斯·鄧肯——機緣巧合的讓第一次「把玩」尼康相機的他拍到了一位美貌的日本女人,並登上了《LIFE生活》雜誌的封面;比如《紐約時報》——登在攝影版的一篇豆腐塊文章《The Japanese Camera》讓尼康吹了60年的NB;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把一台台尼康相機帶入太空,著實搶了登上月球的「瑞典驕傲」哈蘇(Hasselblad)相機的風頭。

筆者的第一台屬於自己的單反相機就是一台尼康。得益於自動機身和鏡頭的普及,購買時已經不算貴了。這是一台尼康F80膠片自動單反相機。由尼康發佈於2000年。這台機身於2004年購入。F80在當時的尼康相機家族中僅屬中端(類似於現在尼康D750的產品定位)。由於發布時間較晚(應該是倒數第二個發布的尼康膠片單反機身)。沒有明顯的短板,性能比較均衡。在F80之上,還有定位更高的F100和頂級專業機F6。

(筆者的F80)

這台F80的具體型號是F80D,即「日期版」(後蓋上可以設置日期,一同曝光在底片上。洗出照片來,右下角就有日期了,一般是紅色的字)。F80各種指標都比較中庸。快門30~1/4000,B門,採用尼康的5點自動對焦,而且可以任選一點。快門振動小,聲音清脆悅耳;尼康標誌性的「大燈泡」對焦輔助燈(當佳能已經開始用紅外輔助對焦的時候,尼康依舊堅持通過在機身內安裝一枚燈泡「照亮前方」)。當時機身的價格大致是2500左右。

當時一同購入的鏡頭比較新。採用了尼康當時所有的先進技術一款AF鏡頭。型號是Nikkor AF-S 24-120mm f/3.5-5.6G IF ED VR(現在尼康在售的Nikkor AF-S 24-120mm f/4G ED VR鏡頭的前身)配有尼康超聲波馬達、VR防抖和ED鏡片。是一款早期的尼康G型鏡頭(鏡頭不帶光圈環,只能靠機身調節,手動機械相機不能使用),適合大多數拍攝需要的鏡頭,當時的價格在4000左右。

這台相機伴隨筆者的時間不長,從2004年到2009年。帶著它,最遠去過黃龍和九寨溝。大學時曾經把它帶到杭州。這是一台真正意義上將筆者領進攝影世界的相機。而為何只用了5年,就放棄了F80呢?因為當時的筆者做出了一個重要且「血虧」的決定。我們下期再聊。

(向左滑動瀏覽作者拍攝作品)

(Nikon F80D + Nikkor AF-S 24-120mm f/3.5-5.6G + Kodak EB 彩色反轉片)

新浪微博 @「樂石現場」

做一個有底線的攝影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石現場 的精彩文章:

TAG:樂石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