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近曾經輝煌的天津的無軌電車

走近曾經輝煌的天津的無軌電車

天津公交在中國內地具有最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公交企業創建於1904年,並於1906年開始線路運行,至今已經有110多年,在解放之前,天津公交以有軌電車為主,公共汽車為輔,解放以後,則開始大力發展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在石油資源匱乏的年代,無軌電車作為一種更加新型的電力交通工具,基建成本、運行速度和調度周轉等各個方面都比有軌電車存在很大優勢,很多城市都留下過無軌電車的足跡。

天津的無軌電車從1951年開始開通第一條線路,到80年代前中期達到最繁榮的狀態,彼時有8條線路,線網長度近100公里。1983年,美國的電車愛好者出目里利呂井先生來中國旅行,在各大城市拍攝了很多電車的照片,天津的這30多張照片,成為了後人了解天津無軌電車的一份很好的資料。

下面,我就從其中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說說我所知道的天津無軌電車的事,當然,難免也有我也不知道或者說的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糾正。

行駛在六緯路上的91路,91路是天津的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最早從東站(天津站)至新倉庫,後延長為中心站至天津鋼廠,沿途六緯路、富民路有很多工廠,因此有很強的通勤性質。80年代末電改汽,幾十年線路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前幾年因客流萎縮而停運。

中山門公園大門外的92路總站,當年的站房至今仍存,好像變成了一個麻將牌館,屋頂上「無軌二路新村站」的水泥字訴說著過往的故事。92路算是91路派生出的線路,從二宮南門開始與91路分開,91路拐入富民路,92路沿光華路直行,跨過津塘路,進入中山門新村。80年代末電改汽,之後90年代中期配合大直沽中路建成而改道途徑大直沽後台、大橋道,本世紀又吞併40路,延長至寧月花園,這條線路目前還在運行,但是發車間隔似乎比較大,運營狀態不是很好。

解放北路與徐州道交口,從起士林老店門前駛過的93路。這個起士林可不是音樂廳旁邊的起士林飯店,而是最早的起士林老店,當然現在已經不在了。93路是50年代末開通的一條線路,起初至在中心站至小劉庄之間運行,不久後延長至陳塘庄工業區,最早的時候,小海地還不是大型居民區,主要就是怒江道附近的一些工廠,當時93路通勤為主。

到80年代初,小海地的居民已經比較多了,美國佬來的時候,93的終點站已經延長到了微山路(東江道口),這是個很簡易很臨時的終點站。至今這個路口西側兩個把角的「倒鴨子」都有當年掉頭轉盤的痕迹,有興趣的朋友去看看便知。

之所以說剛才那個終點站很「臨時」,是因為當時已經規劃好了正式的終點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雙水道總站,上圖中的就是東江道(微山路至曲江道之間)正在架設的線網,可以看得出來,馬路也是剛修好不久的,樓房也還沒有入住,一切都是新的。延長的這一段,走的東江道、曲江道、珠江道,再拐回微山路,這樣繞了一圈,是個很有特色的走法,畢竟曲江道、珠峰商場一帶曾經是小海地地區的核心地帶。延長到雙水道之後的93路,成為了天津客流最大的一條無軌電車線路。

行駛在東江道(洞庭路至微山路之間)的93路,曾經繁忙的工業區已經衰落,這一段東江道仍然只有93路這一條線路途徑。93路目前是一條定點線路,間隔大約在1個小時左右。

中心花園始發的94路無軌電車,上一點歲數的人應該都比較熟悉,這是去水上公園的首選,全市各地的人,都可以坐車到勸業場附近,很方便地轉到94路。94路因為具備旅遊觀光的性質,客流大,發車勤,服務好,是天津電車公司的品牌線路,也是天津最後改為汽車的一條無軌電車線路。筆者生於1990年,唯一一次有印象坐天津的無軌電車,就是94路,當車駛下聶公橋,拐入那條通往水上公園電車站的曲曲彎彎的小路,旭日下,路兩側的樹枝隨風搖曳,那個場景總是在我的腦海中無法忘懷。

渤海大樓樓下的94路,它在這附近的走向是「赤峰道-和平路-承德道-花園路(終點站)-丹東路-赤峰道」這樣一個單循環。

吳家窯大街衛津路交口,右邊是正要往水上公園方向左拐的94路,修中環線之後,這裡修建了天津第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橋——八里台立交橋,94路改走氣象台路、平山道。1995年改汽車之後,94路延長到了王頂堤,因經營不善,2005年就已經停運了,輝煌了幾十年,又承載了幾代天津娃娃的記憶的一條線路,就這樣消失了,十分可惜。水上公園的老電車站在94路離開之後,又有668路和879路使用過,近些年地塊被徵收,建了個魯能城,魯能城裡邊,擺著個模擬的有軌電車,好像在告訴人們這塊地上曾經有電車駛過,還真是有幾分巧合。

前一張路口的照片,最右邊露出一個藍色的車尾巴,那就是八里台電車站,在吳家窯大街路北側,是95路和98路電車的總站。95路是天津老無軌線路里如今混得最好的一個了,它開通於60年代,由八里台至灰堆,幾十年至今,除了兩端各延長過一次,走向沒什麼大變化,至今仍然是一條堅挺的骨幹線路。98路開設於80年代初,起初運行於八里台至怒江道,原本是一條高峰線路,美國佬拍這些照片的時候,98路已經全日運營了,後來又兩端延長,變為水上公園至雙水道,運行里程達12公里,是天津單程最長的無軌電車線路。

八里台電車站面積不大,所以站外吳家窯大街上也停了不少車。這張圖裡正要右拐進站的是當時天津剛剛從上海引進的SK561型電車,這種車很多城市都用過。誰也想不到線網如日中天、持續增購新車的天津無軌電車不久後就會走向覆滅之路,導火索就是圖裡的中環線前身,撒氣桶也正是圖裡的95路和98路。1985年上半年,中環線西半環(光華橋-勤儉橋)施工,吳家窯大街拓寬,八里台電車站拆除,此時還並沒有任何說法說中環線建成之後要取締無軌電車,所以在施工期間,這兩條無軌電車保持運行,95路、98路縮短至友誼路,至1985年秋天西半環竣工,線路可以恢復了,但因八里台總站拆除,98路沿94路南段線網遷至水上公園,95路則沿94路北段線網遷至山西路,一切看上去安定祥和,而就轉年中環線東半環即將完工,距離1986年7月1日全線通車剪綵日期不久的時候,情況急轉直下,上級看到中環線上的電車線網後龍心不悅,認為「有礙觀瞻」,因此臨時緊急決定拆除線網,從氣象台路至南樓五岔口,共近4公里的線網,僅保留了從氣象台路至貴州路的700米,供94路使用,而圍堤道上95和98路的線網全部遭到拆除。因事情來得緊急,電車公司一時拿不出那麼多不帶辮子的車,現訂購都來不及,最終從汽車公司調了不少車,總算維持了運營。電改汽運動開始,也加速了電車公司的滅亡,當年9月,電車公司撤銷,併入汽車公司,改稱公共交通總公司,從此,殘餘的無軌電車作為異類,開始有減無增,逐個被擊破。

解放南路上96路兩個相會。96路是60年代中期開通的,從天津站至珠江道,主要解決尖山地區居民和解放南路沿線工業區的出行需求,線路是一條大直線。因1988年修建新天津站,站前海河東路的電車線網只保留了靠近河邊的一側,而另一側則改行赤峰橋、張自忠路回原線,91和92路均上下行分離,96則為單循環,終點站設在張自忠路上,不久後,就連這站前單側的線網也無法被高層容忍,91、92、96路在80年代末成為了繼95、98之後第二批改汽車運行的無軌電車。進入90年代之後,天津的無軌電車就只剩93和94路了。96路改汽車不久後就延長到了天津站後廣場,南端進入本世紀後又延長過兩次,相繼延長到梅江和賽達產業園,現在是老電車線路里單程最長的一條,運營狀態還不錯,去年還換了一批新的電動車。

剛才說過,天津曾有8條無軌電車線路,還差一條呢,這條就是99路,1985年末開行,時間不久就停運了,這是一條很短的接駁線路,從怒江道,經洞庭路、雙水道、微山路、珠江道、曲江道、大沽南路至灰堆。

關於97路,這條線路雖然在電車公司的編號序列,但一直是使用汽車運行,未使用過電車。97路開線於1983年,是一條高峰線路,1985年正式以97路線號來運行。97路本打算使用電車運營,開線初期暫時用汽車來跑,但是不久後就趕上電改汽運動開始、電車公司被兼并,那麼已經用汽車跑的線路再變回電車,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97路於80年代末改為全日運營線路,但是高峰線的出身導致它先天營養不良,90年代是很不好等的一條線路,而且有車時間比其他100號以下的線路要短很多。近幾年運營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後記

隨著時代的發展,管理者的訴求發生了變化,天津這個背負著公交歷史最悠久光環的內地城市,卻第一個向無軌電車揮起大刀,不禁讓人感嘆。從1986年中環線通車之前95、98路電改汽開始,至1995年最後一條無軌電車線路94路消失,歷時近10年,天津完成了無軌電車的消滅歷程。好在有這位美國佬為我們留下的這麼多照片,可以讓後人比較完整地感受天津無軌電車最鼎盛時代的風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津門巴士 的精彩文章:

TAG:津門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