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剛剛,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雙雙落戶上海

剛剛,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雙雙落戶上海

全文字數:839閱讀時間:3分鐘

今日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正式在上海啟動,上海也隨之成為全國同時擁有兩家創新中心的省市。

文|茅茅

校對|落日

圖源|集微網

集微網7月3日消息,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啟動會在上海舉行。隨著國家集成電路、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同時獲得工信部批複,上海成為全國同時擁有兩家創新中心的省市。

左為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右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

在啟動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一同為兩個創新中心揭牌。

其中,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由復旦大學、中芯國際和華虹集團三家單位共同發起,逐步吸收更多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構建開放平台,匯聚高端人才,開展源頭創新,打造國家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平台。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表示,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肩負國家使命,瞄準集成電路關鍵共性技術,突出共性技術研發能力、行業服務與成果轉化能力,著力解決我國集成電路主流技術方向選擇和可靠技術來源問題,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保護。

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將以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中試為目標,專註感測器設計集成技術、先進位造及封測工藝,布局感測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物聯網應用方案等領域,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打造世界級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將以「公司+聯盟」模式運行。

據悉,中國感測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有600多家來自產業鏈各領域的代表企業,旨在推動智能感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生態體系建設。主要功能板塊包括: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工程技術服務平台;技術中試平台聯合國內領先中試線;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轉化,引領智能終端的創新發展,為物聯網應用發展奠定基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感測器創新中心。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曦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個創新中心同時落地對上海來說可謂雙喜臨門,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現在還只是一個平台,還需要更多資本、產業園的進入,要向產品化、產業化對標,實現自我造血功能,要自負盈虧,不能完全靠國家扶持。今後,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還將把管理模式輸出到長三角,比如張家港等城市。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聯發科揭曉首款5G基帶晶元Helio M70
高通要革PC的命,續航和速度成「殺手鐧」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