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爾及利亞:夾縫中求生存

阿爾及利亞:夾縫中求生存

這是萬史公的第27篇文章

七月三日

本文約1800字,閱讀需要約6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1962年7月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脫法」公投結果宣布,阿爾及利亞以99.72的選標「脫法」,法國總統戴高樂宣布法國放棄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將主權交還給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宣告獨立。當日,阿爾及利亞總理本尼奧塞夫·本·赫達從突尼西亞飛抵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主持開國儀式。

獨立當天,阿爾及爾民眾走上街頭慶祝獨立

阿爾及利亞是北非國家,位於地中海沿岸,與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家接壤,境內除沿海地區外,多為撒哈拉沙漠的覆蓋區。並不宜居的內陸地區基本上人煙稀少,因此,阿爾及利亞人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到了地中海沿岸。而沿地中海的其他國家若要征服地中海南岸廣袤的北非土地,阿爾及利亞也正是首當其衝。因此,阿爾及利亞的國家歷史,就是一部與這些地中海周邊國家的愛恨情仇史。

阿爾及利亞地區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前1000年前後,地頭蛇迦太基人佔領了阿爾及利亞的沿海地區,柏柏爾人被迫向內陸遷徙。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迦太基人繼續向內陸擴張,佔領了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的廣大區域,迦太基王國的統治基本上達到全盛。此後,迦太基開始向東擴張,開始了與希臘的爭霸,雙方的拉鋸戰持續了近兩百年,公元前4世紀末,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參戰雙方——雅典和斯巴達的實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再也無力阻止迦太基的擴張,二者戰爭告一段落。此間,迦太基還出兵佔領了今義大利境內的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把手伸進了羅馬的勢力範圍。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迦太基為和羅馬爭奪地中海霸權,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這三次戰爭均以迦太基的失敗而告終,在公元前146年的第三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慘遭滅國和屠殺,其首都迦太基城被羅馬軍隊一把火夷為平地。羅馬在原迦太基國的領土上建立起阿非利加行省,阿爾及利亞被轉入羅馬人之手。

三次布匿戰爭形勢圖

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海軍將領面對強大的迦太基海軍一籌莫展,一名水兵提議在軍艦的前部增加弔橋,使羅馬士兵可以直接在接舷戰中衝上迦太基軍艦,發揮羅馬軍隊的陸戰優勢。這種設計對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海戰中羅馬擊敗迦太基起了很大作用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阿拉伯人趁虛而入,在阿爾及利亞建立了統治,公元8世紀是阿拉伯帝國的全盛時期,此時的阿拉伯拳打東土大唐,腳踢西北非洲,在東西兩線均取得了規模較大的勝利,在西線就主要體現為穩固了北非的統治。儘管阿拉伯帝國控制了北非地區,但北非本土的柏柏爾人仍佔有一定的人口數量,有一定話語權。後世為了將這些原住民為柏柏爾人的北非國家與傳統的阿拉伯國家區別開來,通常稱它們為柏柏爾諸國。

公元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阿爾及利亞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儘管阿爾及利亞大部分為沙漠,但介於沙漠和沿海間的草原地帶卻是優質的造紙原料——阿爾法草的主要出產地。進入19世紀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衰落,虎視眈眈的地中海北岸歐洲國家又對這個位於北非的沿海國家起了賊心。

1830年起法國以一個外交事件為戰爭理由,佔領名義上屬於但是實際獨立的奧斯曼帝國的阿爾及利亞海岸地區,阿爾及利亞總督海珊被流放,法國殖民勢力自此逐漸向南滲透。但由於遭到當地居民的頑強而有力地抵抗,法國直到1905年才基本完成對整個阿爾及利亞的佔領。

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維持了120多年。二戰爆發後,法國全境被佔領,法國人民和抵抗軍被迫進行游擊鬥爭;戴高樂則帶領一部分愛國政府官員在倫敦組織了流亡政府「自由法國」,為法國的光復而努力。

宗主國尚且如此,殖民地的日子更不好過。在北非戰場,「沙漠之狐」隆美爾橫掃北非,幾乎將整個北非地區劃為第三帝國的勢力範圍。

二戰結束後,法國光復,戴高樂率「自由法國」流亡政府返回,在重塑法國社會秩序的同時,新政府也企圖重塑殖民地的社會秩序,鞏固殖民統治。在戴高樂上台後,阿爾及利亞人民趁法國對阿爾及利亞控制力減弱,進行了多次反殖民鬥爭。鬥爭持續了十餘年,最終,由於法國國內經濟水平下降,無力有效控制北非殖民地,戴高樂政府最終妥協,令阿爾及利亞人民進行公投。1962年7月3日,阿爾及利亞以公投99.72%的絕對多數宣布脫離法國統治,戴高樂同時宣布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夏爾·戴高樂

然而,阿爾及利亞的問題遠沒有結束。甫一獨立,新政府的公信力就遭到了嚴重的危機——原法國「欽定」的總理本·赫達幾乎遭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副總理本·貝拉在埃及的支持下成為總統。好景不長,僅僅一年後,本·貝拉的政權便被推翻,政權被國防部長瓦利·布邁丁領導的軍政府所奪取。

萬史公曰:軍人獨裁可以在亂世中最快地重塑政府權威,重建社會秩序,但絕大多數軍人並不通曉經濟原理,因此獨裁軍政府的經濟政策往往很糟糕,阿爾及利亞也不例外。這種情況往往就給右翼勢力抬頭創造了條件。20世紀90年代,軍方開放了第一次多黨選舉,結果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政黨「伊斯蘭救世陣線」取得勝利,軍方很快拒絕該黨執政,內戰爆發,大約十萬人喪生。時至今日,阿爾及利亞仍是軍政府執政。

ChinaAmadeus, detect the history at anywhere, any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
No!我的爸爸怎麼能戴老花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