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早入園,並不能讓孩子領先一步,反而讓孩子栽跟頭

過早入園,並不能讓孩子領先一步,反而讓孩子栽跟頭

⊙歡迎關注「幼教圈」、「學前教育網」、「園長」微信公眾號。

暑假一過,開學季即將到來,很多家庭在考慮能否讓孩子早點上幼兒園。有的家庭是因為孩子沒有老人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早上幼兒園能早學知識;還有的家庭可能因為經濟壓力,孩子早入園家長能早日上班……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早入園,相信各位爸媽心裡很糾結。其實,過早開始集體生活不但不能讓孩子領先一步,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存在不少的危害。具體說來主要會有以下影響:

GIF

過早入園,孩子易焦慮生病

孩子在免疫系統發育階段,不同年齡段抵抗力是不同的。剛出生的孩子,抵抗力很強,因為他能從母乳中獲取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但從6個月開始,一直到2歲左右,孩子的抵抗力就變得比較弱,自身的免疫系統沒有建立起來,很容易生病。孩子3歲之後,免疫力才能達到成年人的2/3。幼兒園裡孩子密集度較大,一旦有一個孩子感冒生病,很容易傳染給抵抗力低的孩子。

另外,入園早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相對偏弱,容易發生不敢或不會表達自己需求的情況,餓肚子、尿褲子、哭鬧等會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適應過程拉長,甚至引起一些負面體驗。所以為了孩子身體健康,最好3周歲以後再送孩子入園,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才能適應新環境的變化。

過早入園,孩子性格具有攻擊性

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在《養育孩子:三歲以下應該進幼兒園嗎?》一書中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支持他的理論——那些很早就脫離父母到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發展攻擊性性格、反社會行為以及其它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孩子在日後會遭遇人際關係問題,不容易與人建立密切的關係。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外流浪的小狗小貓不能去輕易挑逗撫摸,它們往往很不友好,你很有可能成為被攻擊性的對象。就是因為它們長期沒有母愛保護,嚴重缺乏安全感,所以防禦心理比較強,具有攻擊性。

年齡小的孩子入園,會產生明顯的孤獨感、不安全感,表現為心情煩躁、易哭鬧、有攻擊性。這種心理狀態,會對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過早入園,孩子「欲速則不達」

有的家長過早地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是出於想要孩子早早學習的想法。但是過早的教育並不能提升孩子在這一方面的能力,因為孩子太小對於一些學習內容根本無法理解和接受。

心理學界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即心理學家格賽爾的雙胞胎爬梯實驗。實驗中,雙胞胎中的一個,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10分鐘的爬梯訓練,連續6周,到52周時,他能熟練地爬5級樓梯。在此期間,雙胞胎中的另一個不做訓練,而是到他53周時才開始練習爬樓梯,結果,兩周後他也能爬到樓梯的頂端。

由此看來,過早的訓練和循序漸進訓練一樣,最終都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關鍵的是,需要引起家長重視的,是這種訓練和學習,可能因為成效微小,挫敗了自信心,而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不利於他們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過早入園,孩子情感能力不健全

幼兒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6個月-2歲是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接階段,2歲左右與同齡人開始主動的社交,2歲半左右逐漸建立邏輯和秩序感,這是早期依戀感發展的關鍵時期,而愛的刺激是幼兒的大腦發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父母與孩子的交互就是最好的刺激。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註而持續的關心,而這正是幼兒園所缺乏的。

老師面對的是一大群孩子,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如果再加上老師教學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參差不齊、師資的變動等不可控因素,都會加重孩子在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產生的孤獨感,長期下去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並在語言發展和情緒調節方面出現問題,不願意主動社交和表達,情感能力低下,為成年後深層次情感的發展埋下隱患。

家長不要過早讓孩子入園,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熟悉幼兒園環境、閱讀幼兒園相關的繪本,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對幼兒園充滿憧憬,到了適齡入園的階段,孩子會更加容易融入環境。

養育孩子,就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孩子從父母的陪伴中獲得生理滿足和安全感,這是一個人成長中最基本的需求。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多一份耐心,用適齡的教育方式和行為帶給孩子一段美好溫馨的童年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幼網 的精彩文章:

這樣扎蝴蝶結頭髮又快又好
2018第九屆華南展6月11日圓滿落幕!因您的參與而更精彩!

TAG:中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