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課本不曾告訴你的歷史:抗美援朝老兵背後的故事

課本不曾告訴你的歷史:抗美援朝老兵背後的故事

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68周年紀念日。68年前,橫峰縣青板鄉一夥剛入伍青年加入志願軍行列,參加了那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他們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最終贏得了和平,為新中國打出了尊嚴。

歲月如梭,一晃六十多年過去,之前的青春小伙已變為如今的耄耋老人。關於那場戰爭,他們成了活的「歷史書」。為了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記者走訪了這個志願軍團體,傾聽老戰士口中的那場戰爭。他們是周冬林、鐘有輝、李克培、汪太隆、周伙姩、王家榮……

神秘的調動

1951年年初,橫峰縣大隊在青板鄉招錄一批兵員。周冬林、鐘有輝、李克培、周伙姩、王家榮得知消息後,報名參軍。通過嚴格選拔,他們成為軍隊一員。隨後,他們加入上饒區大隊。

同年3月初,橫峰縣大隊接到通知,隊伍要求趕到玉山集合。隨後,大隊隊員一起前往橫峰火車站,坐火車抵達玉山。在玉山集合休整3天,周冬林等人接到區隊命令,所有隊員立即趕赴火車站,部隊行動保密。周冬林說:「具體目的地,我們當時是不知道的,上級也沒有說明。」在部隊,命令就是一切。隨後,大隊隊員從玉山出發,開始了一趟不知目的地的行軍。據鐘有輝等人回憶,他們當時由浙贛線,經上海,走京滬線,之後轉車到達錦西(1993年錦西市更名葫蘆島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

在錦西,部隊開始集訓,每天進行跑步、野外拉練、打靶等基礎訓練。周冬林說:「就是這個時候,我們仍然不知道自己馬上要前往朝鮮戰場。」但是當時一些跡象已經讓戰士們感覺到某種不同尋常的氣氛。部隊教員開始介紹朝鮮戰爭,並經常組織戰士們觀看朝鮮方面的電影和資料片。戰前動員似乎在無聲無息地進行著。

謎底在一個多月後解開。當時,一些來自朝鮮戰場的接兵員趕到集訓所在地,交接兵員。周冬林、鐘有輝、李克培、周伙姩、王家榮等人被分配到志願軍40軍120師359團各個連隊。鐘有輝表示:「出國參戰,我沒怕過,都是自願參軍,也沒什麼怕的,打戰是為了國家,為了和平。」

朝鮮的酷寒

1951年5月,朝鮮戰爭經過初期的五次大戰,進入雙方相持談判階段。40軍從1950年10月25日打響志願軍出國第一戰起,已連續作戰6個月,五次戰役讓40軍缺兵過半,周冬林等新戰士的加入為40軍注入了新鮮血液。按照上級部署,40軍當時從前線奉命北上,進駐平壤附近的中和、沙里院和祥原地區,一方面守備朝鮮西海岸,防備美軍登陸,另一方面進行整頓休整。

周冬林介紹,進入朝鮮,氛圍就和國內不一樣了。當時美國飛機經常轟炸我軍後方公路、鐵路運輸線。為此,志願軍也發明了一套應對土辦法。從前線至鴨綠江沿線,每隔一公里設置一名哨兵,看見飛機來了哨兵就打一槍,飛機走了就打兩槍。如此,很好地預防了敵機的空襲,確保了運輸車隊的安全。

剛到朝鮮,周冬林等人最不適應的是朝鮮的飲食和氣候。飲食方面,朝鮮當地主食是高粱小米,南方人不習慣這些食物,常吃不飽。對於進入朝鮮的新士兵來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當地的嚴寒。鐘有輝介紹:「當地8月份就開始下雪,積雪有1米多深,深達腰部以上,氣溫降到零下20多度,鼻涕流出來就結冰。江西人是沒有體會過這種嚴寒的。」對此,周冬林也深有體會。進入朝鮮後,每個戰士都發了棉大衣,因為天氣冷,周冬林感覺襪子不保暖。為了保護腳,他想用棉大衣為自己做雙棉襪,可惜手藝不過關,結果整件衣服都剪壞了,也沒做好一雙襪子。

人體電話線

相持談判階段,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了取得談判的主動權,在1951年下半年發動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試圖通過戰場上的優勢贏得談判桌上的主動權。

周冬林當時是連隊通信兵,作為電話接線員,他主要負責連隊的通信線路安全,確保電話時刻暢通。1951年下半年,周冬林所在部隊進駐三八線附近的一個無名高地。按照規定,每個電話接線員負責近1公里的電話線路。當時周冬林負責無名高地山北1公里左右的電話線路。由於美國人的炮火猛烈,電話線經常被炸斷。周冬林回憶:「美國人打過來的炮,一下就是幾十發,一炸就是一大片,電話線常被炸,電話一不通,接線員就得巡線,查出那裡的電話線斷了,一般一股電話線里有十幾根線,要一根根試,確定部隊的線路後,再接通。」

一天晚上,連部電話又打不通了。周冬林像往常一樣冒著炮火前去查線。一路上他邊躲避炮火,邊接上斷線。沒想到那晚,周冬林負責的線路被炸斷了5次。第5次巡線時,周冬林找到斷線處,發現電話線被炮彈炸得不成樣子。接線時,意外之事發生,他隨身攜帶的一整卷電話線已經用完,可連接連部的電話線還差了一截!為了確保電話暢通,周冬林沒多考慮,雙手抓起了斷線兩端,用身體充當導線,接通了線路。周冬林說:「當時手抓住電話線時感覺有些麻,特別是電話員搖電話時,每搖動一下,我就感覺眼冒金星。之後我用隨身攜帶的單機和連部取得聯繫,告訴連部的工作人員打電話時輕點搖,不然身體受不了。直到連部把所有緊急信息傳達完,我才鬆開電話線,整個過程持續了10幾分鐘。之後我馬上趕回駐地,拿電話線重新接上了線路。」

周冬林因此被部隊授予了三等功。

「挖眼珠行動」

1952年4月,40軍再次進至中部戰線擔任守備任務,參加了冷槍冷炮運動、坑道戰、戰術反擊作戰等。李克培等人所在的359團駐防朝鮮大德山附近,大德山位於板門店(位於北緯38°線南5公里,開城東南8公里處。1953年朝鮮停戰談判簽字地)以北。

李克培回憶,當時,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佔領了雙甲山,雙甲山離大德山不遠,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它突出於我軍陣地前沿,雙甲山山腳公路是當地交通要道,我軍運糧、運彈藥的汽車都要經過該處,因此我軍這條重要的物資補給線在對方眼下,一目了然。王家榮介紹:「本來雙甲山是不準備打的,因為山勢險要,打的話損失會很大,但由於它威脅到我軍交通運輸,我軍運輸補給品的車輛,都要經過雙甲山,美國人經常利用雙甲山的有利地形,炮轟我軍補給車輛,車輛損失很厲害。因此,上級領導決定發動雙甲山戰役。」由於雙甲山像眼睛一樣,監視著我軍,這次戰役也被主攻部隊形象地稱為「挖眼珠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課本不曾告訴你的歷史:鴉片戰爭時的漢奸
世界首個「軍事帝國」亞述簡介 它為什麼最終被滅?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