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商:大陸對台灣水果評價高 銷往大陸才有利

台商:大陸對台灣水果評價高 銷往大陸才有利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中評社7月3日報道,台灣鳳梨出現產銷失調問題,外銷問題引起關注,台灣王品果業公司副總經理林煜鑫表示,台灣鳳梨外銷比例不到1成,還有提升的空間,水果保鮮期短,中國大陸離台灣近,銷往大陸才有利。今年外銷了3萬噸到大陸,目標5年後提升至7萬噸。

林煜鑫表示,該公司經營大陸市場已經5年,除了外銷鳳梨到大陸,其餘還有鳳梨釋迦、愛文芒果,也都是以大陸為主要市場。水果可儲存期限短,依不同種類可能2到7天不等,大陸鄰近台灣,出口到當地對我們才有利。

談到台灣鳳梨在大陸市場的的競爭力,林煜鑫表示,菲律賓都樂公司生產的鳳梨叫「金菠蘿」,市場量也很龐大,不過,台灣品種「金鑽鳳梨」還是有其優勢。金鑽鳳梨中間的果芯可以吃,但菲律賓金菠蘿的果芯太硬不能食用,而且金鑽鳳梨的口感脆口清爽,金菠蘿則略有點甜膩,台灣鳳梨只要品質把關顧好,在市場上還是有優勢。

林煜鑫表示,大陸普遍都對台灣水果評價高,對台灣鳳梨的印象也非常好,大陸生產的鳳梨,每500克只能賣人民幣1元到3元,但台灣鳳梨,每500克可以賣到人民幣10元到15元不等,是高價的進口品。

談到近期兩岸局勢不佳,是否對鳳梨外銷造成影響?林煜鑫指出,台灣鳳梨外銷大陸近年都還算順利,其實業者們並不太擔心兩岸問題帶來的影響,畢竟在水果貿易上都還是照正常貿易流程在辦理,沒有遇到特別刁難的情形。

林煜鑫表示,公司認為,水果銷往大陸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鳳梨今年外銷了3萬噸到大陸,未來每年應該都有3成的成長空間,如果能穩定增長,5年後有機會可以達到7萬噸。

至於台灣水果衝刺外銷,還欠缺哪一個環節?林煜鑫指出,台灣水果的種植技術、品種及產量都沒問題,可是台灣鳳梨每年能收穫50萬噸,出口比例卻還不到1成,關鍵在於,台灣缺乏更多優質包裝廠,例如水果表皮和採摘處都要經過清潔處理,才不會發霉,優質包裝廠如果數量能增加,就能供應更多優質的出口產品。

另據據台灣《中國時報》7月1日報道稱,鳳梨生產過剩,造成價格下降,台東縣長黃健庭6月初赴大陸尋求銷售渠道,無錫、廈門等地承諾採購。

其中,無錫市由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委託台灣貿易商,以每公斤25元新台幣的價格「友善採購」,比目前島內收購價高出1倍,第1批約16.8噸6月30日裝船啟航。

台東縣長黃健庭致詞表示,這是台東今年第1批銷往大陸的鳳梨,另外福建還答應購買台東500噸菠蘿。

《中國時報》1日評論稱,台灣內需市場小,一旦放棄廣大外銷市場,就只能靠公益性採購,治本之道還是要拋棄政治成見,積極與對岸溝通,協助農產品銷往大陸,才能改善農民生活,同時也讓大陸經濟活水注入台灣農業,讓台灣農業更發光發熱。

文章稱,儘管懷疑論者認為大陸採購台灣農漁產品都是「統戰陰謀」,但從實際面看,台灣市場小,不靠大陸根本行不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媒體人揭蔡英文力保吳音寧真相:「蔡核心」已面臨崩盤
富士康之後,還有4家台企等著赴陸掛牌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