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瘋狂地輸入,才能自由地輸出

只有瘋狂地輸入,才能自由地輸出

GIF

2012年10月7日15:34分,雅虎平台發布一篇文章,《國人閱讀現狀令人擔憂,我們真的低智商》。

文中指出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2015年12月,北京有一個只有10人的小團隊,發起了一場名為「有書共讀」的神秘行動計劃。

什麼意思呢?

規則很簡單,就是不管你是在北京,還是在西雅圖,不管你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所有人每周讀一本書,並且讀得還必須是同一本。

很快,下面這張「你有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的圖片,瞬間刷爆2015年的朋友圈,基本上每10個人中,就會有1人曬過這張圖。

是不是很眼熟?

以現在的審美來看,這張圖槽點滿滿,卻不妨礙它吸引到2000萬人加入。

並不意外。「組隊對抗惰性,每周共讀一本書。」

戰勝自身惰性、一起讀書、一起交流,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時隔3年,超過2000萬人,陸續加入到「有書共讀計劃」中,並碰撞出神奇的化學反應。

2000萬人連續讀完123本書

2000萬人持續創作287360篇隨筆

2000萬人已經寫下170000000個漢字

很多人都很好奇,這2000萬究竟都是什麼樣的人?

小英,38歲,公務員,目前生活在西安。

懷孕後,她突然開始糾結生活的意義,每天能夠向閨蜜傾訴兩個小時:

「我害怕自己變成一個平庸的媽媽,養育出一個沒出息的孩子。」

如今,跟著有書共讀算起來已經有兩年了,小寶寶快兩歲,女孩兒,很可愛,小英談到現在的生活:

人家消遣的方式是換最新款的衣服,

而我的消遣方式是讀書學習。

——小英

一個人的三觀顛覆了,但是她的思想卻得到了重生。

這就是「有書共讀計劃」的神奇魔力。

為什麼有書能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吸引2000多萬書友,在所有閱讀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這是因為,為了真正讓人們通過閱讀成長起來,我們精心打磨了讀書的四大重要環節,分別從全民選書、打卡閱讀、領讀拆解、分享輸出四個維度讓你堅持讀書。

在焦躁的碎片化世界裡,這些步驟缺一不可,每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可能導致讀書的退出、放棄。

01 權威書單

每月月初,精選出16本書的大書單,每月月中,2000萬書友將一同投票選出下月共讀的4本書。

每一個書友,手中都有影響他人思想的權利。

02 對抗惰性

有書公眾號和有書共讀APP每天推送共讀內容,提醒閱讀,讀完即可簽到打卡,一天不打卡就會手痒痒。

組隊對抗惰性,到了最後,「你根本都不用逼自己,集體的力量會讓你有一天自律到連自己都認識不出來」。

03 擺脫枯燥

達人領讀:領域牛人,為你從專業角度拆解書籍,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一本書的精髓後,你可能會忍不住去閱讀實體書。

語音聽書:簽約主播專業領讀,讓所有「聲控」都無法抵抗。閱讀不再是負擔,還會成為滋潤耳朵的悅耳聲音。

04 不在孤單

群組討論、直播分享:你會擁有自己的專屬讀書社群,群內分享閱讀心得體會,高手雲集,和更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能快速成長。

三年以來,有書跨越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式的增長。

一天打卡2次,一周共讀一本書,一年共讀52本書。

這件事,我們已經堅持做了900多天。 目前已有近2000萬書友加入有書共讀行動計劃。

過去一年的數據顯示,90%加入有書共讀行動計劃的書友在第一個月讀完了4本書。

有近43%的書友一年堅持完成了24本書的閱讀;近28%的書友一年堅持讀完了36本書;有近19%的書友真的一年讀完了52本書。

讀書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唯有讀有用之書,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提升自己的認知。

但是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沒時間讀書;不知道讀什麼書;想讀書確堅持不下去;缺乏注意力,沒耐心看完……

加入有書共讀行動計劃,解決你的「讀書問題」

現在加入即可解鎖已更新的130多本書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親子共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我們提倡讓孩子學音樂?

TAG:有書親子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