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淮上古國——黃國,曾為淮上一霸,楚國東進的絆腳石

淮上古國——黃國,曾為淮上一霸,楚國東進的絆腳石

黃國,嬴姓諸侯國,具體立國時間已不可考,據《竹書紀年》記載:「(夏代)後相即位,二年,征黃夷。」此「黃夷」即黃國的前身,說明這個部族早在夏朝時便已存在,而且顯然羽翼豐滿,其勢力已經危脅到夏朝政權。「夷」即來自東夷,淮上黃國是東夷集團的後裔,屬九夷(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的其中一支,可能受夏朝政權的壓迫,南遷淮河流域後建立黃國,其故址在今河南潢川縣境內。

黃國真正崛起於南方,根據史籍推測,黃國早期在江淮流域擁有霸主地位,國勢強盛。夏亡商興後,黃國並不臣服於商朝,依然在江淮一帶保持著龍頭老大的地位,我行我束,這引起了商王朝的忌憚,所以商代甲骨卜辭才有「伐於黃尹」記載,卜辭中的「尹」即「夷」的寫法。

黃國可能從商朝中期以來長期受到商王朝的討伐,國勢漸弱,至商末,已淪為一般諸侯國。幸運的是,周朝建立後,黃國歸順了周王室,在故地重封,光榮地成為「漢江諸姬」中的異姓成員,受到了周王室的庇護,這也使得成王時期「東征淮夷」大掃蕩時黃國不受影響。

「黃」的甲骨文就是一支箭桿,箭桿的中央加個「口」,箭桿穿「口」而過,意思是代指練習射箭時箭靶的靶心。遠古時期族人們發明射習後,為了練就百步穿楊的射箭本領,以便上戰場或捕獵物萬無一失,只好弄一塊牌子當作射習對象,練習射箭,這就是靶,為了射得更精準些,便在靶上用泥土標記用以醒目,所以「黃」就是指箭靶的靶心,「黃」字便是這麼來的,後來乾脆這種泥土的顏色也用「黃」來代替。這也是為什麼《禮記 ? 郊特牲》說:「黃者中也。」,因為箭靶的標記要放在正中。而《論衡 ? 騐符》說:「黃為土色,位在中央。」黃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位居五色之中,封建帝王為何要將黃色居為獨有,其意義想必也從這裡來。潢川縣境內有潢水穿城而過,屬於淮河支流,其「潢」便是因「黃」加水得名。

上世紀八年代初光山縣與潢川縣交界曾出土了一座古墓,據考證系春秋早中期墓葬,出土銅器銘文證明為黃國國君與正妻的墓室。銅器銘文有「黃子作黃夫人孟姬行器,子子孫孫則永寶,善終善後。」銘文中「孟姬」很顯然是哪個姬姓諸侯國的長公主,「漢江諸姬」以隨為大,而且《左傳》記載中黃國也經常跟著隨國參與各種會盟,估計此「孟姬」當是隨國公主。

黃國最後的覆滅其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局,春秋初期,楚國要東進,與齊國爭奪霸主地位;此時齊國已經在齊僖公的治理下開始崛起,至後來齊桓公國力達到巔峰。黃國便成了楚國東進的絆腳石。黃國見風使舵,投靠比楚國實力稍強的齊國。據《左傳·桓公八年》記載:「夏,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說得是公元前704年夏天,楚武王糾集諸侯會盟沈鹿(今湖北荊門鍾祥市郢中),黃國和隨國拒不參加,可見當時黃國是不認同楚國的。後來楚武王出兵討伐隨國,並沒有對黃國下手,只是派人去責備了一通,從中也可以看出楚國伐黃的時機還未到,也從一個側面證明黃國當時親附齊國,楚國多少有些顧慮。

黃國親附齊國疏遠楚國,楚國當然不舒服,據《左傳·庄公十九年》記載:「楚子御之,大敗於津……送伐黃,敗黃師於碏陵。」說得是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巴國,在津地被巴軍打敗……回去時轉道伐黃,在碏陵(今潢川縣西南、光山縣一帶)將黃國打敗。可見,楚國對黃國親附齊國一直是不爽的,這也是楚國第一次正式對黃國用兵。

《左傳·僖公二年》記載:「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說得是公元前658年秋,齊桓公、宋桓公、江國、黃國在宋國的貫地(今山東曹縣以南)會盟。從公元前704拒楚會盟到公元前658年與齊宋會盟,黃國在這46年間基本臣服於齊國,這之後更是成了齊國麾下的成員國。第二年,即公元前657年,黃國又跟隨齊桓公會盟於陽谷(今山東陽谷縣北)。第三年,即公元前656年,黃國和江國還跟隨齊桓公一起討伐不聽話的陳國。黃國雖然親齊,但齊國畢竟遠在山東,鞭長莫及。楚成王即位後為控制江淮河漢地區,對周邊小國廣施恩德,實行懷柔外交,自漢江老大隨國歸服楚國後,周邊一縱小國包括黃國、江國也隨即掉入楚國的溫柔鄉。據《左傳·僖公十一年》記載:「黃人不歸楚貢,冬,楚人伐黃。」說得是公元前649年,黃國不向楚國進貢,楚成王大怒,隨即出兵伐黃,到了次年夏天,楚人發覺黃國又有棄楚向齊的念頭,乾脆滅亡了黃國。

黃國從夏朝時立國歷經夏商周三朝,至公元前648年滅國,延續長達一千四百餘年。黃國亡國後,楚建黃邑,國人四散,形成黃姓,成為黃姓始祖,戰國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黃歇就是黃國後裔。

文/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堰風來襲 的精彩文章:

商周古國——鄀國,先遭分裂,後因「朝秦暮楚」,被楚蠶食
三朝古國——譚國,祖先擅長釀酒,譚字由來,因無禮而失國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