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慢性膽囊炎?名老中醫教你食療

慢性膽囊炎?名老中醫教你食療

慢性膽囊炎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膽囊息肉,是困擾現代人的常見肝膽疾病,這類疾病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早期癥狀是什麼?如何治療?本期將由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國家名老中醫王文友教授為廣大市民講述膽囊炎及膽囊息肉的中醫防治知識。

王文友

國家名老中醫,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師從陳慎吾、張菊人、關幼波等著名老中醫。從醫50餘年,擅長治療脾胃病、急慢性胃炎、膽囊炎、便秘、結腸炎、肝炎、膽石病、心腦血管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疑難病症。

出診時間:周三下午(隔周)周四上午(隔周)

慢性膽囊炎可引發嚴重問題 需引起重視

膽囊炎是最常見的肝膽疾病之一,是指膽囊壁的急慢性炎症反應,發病率多因飲食不節所致,隨年齡的升高而增高,膽囊炎患者可合併膽囊息肉,還可並發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該病分類有幾種方式,根據炎症波及和膽囊嚴重程度分為單純性與化膿性膽囊炎;根據發病急緩和病程經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膽囊炎可合併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生長的膽囊炎性病變,而息肉有一定癌變的可能,由於膽囊癌總的手術療效極差,它對放療、化療均不敏感,膽囊癌的手術療效較好的也局限於早期,唯一提高治療效果的方法就是早期發現,因此,一旦出現息肉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慢性膽囊炎多表現為上腹及右下肩胛區疼痛

對於慢性膽囊炎,王文友主任表示,慢性膽囊炎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兩種:一、常有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灼熱、噯氣、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癥狀,進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會使這些癥狀加劇。二、右下肩胛區疼痛;進食高脂或油膩食物後癥狀加重;病程長,病情經過有急性發作和緩解相交替的特點,急性發作時與急性膽囊炎癥狀同,緩解期有時可無任何癥狀。

而對於膽囊息肉,王文友主任表示,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腹痛、陣發性嘔吐、腹脹以及間歇性右上腹不適伴或不伴右肩背部疼痛等癥狀。而還有一部分患者則無明顯癥狀,只有在B超檢查時發現異常。王文友主任特別提醒,患者在發現這些癥狀時,應儘早去醫院做專業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重在疏肝利膽 解郁散結

談到慢性膽囊炎以及膽囊息肉的治療,王文友主任表示,中醫認為膽囊炎和膽囊息肉均屬胃脘痛、脅痛等病症的範疇,主要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喜食肥甘厚膩,飲酒過度,損傷脾胃,脾胃失運,濕熱內生,濕濁內停,或長期憂思惱怒,情志鬱悶導致氣機壅塞,升降失常,肝膽疏泄失職,膽汁流通不暢,久郁蘊熱而發本病。中醫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分型辨證論治,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膽病的發展過程中,諸如氣滯、濕熱、血瘀或是虛損等病理機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織在一起,使病情變得更為複雜,因此按常規治療一般應從五個方面加以調治。

肝鬱氣滯:主證:肝鬱氣滯,膽腑失疏,不通則痛。膽胃失和則患者以脅痛胃脘痛為主,伴有善怒嘆息,噁心噯氣,舌苔薄白或黃,脈弦細或緊。胃脘痛為主,伴有善怒嘆息,噁心噯氣,舌苔薄白或黃,脈弦細或緊。

治療:疏肝解郁,活血調胃。

肝膽濕熱:主證:濕熱蘊聚肝膽,郁而化火;灼傷津液則口苦咽干,噯腐納呆,便秘尿赤。濕熱郁久必挾瘀,故患者脅痛拒按,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療:清利肝膽濕熱,調和中焦脾胃。

脾腎兩虛:主證:慢性膽囊炎反覆不愈,病久多有脾腎俱虛證候,加之平時嚴格忌口,終年以素食為主,故證見面色無華,右脅隱痛纏綿,喜按喜溫,食少便溏,心悸暈眩,虛煩少寐,月經不調,舌淡苔白或少苔,脈弦細或虛弱無力等。

治療:健脾補腎。

膽胃不和型:主症:胸肋脹滿,噯氣頻作,忍心嘔逆,口苦納呆,大使不調,右上腹時有隱痛,每遇情志不遂則諸症加重,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療:疏肝利膽和胃。

肝膽氣結型:主證:右上腹間歇性悶痛或隱痛,並放射右腰背部,常有口苦,噁心,食慾不佳,每因進食油膩後諸症加重,舌淡,邊尖多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

治療:疏肝利膽散結。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治療的重要補充

除了中醫中藥治療,王文友主任表示,治療慢性膽囊炎及膽囊息肉等疾病,還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預防。

1、飲食要有規律。膽囊中的膽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飲食沒有規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則膽囊分泌的膽汁得不到利用,導致膽汁在膽囊中滯留時間過長,從而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酒者要忌酒,也不要喝咖啡和濃茶以減少或避免對膽囊的刺激。在飲食規律的基礎上,要注意食物細軟、宜食用易於消化的食物。

3、要堅持低膽固醇飲食。膽固醇攝入過多,不僅會加重患者肝臟的負擔,而且還可以造成多餘的膽固醇在膽囊壁上結晶、積聚和沉澱,從而形成膽囊息肉。所以,患者應降低膽固醇的攝入量,尤其是晚餐更不能食高膽固醇食物,如雞蛋、動物內臟、無鱗魚、海鮮及肥肉等。

4、要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酗酒、抽煙等,要堅持戶外活動,必要時可取山楂、菊花、決明子等做成藥茶經常飲用,以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

5、不要過度勞累、保持樂觀情緒。身體過度疲勞通常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大,也是引發肝膽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勞逸結合、並保持樂觀情緒。

此外,王文友主任特別提醒廣大患者,由於慢性膽囊炎容易反覆,因此病人飲食不僅要適用於急性發作的時候,在恢復期,慢性期也應該如此.。

北京晨報記者 祝鳳嵐

診室故事

中藥調理

膽囊息肉消失了

北京一位四十多歲的梁女士,經常不吃早飯,因為工作性質,還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湊合,但是她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生過病,自覺身體很好。

一次,和朋友夜宵回家後,上腹劇烈疼痛,不停地嘔吐,發燒。家人連忙送她到附近的醫院急診。本以為吃壞了肚子,而檢查結果顯示,梁女士患上了膽囊炎,並有0.6cm的膽囊息肉。

梁女士人比較胖,生活作息不太規律,飲食比較油膩。雖然得了膽囊炎,饞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去吃大魚大肉。出院後的一年內,梁女士膽囊炎症複發兩次,轉為慢性。這下樑女士真的擔心了,聽人介紹找到東城中醫醫院內科專家王文友主任,梁女士在吃了王老開的七服藥後,病情得到了好的控制,膽囊炎再也沒有複發過,去醫院檢查,膽囊息肉也從0.6cm減到0.4cm,再減到0.2cm,直至膽囊息肉消失。

王文友主任表示,梁女士確實比較幸運,實際上,並非每一個患有膽囊息肉的患者都能通過吃湯藥消除息肉,這跟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密切相關。這個病一定要忌口,飲食等方面一定要配合大夫。如果在飲食上沒有禁忌,暴飲暴食,吃辛辣,飲酒,治療效果就不會理想。梁女士兩次複發之後,徹底下了決心,吃藥的同時,飲食、生活方式都完全配合,所以才有好的效果。王老還提醒廣大患者,即便是病好了,為了自己的身體,以後也要少吃滋膩食物,飲食規律,生活規律,精神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一年一度「三伏天」,祛濕排寒正當時
這支由中國人組成的國際特種部隊,常年潛入日軍……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