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獨立 講點兒英國歷史(二十一)

美國獨立 講點兒英國歷史(二十一)

原標題:美國獨立 講點兒英國歷史(二十一)


--------------


上篇講到,伴隨著詹姆斯黨的「作亂」,英國終於統一下來了......


第四十三篇:歐洲列強的七年混戰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指的是發生於1914至1918年間、主要參戰者為歐洲強國的一次戰爭。然而有些史學家持有不同觀點,他們認為第一次可稱得上為「世界大戰」規模的戰爭,是發生於1756年至1763年間的、當時幾乎所有世界強國(歐洲那幾國)都參與的一場混戰。這場戰爭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被稱為「征服之戰」,不過它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七年之戰」。

為什麼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呢?來看一下它所覆蓋的戰場: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次戰爭。


18世紀四十年代,在奧地利因為王位繼承權的問題,奧地利女王馬麗婭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之間進行著一系列的戰爭,腓特烈奪取了奧地利的西里西亞省(今天波蘭境內)。


大家還記得此時英國王室的名稱嗎?漢諾威王朝。為了保證來自德國的漢諾威王侯——英國國王的領土不受侵犯,1756年英普締結條約,宣布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土的任何國家」。


被奧地利視作唯一能幫助其收復西里西亞的法國對英普的聯盟非常不滿,當然不是因為仗義,此時的英法之間因為殖民地爭奪已經矛盾多多。從18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爭奪上一直較著勁,英國人幾欲越過密西西比河谷,進入法國殖民境內。而如今,擁有最強海上力量的英國和擁有最強陸軍力量的普魯士結盟了!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與奧地利簽訂《凡爾賽條約》,締結了另一聯盟。不僅如此,俄女皇看了看局勢,在路易十五之前,就也和奧地利站在了一起。於是,這三個歷史上的宿敵就這樣結成了針對普魯士的同盟。



腓特烈大帝


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後,雙方開始拉幫結派。最終,包括漢諾威在內的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和葡萄牙加入了英普聯盟,而瑞典、神聖羅馬帝國、及其它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和西班牙加入了法奧俄戰線。

根據會員的數量,貌似法奧俄同盟占著上風,然而別忘了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彼時的大英海軍和普魯士陸軍都是戰鬥力No.1的存在。而腓特烈大帝可是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軍事家。因此,英普進行了有效而成功的分工:普魯士軍隊主要負責歐洲大陸的戰爭,英國為此提供大量的資源支援;英國利用其強大的海軍力量進行海上封鎖並炮擊敵港,積極進行海上運兵,在殖民地戰爭中連連告捷。


相比之下,法國從氣勢上就弱了。法國很有自知之明地預料到殖民地戰爭不會成功,因此將大多數軍隊集結在歐洲大陸,希望贏得戰爭後在條約談判中再奪回失去的殖民地。可惜,殖民地戰爭是毫無懸念的失敗了,歐洲大陸的戰爭因其力量強大確實在初始算是比較順利的,可是到最後也並未獲得很好的戰果。



加拿大魁北克戰役


1762年,俄國女沙皇病逝,新任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大帝的狂熱崇拜者!他登基後馬上倒戈站在了普魯士的一邊……


1763年,英法簽訂了《巴黎合約》,15日普奧簽訂《胡貝圖斯堡合約》,七年戰爭結束。


這次戰爭,令奧地利元氣大傷,令法國失去了加拿大、法屬路易斯安娜和印度的絕大部分,法國的聲望顯著下落。俄國在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當然收穫了奧地利和法國的責罵;但新女皇葉卡捷琳娜廢黜了腓特烈的粉絲彼得三世,並開始謀劃向西的擴張。西班牙失去了佛羅里達,但是收穫了法屬路易斯安娜,並恢復了曾一度被英國奪去的、對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權。


這邊廂,連年的戰爭令普魯士國土成為一片廢墟,還好腓特烈進行的戰後經濟建設還算有效。但是普魯士人對英國有了仇視態度,因為雖說是同盟,雖說英國為戰爭提供了很多支援,但畢竟是普魯士人自己在打啊,感覺是在歐洲大陸孤軍作戰有沒有?!


於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就是英國。英國從法國手中接過了加拿大、接過了其在印度的大多數殖民地,正式成為了海外殖民的霸主。然而也是由於這場戰爭,英國由於戰費消耗太大,只能對北美殖民地加收稅款,最終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


第四十四篇:失去北美

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到達巴哈馬群島。1493年,哥倫布在今天的多米尼加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從此拉開了歐洲列強在美洲的殖民歷史。


相比於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英國要晚了一百年才來到這塊土地上。1607年,英國的弗吉尼亞公司在北美的詹姆斯鎮(今天的弗吉尼亞境內)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緊接著就陸續在北部和中部的大西洋沿岸建立起一連串的殖民地。馬上荷蘭也來了,他們建立了新尼德蘭,就是今天的紐約州。



還記得我們之前提過的英荷三次戰爭嗎?發生在17世紀中後期。經過這三次戰爭,荷蘭撤出北美舞台,紐約洲落入英國囊中,從此英國成為北美洲的主人。截止到1775年,英國已經在美國境內建立了13個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


在此不得不提起1620年發生的一件大事。


受到弗吉尼亞公司成功航行的鼓勵,加之對宗教自由的嚮往,在1620年,承載著幾十名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在英國普利茅斯啟航了。這艘加上船員一共有102人的三桅杆船,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一艘船。


很多人都認為五月花號是英國開始美洲殖民的標誌,事實上當初船上的清教徒主要是抱著投奔自由世界的美好願望來的,並沒有想著經濟利益,不過呢,在船上籤署的《五月花號公約》,後來被越來越多的移民社區採用,成為英國移民締造政治社會的模範。也正是這份強調平等、自由、自治的公約,為美國的最終獨立埋下了種子。



William Halsall繪於1882年的《五月花號在普利茅斯港》


英國人登上美洲一百年後,殖民地與英國本土的關係已經愈發緊張,這主要是由於缺錢的英國不住壓榨殖民地,各種增加稅收(例如上篇中介紹的「七年戰爭」,令英國國庫實在緊張)。終於在1775年,發生了我們歷史課本中曾提到過的「萊剋星頓的槍聲」。當時北美英軍到波士頓西部的鄉鎮收繳武器和緝捕叛軍首領,然而行動泄露,令叛軍有所提防,於是在萊剋星頓遭遇叛軍襲擊。

由此事件可以看出,已定居在北美的居民和英國政府之間的矛盾已經升級,叛軍都出來了。


說是叛軍,其實就是民兵配備著自製的土武器。然而就是這樣的民兵叛軍隊伍,居然把全副武裝的英軍給擊退了。



Ralph Earl繪於1775年的萊剋星頓《北橋戰鬥》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宣布美洲殖民地的反抗運動性質非法,並聲稱「寧可不要頭上的王冠,也決不會放棄戰爭」。同年12月,英國正式調兵五萬前往美洲進行鎮壓。


於此同時,美洲這邊的大陸軍也在行動。喬治·華盛頓做為大陸軍的總司令,宣布接管英國對殖民地行使的主權,並發行紙幣,美國獨立戰爭全面展開。


戰爭的詳細內容屬於美國歷史,我們在此就不多講了,至於結局大家也都知道。在1782年11月,英美簽署《巴黎和約》,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為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下期預告:對抗拿破崙


如果你也對英國歷史感興趣,想閱讀我們之前發布的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英倫歐陸深度游」,查閱我們的歷史消息;或者查看我們公眾號下方信息欄里的「旅行攻略」—「英國歷史」(如下圖),我們會繼續更新,謝謝您的支持!


我們堅持原創,用自己的親身經驗,總結髮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為你展現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我們的公眾微信訂閱號:英倫歐陸深度游(verytraveler)


獲得更多英倫歐陸的文化介紹和旅行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歐陸深度游 的精彩文章:

統一英國 講點兒英國歷史(二十)

TAG:英倫歐陸深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