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人兼任兩校校長:教育資源緊缺的縮影

一人兼任兩校校長:教育資源緊缺的縮影

日前,合肥市出現一則罕見任命:封安保同時擔任合肥一中、六中校長。一人身兼兩所中學的校長,從教育規律和個人精力來考量,都是不尋常的。

罕見任命的背後,更是一波三折的劇情。據報道,合肥一中原校長因年齡原因即將卸任,六中校長封安保將調至一中接任校長,外市某中學一位校長來擔任六中校長。原本很正常的任命,卻引發了六中家長集體「挽留」校長。原因在於封安保校長治校成績出色,任職一年後,六中一本達線率即超過一中,躍居合肥市第一,第二年依然保持第一。坊間甚至有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封安保上任之初,即向家長承諾,讓他們的孩子「哭著進來,笑著出去」,且保證至少干滿三年。因此,封安保此番突然調走,令不少家長難以接受,怕會影響這條上升曲線。

所謂「哭著進來」,頗值得咂摸。這恐怕是一種文學表達,據了解,六中在當地並不算差,合肥市最著名的三所高中即一中、六中、八中。只是相對於另外兩所中學,近些年六中高考成績頗不如意。倘若當地最著名的學校之一都要「哭著進來」,那這三所學校之外的其他學校,學生又該怎麼進來?

進入著名中學依然要「哭」,說明即使在優質中學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程度也足以催生出這種極端化的焦慮表達。而且,教育資源差異對教育結果的決定意義,在學生與家長眼中,恐怕有時也並非努力、拼搏這些個體因素可以與之博弈,否則努力即可,何至於「哭」?

而一位治校出色的校長,某種程度上也是「教育資源」之一,對一所學校影響甚巨,對校長的「挽留」,就是對教育資源的追逐。且不說名校、名師有限,名校長同樣稀少。在這種格局下,出現罕見的「挽留」與罕見的「任命」也就不難理解了,這實則也是教育資源緊缺的縮影。

教育,本該承載天道酬勤、耕耘收穫的樸素價值觀,然而教育資源的緊缺以及由之催生的一系列社會現象,某種程度上存在動搖這條認知共識的可能。在當前的語境下,種種諸如爭搶名校、高價學區房、挽留校長等新聞,傳遞了令人緊張的焦慮,會讓人以為對教育資源的先期佔據,其重要性已經超越了後天努力。這也會模糊人們對生活的穩定預期,教育作為最基礎的社會上升通道,其功能能否預期實現,也會受制於教育資源分布甚至校長離任等偶然性因素,這些不可控因素的增多,必然將教育推向牽扯個體、家庭大量精力的境地,也必將產生相應的社會成本。

一人兼任兩校校長,是否可以成為長久之計需要觀察。但無論如何,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教育最需要呈現的,不是反常,恰恰是穩定的常態。由此,實在仍然需要強調早已說一千道一萬的話題: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拉直教育公平的起點,始終不能懈怠。由校長任命而引發的關注也是個信號:教育領域對個體之外的因素強調每增多一個,都是對教育公平警鐘的一次有力的敲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美媒稱科學家發現橘皮結構奧秘
人工合成酶新方法問世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