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漢謀士陳平才是劉邦身邊最聰明的人!

大漢謀士陳平才是劉邦身邊最聰明的人!

文|趙倡文 (讀史專欄作者)

在大漢王朝建立的征途上,謀士陳平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劉邦被圍滎陽時,是陳平出計謀讓劉邦順利逃出;當劉邦被匈奴圍在平城,七天吃不上飯時,是陳平出計謀使劉邦順利脫身;當手下造反劉邦一籌莫展時,是陳平六齣奇計安定了天下……

陳平一生給劉邦出的計謀不僅多,而且還特奇,奇到連劉邦自己也不願提及,因此,到底陳平給劉邦出了哪些奇計,後人便無從得知,所以司馬遷在說到陳平的計謀時只得發出「其計秘,世莫得聞」、「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的感慨。

由此可見,陳平的計謀以奇見長,但要問這些計謀中哪個是最好的計謀?恐怕一時又難以說得清道得明。其實陳丞相給劉邦出的這些奇計都不是他一生中出的最好的計謀,他出的最好的計謀是關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他給自己定的「不樹敵」的做人原則,正是因為他的不樹敵,他才能一步步取得成功,從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窮小子,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右丞相。

1、首先不與昏庸的領導為敵

陳平雖窮,但有鴻鵠之志,他投奔到魏王咎的麾下謀到了差事,希望做一番大事業。遺憾的是魏王不是個明主,他聽不進陳平的進言,卻聽得進別人說陳平的壞話。

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陳平並沒有進一步向魏王諫言,也沒有對別人的壞話進行辯解,因為領導不信任自己,越辯解就會樹敵越多。於是他悄悄逃離了魏王,投奔了項羽。孰不料,項羽也是有著巨大性格缺陷的人,陳平為了保命又逃到了劉邦那裡,最終安下了身。

作為創業者,陳平不但不與昏庸的領導為敵,而且還不與普通人,包括船夫為敵。

當陳平逃離項羽坐船過黃河時,船夫見他儀錶不凡,心想他一定是個逃亡的將軍,身上一定有許多金玉寶器,就起了謀財害命之心。

這時,擺在陳平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奮起反抗,二是設法活命。陳平身材魁梧又身經戰陣,如果反抗的話有可能打敗或殺死船夫,但也可能自己不是人家的對手,從而受傷或命喪河底,顯然反抗的風險太大。

於是,陳平採取了不樹敵的辦法,他脫光了衣服,主動幫船夫划船,表明自己不但沒有寶物,而且也不準備反抗,從而把風險降為零,順利度過了黃河。

2、不與同僚為敵

在工作中,我們的突然到來或突出表現多多少少會引起同事的嫉妒與不滿,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陳平的原則還是不樹敵。

陳平到劉邦手下工作不久就得到了重用,也許他的到來打破了某種既存的平衡,引起了周勃、灌嬰等一邦老人員的不滿,他們在劉邦面前說起了他的壞話。他們說,這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但那隻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的內里未必有真東西;聽說這陳平人品也不怎麼樣,在家時和嫂嫂私通,參加工作了朝三暮四跟罷魏王跟項王、跟罷項羽又跟咱們漢王,這姑且不說,來到咱們漢王這兒,他還收受將領們的錢財,錢給得多得到的好處就多,唉,大王怎麼會用這麼一個反覆無常的奸臣呢?

劉邦聽了這話也起了疑心,就責問陳平是怎麼回事。陳平並沒有怨恨那些說自己壞話的人,而是坦誠地向領導講了自己離開魏王和項羽的原因,關於收受錢財的事,他也不迴避,而是實話實說,自己來投奔時,一分錢也沒有,不接受將領的錢財就沒法生活。

陳平的坦白讓劉邦刮目相看,不但向陳平道了歉,給了他豐厚的賞賜,而且還提拔他做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

3、不與新領導為敵

當我們加盟到一個好的團隊,對這個團隊的前途充滿希望時,領導層突然發生了更迭,自己變得邊緣化了,團隊的前途也因此變得迷茫起來,這時作為老人員你是奮起反抗,拼得一身刮也要糾正領導者的錯誤呢?還是蟄伏起來,保全自己等待時機?陳平的做法是委曲求全。

劉邦駕崩後呂后專權,朝堂的大臣大都是呂后的親信,此時的陳平雖官居左丞相之位,但他知道憑自己現在的力量與呂后斗,那隻能是死路一條,於是他委曲求全,做呂后的順臣一個。

當呂后想封呂氏宗族的人為王時,他委心地投了贊成票。當他官居右丞相時,明白左丞相審食其是呂后的紅人,就主動不理政務,整天吃喝玩樂、泡女人,用這種裝瘋賣傻的方式,躲過了一次次陷害,不但使自己免於災禍,而且還在呂后去世後,與之前說自己壞話的人周勃合謀,誅滅了呂氏宗族,恢復了劉姓的統治。

4、不和同事爭功

俗話說,一山容不得二虎。當兩個人的功勞旗鼓相當時,就難免會有人驕傲自滿起來,從而埋下矛盾的禍端,影響整個團隊的發展,這時就需要一個人當仁而讓不與對方為敵來維護團結。

在誅滅呂氏的行動中,陳平與周勃,這一文一武相互配合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陳平當右丞相、周勃做左丞相本沒什麼不妥,但陳平卻說在誅呂的過程中,周勃的功勞比自己大,主動讓周勃當右丞相,自己當左丞相。

陳平此時已經是大漢王朝的定海神針,他這樣做的原因還是為了貫徹自己不樹敵的做人原則,在誅滅呂氏的行動中,雖說自己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畢竟自己是個沒有兵權的文臣,在亂世「有槍就是草頭王」,更何況兵權在握的周勃也確實有很大的功勞,他也很有可能在別人的攛掇下成為《將相和》中的廉頗與自己爭右丞相之位,與其這樣讓人家來爭,還不如自己主動讓位給周勃,做一個藺相如,不但少了對手,而且兩人還能同心協力輔佐根基還不太牢的皇帝,於己於國都有利。

在隨後的工作中,右丞相周勃真心感覺到自己的才能比陳平差得遠,便主動辭職,由陳平來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使陳平順利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對於陳平不樹敵的謀略,司馬遷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假如陳平沒有才智和謀略,他怎麼能自免於禍,安定漢室,被稱為賢相,做到善始善終呢?」

我們常說「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縱觀陳平的一生,如果沒有不樹敵這個好計謀,他早已死了無數次,他那麼多功勞也就無從談起,他救民濟世的抱負也就更無法實現。陳平的一生告訴我們,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就必須少樹敵,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竇娥父親的告誡:請記住,沒有無妄之災!
國人多同情曹植的背後深層次原因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