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如果你想「保養大腦」,可以翻翻這本書

如果你想「保養大腦」,可以翻翻這本書

不管你追求有用還是追求有趣,都能從書里找到相應的方案。

威廉姆·龐德斯通這個名字,對中國讀者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國內只出版過他一本書,即《推理的迷宮》。但在國外,龐德斯通可謂是聲名顯赫。

龐德斯通(圖片來源:william-poundstone.com)

作為麻省理工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龐德斯通和他的同學頗不相同:

別人鑽研公式的時候,他在琢磨寫作;

別人去實驗室應聘的時候,他做起了醫學雜誌的編輯;

別人頭疼論文怎麼寫的時候,他在思考該怎麼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紹給大眾

…………

從1983年出版第一本書起,幾十年來,龐德斯通一直筆耕不輟。解釋過邏輯學原則,剖析過谷歌成功的原因,探討過人工智慧對社會的影響。用等身的著作,逐步奠定了自己在科普領域的地位。

而《推理的迷宮》,正是這種旁徵博引的典型表現。

乍一看,這本書是講推理小說的,其實不然,副標題點出了全書的主旨——這本書,討論的是悖論、謎題和知識的脆弱性。

《推理的迷宮》(圖片來源:douban.com)

謎題很容易理解,基本上可以等同於「難題」;悖論稍微複雜一些。在何夕的長篇小說《電腦魔王》里,有一台知曉一切、控制一切的電腦,主角為了打敗它,向它發出指令:「出一個你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電腦能夠找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它就稱不上是「知曉一切」;如果電腦無法通過運算找到符合要求的結果,那麼,它同樣暴露了自身的無知。悖論,便是左右為難。

謎題和悖論都說明,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之中,蘊含著不合理處。更麻煩的地方在於,有些知識的來源,不那麼可靠。有個笑話說,三個學者在大堤上散步,一不留神,其中兩個人落到了水裡。第三個學者觀察了片刻,掏出筆記本記下,「學者可以溶於水」。這就是歸納,它和「因為1+1=2所以2+2=4」式的演繹不同,具有很強的局限性。

《推理的迷宮》瞄準這些內容,寫作難度自然不言而喻,閱讀難度也比一般科普大一些。但是,龐德斯通仍然做到了深入淺出、翔實有序。

為什麼?

因為悖論本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只要思考得足夠深,便可以把這種吸引力,展示給讀者們。

《推理的迷宮》全書一共十二個章節、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探討判斷的原則。

以前不久熱映的《頭號玩家》為例。斯皮爾伯格寶刀不老,既贏得了口碑,又賺到了票子,電影里提到的某些現象,也不禁讓人思考:如果人們可以通過網路、電腦、頭盔和感測器進入一個以假亂真的虛擬世界,那麼,誰又能保證,此時此刻的我們,不是身處一場巨大的模擬之中呢?

《頭號玩家》(圖片來源:douban.com)

這就是缸中之腦假說,從《黑客帝國》到《高堡奇人》,流行文化中常常見到它的影子。一旦人對自身感受產生懷疑——假如連紅、腫、熱、痛都有可能是假的,世間萬物,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肯定的了。所以,要想討論謎題,必須先設下一個判斷真假的標準;而要想判斷討論的標準,必須限定範圍,針對具體情境;針對每一個情境,又有歸納、演繹以及相應的原則。

這一部分,好比是遊戲里的新手村,只有在接受了適度訓練之後,讀者才能享受思考的樂趣。

第二部分,介紹預判的方法。

出了新手村,便可以「打怪」了。在攻擊怪獸之前,玩家們要學會預判,我的攻擊力是多少,對方的攻擊力是多少,我能不能贏。

所謂預判,就是根據自己已經知道的條件,推演出一個理應存在的結果。19世紀初,人們普遍認為,宇宙是無限的,但德國有位天文學家海因里希·奧伯斯對此提出了質疑。

奧伯斯找到了「無限說」的漏洞。

為了理解奧伯斯的想法,不妨把宇宙看作一塊黑板,用白色粉筆點表示恆星。對於任意一顆恆星,不管它離地球多麼遠,其發出的光芒,遲早會到達地球,我們可以在二者之間畫一條線段,表示這線光芒。假如黑板是無限大的,那麼,不管地球處於哪個位置,其上下左右都有著無數的粉筆點,圍繞著地球,也就可以畫出無數條線段。密密麻麻,幾乎看不到黑板原來的色彩。

換句話說,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在無數的光線交織之下,地球上壓根不會有黑夜。

這就是預判的用處——它可以讓我們發現現有知識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則更加複雜,涉及到整體評價。

這一部分談到了紐康悖論。紐康悖論里有兩個盒子,甲盒子里有一千塊錢,乙盒子里可能有一萬塊錢,也可能什麼都沒有。而你必須做出選擇,或者兩個盒子一起拿走,或者只拿乙盒子。

我相信絕大多數讀者會選擇前者,兩個一起拿。原因很顯然,甲盒子里的一千塊錢是確定的,不要白不要。

現在,把問題變換一下。有一台計算機,它聲稱自己可以準確預測你的選擇,並且會跟你對著干:如果它預測到你只拿乙盒子,它會在裡面放上一萬塊錢;反之,如果它預測到你兩個盒子一起拿,它不會在乙盒子里放任何東西。

你該怎麼選呢?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關於博弈的問題。只要你相信電腦,你就應該只拿乙盒子,得到一萬塊錢,同時,證明電腦的預測性。實際上,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預測。未來是可以預測的嗎?如果可以的話,電腦是如何預測的,它可以看到未來,還是準確模擬了你的大腦?倘若是後者,此時此刻的你,說不定只是電腦模擬的產物,你該怎麼幫助現實中的自己,盡量得到更多金錢呢?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這樣的討論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紐康悖論關乎世界觀。相信未來可以預測的人,多半也相信命中注定,進而懷疑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是個假象,努力奮鬥的意義何在?

其次,紐康悖論關乎你的大腦人生。2015年,加拿大歌手格蘭姆斯開了一個關於紐康悖論的玩笑,猜猜誰被這個玩笑吸引了?

埃隆·馬斯克。(對這個由悖論引發的趣事感興趣的可以移步這裡

格蘭姆斯與馬斯克(圖片來源:xw.qq.com)

這也是閱讀本書的理由。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一個手機應用都恨不得一天振動八十遍,永遠霸佔通知欄。獲取信息不再是一個問題,辨別才是。我們也生活在社交媒體上,志趣取代了地域,成為了交友的第一原則。

《推理的迷宮》,就像一本大腦保養手冊,既提供了討論事物的一般原則,又介紹了大量新奇的謎題。不管你追求有用還是追求有趣,都能從書里找到相應的方案。

作者:趙言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虛擬現實能解決社會問題嗎?
醫生能分辨出假精神病人嗎?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