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存世罕少:「光緒十六年貴州官爐造銀幣」

存世罕少:「光緒十六年貴州官爐造銀幣」

十九世紀末,英國、美國、墨西哥、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銀幣湧入中國,因具有定額特點,交換時比使用白銀方便,逐漸被國人接受,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朝廷自鑄銀元,獲准後,即向英國定購機器,在廣東開設銀元局鑄造銀幣。此後,鑒於機制銀元有利可圖,且受民眾歡迎,許多省次第獲准開設銀元局鑄造銀幣。

清代實行銀銅錢幣並用,貴州「寶黔局」與民間鑄造幣機構,曾大量熔制銀錠。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廢「寶黔局」,但「官爐」還存在。貴州官爐鑄幣始於1888年,幣面無紀值無紀重,當時貴州沒有造幣廠,只有官方銀爐設備。光緒十四年至十六年間,貴州巡撫潘蔚在任內,指定貴州官爐鑄有少量「黔寶」銀餅流用於苗疆一帶。其鑄造方式與新式機器所鑄銀元迥然不同,外觀古樸,成色良好,風格獨特。

在清代光緒年間,貴州經濟比較落後,再加上封閉不通公路,市民需要交易品主要是換鹽、布匹等;運輸主要是人背、馬馱,市場交易所需要的銀貨幣數量不很多,基本是用銅錢。對於「黔寶」的鑄量尚無資料可考。當時因技術條件所限,鑄造量不多;加上貴州少數民族素有銀幣打制首飾習慣,存世量極少。

近日,眾凱國際有幸徵得光緒十六年貴州官爐造銀幣一枚,此枚銀幣直徑3.9厘米。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黔寶」二字,銀幣外側近邊緣處環鐫另一裝飾性珠圈,兩個同心珠圈之間的圓環空間內環鐫根部結束的兩根花藤圖案,銀幣背面外側兩個同心珠圈之間的圓環空間內環鐫「光緒十六年貴州官爐造」,包漿醇厚自然,刀工自然流暢,製作精整規範,工藝神乎其技。

香港錢幣學者張璜在所編1981年版《中國銀元及銀幣目錄》中載:「黔寶銀餅至今流入收藏者手中的僅有數枚」。由於貴州黔寶存世罕少,前輩收藏家均對此十分珍視,認為其是中國錢幣收藏不可或缺的珍品,收藏投資價值高。

該藏品正收藏於眾凱藏品庫

歡迎業內人士前來參觀

關注公眾號後留下您的聯繫方式進行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凱視界 的精彩文章:

獨具特色:「清代順治通寶」
細膩洒脫:「青花花卉碗」

TAG:眾凱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