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貪吃女孩的心病

貪吃女孩的心病

17歲的小靖在母親陪伴下走進診室,沒等小靖開口,母親便急切地向醫生講述了她的擔憂:原來,小靖以前總是擔心自己發胖,不敢多吃飯,並出現了厭食癥狀。可沒過多久又有了完全相反的表現,常常不可抗拒地吃下大量食品,每次都要吃到撐得難受才肯罷休,食後又用手摳喉嚨將食物嘔吐掉。而且小靖的脾氣也越來越大,經常煩躁不安,沒有耐心,沒心思上課,晚上睡不好覺,學習成績下降……

貪吃女孩的心病

小靖患的是神經性貪食症,其特徵為反覆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慾望和暴食行為,病人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常採取食後引吐、導瀉等極端措施。可與神經性厭食交替出現,或是神經性厭食的延續行為,多數病人為青年女性。

從心理學來講,貪食症患者多存在人際關際不好、長期情緒不佳,或過分關注自己的體形,對自己偏胖的形體感到不滿,等,以致採取出格的節食措施,在飢餓難挨時又不加控制地轉為暴食,形成「暴食-怕胖-痛苦-誘吐-暴食」的惡性循環。

人生在世壓力無處不在,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選擇排遣壓力與不快的方式上,如果稍有偏差,便可能陷入購物狂、偏執、貪食等怪圈。貪食症患者就是將暴食作為處理壓力和不愉快感覺的一種方式,由於暴食後可以暫時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他們一出現焦慮情緒,便會以進食來發泄。患者最初對自己的暴食行為感到害羞,在暴食時常常背著別人,在公眾場合盡量剋制自己;後期控制能力完全喪失,公開暴食。

催吐是貪食症患者認為可以控制體重的最常用方法,在暴食後立即用手或其他物品刺激咽喉部,吐盡胃中食物,有的則用導瀉劑及時排泄。

對於神經性貪食症的治療,首先要求患者和家屬認識到這是一種疾病,而不要認為這只是嘴饞或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心理治療上主要是從糾正患者對體型的過分擔心和不良進食行為入手,糾正其病態觀念和行為,打破惡性循環,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家庭成員或周圍同學同事的監督等,必要時採取抗抑鬱藥物治療。

需要說明的是,貪食症在治療上有一定難度,患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才可以達到理想的療效。

(文/趙向輝 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學會這幾招,你也可以是保健「點穴高手」~
養生提示:中則養 過則病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