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蓮池大師】學道莫先智

【蓮池大師】學道莫先智

韓信,楚士也。背楚之漢,楚卒以信困,漢以信興。夫前後一信耳,而二國之興廢因之,善用與不善用之故也。六根在人,不善用之則名「六賊」,善用之則種種神通妙用耳。煩惱即菩提,豈不信哉?雖然,高帝之於信,始待之猶夫人,而蕭相國奇之。既而請假王不之許,幾至僨事,而留侯成之。然則補偏救敝,默轉而潛維者,智臣之力也。學道莫先智,亦復如是。

【注釋】

韓信:漢初諸侯王。淮陰人。初屬項羽,繼歸劉邦,被任為大將。楚漢戰爭時,助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於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於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

六賊:指產生煩惱根源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以眼等六根為媒,能劫奪一切善法,故以賊譬之。

蕭相國:漢初大臣蕭何。楚漢戰爭中,薦韓信為大將,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

留侯:漢初大臣張良,字子房。遇黃石公,授予《太公兵法》。後歸劉邦,為重要謀士。漢朝建立後,封為留侯。

【譯文】

韓信,本來是楚霸王項羽的將士,後來歸投漢王劉邦。結果項羽因失去韓信而失敗,劉邦因重用韓信而建立漢朝。前後只是同一個韓信,然而二國的興廢都與他有關。這全在於善用和不善用的緣故。譬如人都具足六根,不善用它們,六根就等於是六賊;善用它們,六根即有種種神通妙用。所謂「煩惱即菩提」,難道不確實是這樣嗎?雖然如此,漢高祖劉邦對於韓信,在剛開始時,待他也不過像平常人一樣。可是蕭相國(蕭何)卻認為韓信是位奇才,極力推薦他為大將。而當韓信屢建戰功後,請求劉邦封他為王,劉邦不答應,險些兒壞了大事。幸而留侯(張良)暗中示意劉邦成全了他。如此則補偏救弊,無形中扭轉了整個局勢,這全靠智臣的功勞。我們學道也是如此,沒有比智慧更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投奔敵營的人和事
楞嚴經 第三卷 第二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