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熬了十年的酸梅湯心得講給你

熬了十年的酸梅湯心得講給你

本來端午節的時候就要發這篇文章了,一直拖延著,過了夏至,馬上就小暑了,天氣越來越熱,連晚上的風都帶著熱浪,來杯酸甜又清涼的酸梅湯解暑吧!

細算起來,已經不止十年了。多年前,在各個美食論壇閑逛的時候,初次看到了酸梅湯的配方,簡單易操作,第二天就買來做了。烏梅,陳皮,甘草,桂花,冰糖,特意買了純凈水來熬。恩,已經比用酸梅粉兌水要好喝很多了。從那個時候開始,去火鍋店的時候,搭配的飲料就再也沒有點過酸梅湯。

後來,請一個學中醫的朋友喝自製的酸梅湯,人家建議加入山楂,口感會更好。加入了山楂,因為山楂里果膠豐富,所以熬出來的酸梅湯有黏稠感,會掛杯,口感更厚點了,進步啦!

中間也變更了幾次配方,加甘草,不加甘草,用洛神花,不用洛神花。甘草是因為學術的討論問題,我等外行人也不明白,總結的經驗是,脫離劑量說危害的,都是耍流氓。洛神花只是為了成品顏色好看,會增加酸度,為了綜合口感,就會增加糖的用量,後來就放棄了。

再後來,在一篇文章里找到了古法酸梅湯的配方,加入了烏棗和紅豆蔻。口感和層次豐富起來,好喝程度又進了一大步!豆蔻有很多種,強調下,是紅豆蔻,紅豆蔻,紅豆蔻。第一次買錯了,用了白豆蔻,真不是個味兒啊!

後來的朋友們也給我看了很多配方,烏梅的各種好處。夏日裡,酸甜又輕量的酸梅湯要好過很多的飲料。目前這個配方,感覺口感是最好的,也許以後會有新的進步,我也期待著。

這些原材料都可以在藥店買到,建議去同仁堂買,品質好很多。多年前,在其他品牌藥店買的,熬出來的酸梅湯是發黑的。後來在同仁堂買的,酸梅湯的顏色是金色的,後來因為有紅豆蔻,顏色是偏紅的,但是整體是透亮的。而且,同仁堂的山楂是去籽兒的,其他的都是有籽兒的,這個對於山楂的有效量的差別也是很大的。

熬湯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水,買過純凈水,用過凈水器里的水,用過礦泉水,現在一直用的是礦泉水,天然礦泉水的執行標準是GB8537。好喝很多哦。

最後,總結一下詳細方法吧。

原料:烏梅50g,烏棗50g,山楂100g,陳皮10g,甘草5g,紅豆蔻3g,桂花10g。

流程:

1.除桂花外,其他原料泡8個小時。(如果沒有泡,熬的時候就多一會兒)

2.第一次大約4-5L水,水開後,改中火煮45分鐘,最後10分鐘加入用紗布包好的桂花。

3.另外一個容器,加入冰糖,把第一次熬的酸梅湯倒出來。

4.再加入2L左右的水,熬第二次,水開後,改中火煮30分鐘。

5.把兩次熬的混合在一起,放涼,倒在密封容器里,放冰箱。(倒的時候,可以隔著漏勺和紗布,這樣就不容易留渣了。

注意事項:

1.最後存放的容器盡量無水無油,保質期會長點。

2.兌著蘇打水也很好喝。

3.如果覺得有藥味兒,泡點桃子過夜,湯也好喝,桃子也好吃,朋友試過。

4.再好喝,也不要貪多哦!

以上記錄各種嘗試和折騰,只是因為想在生活中尋找點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嘗鮮兒兒 的精彩文章:

TAG:嘗鮮兒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