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被人遺忘的荷蘭最偉大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油畫作品欣賞

被人遺忘的荷蘭最偉大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油畫作品欣賞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凈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

《倒牛奶的女僕》體現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和新的藝術成就。畫家不僅真實精確地描繪出人物所在房間的空間感,而且人和景物都好像沐浴在極度純凈的光線之中,女工穿的裙子的藍色和上衣的檸檬黃色用得恰到好處,強烈的光感使這幅畫的色彩顯得特別的明凈和細膩,使人感到十分平易、親切。與對色彩的選擇和對物體尺寸與位置的調整一樣,弗美爾經常也把光和影作為一種聯繫整個構圖和靜現畫面氛圍的重要因素。或許,弗美爾是在觀察物體時被它們表面的光與色感動了。為了捕捉到一種充滿靈動感的氣氛,他在自己的作品裡反覆描繪光線從窗子射進室內空間後的強度和分布,同時研究不同質地的物體在光線照射下的反映,如果放大觀察,他畫中的所有受光最強的部分都閃爍著如珍珠般明亮的高光。表現出了陽光在它們表層上閃爍著的那種迷人的光澤。籃子、罐子和麵包那種發光的特殊效果,看起來已經使它們超越了現實。弗美爾的用光,關注視覺意象,這是畫家對空間的擁抱,表現了冷靜和清醒。他強調用色的豐富,幾乎使用了光譜中的所有色彩。我們驚艷於那一片湛藍和檸黃的色調,女僕從赭褐色瓦罐中慢慢地倒出的乳白色牛奶,和同樣緩緩瀉在女僕臉上的溫黃光線——時間在這一刻定格。我們可以感受到超越肉眼所見,富精神性的寧靜、滿足、專註與生命之美。為了營造一個靜謐的環境,以與人物的性格相協調,弗美爾把光線設計為早晨的和煦之光,這樣的光線,會在畫面上投下柔和的陰影,而柔和的陰影會減弱背景對讀者視線的吸引力,從而使前景的主體形象更為突出,同時柔和的陰影也與人物的溫和性格和靜穆的姿態相協調,有利於畫面格調的統一。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公認為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17世紀的一幅重要油畫作品。

畫中少女的驚鴻一瞥彷彿攝取了觀畫者的靈魂。維米爾在這幅畫中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從而取得了相當強的三維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彩奪目。畫中的少女側著身,轉頭向我們凝望,雙唇微微開啟,彷彿要訴說什麼。她閃爍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頭稍稍向左傾側,彷彿迷失在萬千思緒之中。少女身穿一件樸實無華的棕色外衣,白色的衣領、藍色的頭巾和垂下的檸檬色頭巾布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畫中少女的氣質超凡出塵,她心無旁鶩地凝視著畫家,也凝視著我們。

維米爾曾經被人忘卻達兩個世紀之久,後來才被「發現」。18世紀的大多數傳記作家都把他忽略了。到了19世紀,注意維米爾的人顯然多起來;自20世紀以來,研究維米爾的人就更多了。以前,維米爾屈尊排在荷蘭小畫家之列;而今,他的地位扶搖直上,同哈爾斯和倫勃朗並列為荷蘭三大繪畫大師。

維米爾的生前並不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卻不會被人遺忘。1866年維米爾被法國評論家托爾重新發現。在維米爾生活的年代裡,德爾夫特對他的創作持歧視的態度。但維米爾死後不久,好幾代對繪畫感興趣的富有收藏家認為,維米爾的作品一直有著巨大的價值。這表現在:無論何時,維米爾為數不多的作品中的任何一幅畫,只要面市,旋即引來讚譽且訂價頗高。然而不知何故,維米爾的名字未被收入阿諾德·豪布拉肯編撰的藏畫錄里,這是一本18世紀編寫的有關荷蘭藝術家基本狀況的手冊。因此,在他死後約150年後,維米爾仍然是一位有爭議的藝術家。

維米爾繪畫的藝術特點之一,就是他無意於情節上的引人入勝,而是著力從平凡、普通的生活場面中發掘詩意。維米爾顯然沒有倫勃朗的雄厚博大,也不如哈爾斯那樣豪放不羈,但卻頗能以樸實真摯的抒情打動人心。這位在德爾夫特土生土長、很可能從未出過國門一步的畫家,畫的是自己身邊的生活和女性。有一幅名為《寫信的女人與女傭》作品,描繪的是在房間的一個角落,光線從窗戶照射進來,兩位女子站在一幀大幅油畫前——在桌旁寫信的女子和婷立遠眺的女傭。人們會注意兩位女子間的差別:女主人和賣弄風情的女傭,上下兩個不同的階層。然而,維米爾也注意到穿著相似的艷俗綠色衣裙的兩位女子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關係。女主人低頭寫信,而另一個並未侍侯她的主人,卻抬頭往別處張望。人們也許會想到:繪畫的藝術促使維米爾考慮到一個女人的兩面性而把她分解成兩個造形來表現。

一般說來,在維米爾的作品中,人物周圍的光線和顯示人物輪廓的光是很雜亂的。在這些精心構思的作品中存在著混亂的說法也許讓人難以接受,然而,這種光的效果在這幅畫中明顯地表現出來,但人物的精巧構圖分散了我們注意力。各種各樣的恐怖潛藏在沒有光線的陰暗之中,我逐漸感到維米爾畫中的人物都嚮往著消除恐懼的柔和光線。

維米爾短暫的一生留下35幅油畫作品,內中有不少精美之作。從他50年代的宗教題材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尚未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之後,受哈爾斯的藝術影響,採用了深重背景的強烈明暗對比畫法,喜歡用闊大筆觸,造型剛勁有力,雖畫宗教題材,但畫中人物形象、服飾和環境均為荷蘭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這時已顯露出作為一個風俗畫家藝術特色。

荷蘭人對繪畫的喜愛已成為一種嗜好,不論家境貧富,必置數幅油畫懸掛室內,作為美化裝飾。為適應市場和購畫者審美需求,維米爾的畫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尤其對光的運用十分重視,他擺脫了倫勃朗式的聚光畫法,他喜歡使畫面的室內充滿陽光,並使光線灑落得和諧勻稱,使各種織物陳設更顯得熱情華美。他常把畫中人置於窗前,即使人物帶有強烈的明暗對比,又顯得十分和諧自然,這種「窗邊人物」的處理成了維米爾風俗畫的一個特色。維米爾不僅是風俗畫大師,也是優秀的風景畫家,從不多的風景創作中,可見他熱愛生活和崇敬大自然的情感。他雖身處貧困,但他對這個世界仍然懷有無限美好的憧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家 的精彩文章:

中央美院年輕的美女教授裴詠梅的繪畫藝術
夏夜清荷——賞張大千、齊白石、劉海粟三位大師荷花圖,太精彩

TAG:書畫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