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隔40年,相距212億公里,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仍在和地球聯繫!

時隔40年,相距212億公里,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仍在和地球聯繫!

根據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最新數據,人類探索未知太空的「先鋒」——「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分別距離地球212億千米和175億千米,單程通訊時間長達19小時39分和16小時14分。

相當於NASA的工程師早上起來向「旅行者」打個招呼:你們還在嗎?等收到「兩兄弟」弱弱的回復:我們還在……都已經第三天下午了!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兩個旅行者探測器先後訪問了太陽系的4個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發回數以千計的照片和大量珍貴數據,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的固有認知。

作為上世紀「太空競賽」的產物,設計壽命5年的旅行者探測器已工作了近41年,「旅行者1號」早在2012年就突破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而「旅行者2號」正在向太陽系邊緣挺進,遲早也會進入恆星際空間自由自在的漂泊。

讓人驚訝不已的是,這兩個「老邁」的探測器還在不斷地向地球發送數據。雖然搭載的科學儀器有很多因故障或動力不足停止運行,但下面這些儀器仍然運轉正常!

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光譜儀(PLS):研究太陽風(太陽釋放的帶電粒子流)如何與行星相互作用,評估恆星際空間的等離子體。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宇宙射線檢測系統(CRS): 探測宇宙射線(來自太陽系外部的高能粒子)。CRS系統能檢測到探測器周圍的電子和質子,當旅行者號接近太陽系邊緣時,太陽風遭遇星際介質而明顯減慢,宇宙射線強度急劇上升,就證明它已真正進入恆星際空間。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磁力計(MAG):用於測量太陽磁場在距離和時間方面的變化。目前,磁力計正在收集太陽系邊緣和恆星際空間的磁場數據。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低能帶電粒子(LECP)實驗設備:用於尋找和測量電子,質子,α粒子和其他重元素。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等離子體波子系統(PWS):用於分析行星磁層中的等離子體波和低頻無線電波譜。這個儀器還第一次記錄下來自遙遠星際空間的神秘「聲音」。

除此以外,兩個探測器搭載的其他科學儀器都已失靈或出於節約能源的考慮而被停用,其中就包括拍攝了許多經典照片的攝像機。

NASA專家估計,為旅行者號提供動力的鈈電池能工作到2025年左右。在此之後,能源耗盡的旅行者兄弟將徹底放下一切包袱,在漆黑寒冷的星際空間無拘無束的漂流,伴隨它們的是無數或明或暗的星辰。

300年後,旅行者1號將飛臨奧爾特星雲,4萬年後將靠近格利澤445恆星。2億年之後,當人類文明都已化為廢墟的時候,它將來到銀河系的邊緣,遙望燦爛的河外星系。也許到那時,對孤獨的旅行者1號來說,真正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眼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支配地位堪比恐龍!正將其他動物變成「夜貓子」!
英媒:歐盟宇航員苦學中文,希望當「神州」副駕駛登上中國空間站

TAG:氪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