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珠澳大橋!非凡壯舉!

港珠澳大橋!非凡壯舉!

粵港澳大灣區覆蓋5.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人口約6800萬,涵蓋11個城市: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省的9個城市。 世邦魏理仕地產諮詢服務公司的馬科斯·陳(音)曾表示過,這一地區已經相當具有活力,經濟富裕。「它佔中國國土面積的不到1%,擁有不到5%的人口,但是產生了中國12%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全球其他國家對比時,他說「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擁有排名全球第11位的經濟總量」。

港珠澳大橋毫無疑問是工程史上的非凡壯舉。它可抗8級地震、抗擊16級風力超大颱風,以及防30萬噸超大貨運船隻的撞擊,使用了40萬噸鋼鐵,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是舊金山金門大橋的4.5倍。

創下了多個世界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最大的鋼結構橋樑、世界最長沉管海底隧道、世界首創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等等。技術上最困難的是建造6.7公里長的海底隧道。隧道是關鍵部分,因為珠江口是全球最繁忙的運輸區域之一。據稱,每天有超過4000艘船隻在這片水域行駛。

隧道連接兩座人造島嶼,每個島嶼面積達10萬平方米,位於相對淺水區。從零開始建造島嶼也不容易。框架由120個巨大的中空鋼鐵圓柱構成。

港珠澳大橋建設景觀工程,擬設白海豚觀賞區和海上觀景平台

港珠澳大橋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時候,每一節的排水量約75000噸,而遼寧號航母滿載時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噸。

沉管預製由工廠化標準生產,使用鋼筋量相當於埃菲爾鐵塔。在這75000噸重的沉管下面,是預先安裝好的256個液壓千斤頂。

海上的氣候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沉管浮運和對接的成敗。一年多前就與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合作,做精細化、小區域的海洋環境預報,每天堅持監測預報,花費達3000萬元,只為每個沉管找兩三天的作業時間。

在沉管隧道安裝之前,還要在挖好的基槽中做碎石基床基礎,即要在40米深的海底,鋪設一條42米寬、30厘米厚平坦的「石褥子」,而這條「石褥子」的平整度誤差要控制在4厘米以內。

港珠澳大橋「履歷」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

中國新的地標性建築世界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

「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將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正式通車,全長55公里,一橋飛躍伶仃洋,珠海、香港、澳門間的行程將只有短短30分鐘,粵港澳大灣區的雄偉藍圖就在前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高 的精彩文章:

腳尖上的麗江,不止有古城,還有你我和他!

TAG: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