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上海啟動 強攻四大關鍵技術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上海啟動 強攻四大關鍵技術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啟動會7月3日在上海舉行。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將圍繞5nm及以下集成電路,聚焦四大共性技術,支持國產高端晶元在國內製造企業實現生產。

「公司+聯盟」 行業協同創新模式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依託上海集成電路製造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採用「公司+聯盟」的方式,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行業龍頭企業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等建立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機制,以行業協同創新模式組建,逐步吸收更多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打造國家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平台,著力解決我國集成電路主流技術方向選擇和可靠技術來源問題,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保護。

聚焦5nm及以下集成電路研發

創新中心將圍繞5nm及以下集成電路,聚焦新器件研發、先進模擬和模擬技術、EUV光刻工藝及OPC技術、先進集成工藝四大共性技術,以實現器件結構創新和工藝創新為目標,為產業技術升級、未來大生產線建設提供人才、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國產高端晶元在國內製造企業實現生產。

國家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以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中試為目標,專註感測器設計集成技術、先進位造及封測工藝,布局感測器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和物聯網應用方案等領域,以「公司+聯盟」模式運行,力爭打造世界級智能感測器創新中心。

著力解決關鍵共性技術供給不足

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啟動會上講話表示,創新中心要著力解決集成電路工藝、功能器件結構、材料、系統集成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的供給不足問題;要通過產業創新聯盟組織協同開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範應用;要加強股東之間的合作,建立起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創新機制;要通過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企業委託研發和為行業提供公共服務等方式,推動集成電路、智能感測器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向產業轉移轉化;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逐步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造血和自我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半導體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上半年全球前十大封測廠排名出爐!中國廠商表現如何?
證監會披露小米CDR招股書:五大看點值得關注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