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山將打造影視人才培訓基地

佛山將打造影視人才培訓基地

深剖析

聚 焦 城 市 熱 點  , 解 讀 公 共 政 策

6月3 0日 下 午 ,「從 中 國 到 好 萊塢———國際電影大師共話中國電影發展」論壇在佛山順德羅浮宮星座廣場舉行。知名導 演 賈 樟 柯 、文雋、電影教育學家劉海波進行高峰對話,共同探討影視發展未來趨勢,把脈佛山影視產業發展態勢和影視人才培養機制。

隨著中國(南方)影視中心的落戶,佛山影視產業可謂蓬勃發展,影視企業不斷增加,但不得不面對的是全產業鏈影視人才緊缺的問題。早在今年3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下簡稱「上海溫影」)已經與佛山市卓藝職業培訓學院(下簡稱「卓藝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佛山人才培訓基地,目前基地已經進入實質運作階段,計劃於9月開課。

「影視產業的發展其實還是教育問題,培養與當地粘合度很高的電影工作者,讓他們與地方緊密聯繫起來,是當地影視發展的長久之計。」賈樟柯在論壇上表示。

談產業

兼顧本土特性和輻射力

論壇上,佛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甘綺霞透露了一組數字: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市的影視及相關企業達到706家,新增影視製造企業220家,增長率達到338%。數字所呈現的,是2016年中國(南方)影視中心落戶佛山、20 17年佛山出台《扶持影視產業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舉措的疊加相應。

在香港導演文雋看來,佛山發展影視產業對於香港電影人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一個多小時的地緣距離,「同聲同氣」的廣東話,加上影視城等配套設施日益完善,讓香港很多劇組願意前往。從《葉問1》到《葉問2》、《葉問3》,到《決戰食神》以及《追龍》,香港電影人是推動佛山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客觀地說中國的影視中心還在北京,香港曾經也是電影的中心,目前內地也有好幾個影視中心,比如從上海輻射出去的華東地區。現階段也許我們電影人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跑北京,但為什麼南方不能有影視中心?」文雋表示,佛山本身的歷史底蘊很好,有電影的基因,有與電影相關的文化如李小龍、葉問等,這是佛山的先天優勢,需要輻射開去。

事實上,除了影視基因,雄厚的製造業基礎也成為支撐佛山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電影教育學家劉海波表示,文化產業是各地升級轉型的方向。在佛山,企業家擁有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自然也是資本集聚之地,作為文化產業龍頭的影視產業,就是佛山民間眾多資本需要找到的突破口。面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騰出去的企業、空下來的廠房都需要有新的產業來補充。這些都是佛山發展影視產業最直觀的優勢。

「我覺得佛山的影視產業政策推介和影視作品,可以想想如何輻射到泰國、馬來西亞、香港、台灣這些地區。」賈樟柯建議佛山從地緣優勢思考更多可能性。在他看來,中國電影開端的就是廣東人和上海人,廣東有很深厚的電影文化,人才很多,能夠製作出本土色彩很強的作品。因此更要思考作品如何兼具輻射力,又兼顧本土的特性。

談人才

影視產業里的重中之重

2016年初,廣東貓咪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有連拍攝網路大電影《球王》,雖然取景地在佛山,但是只有6個扮演雜工是來自佛山,連臨時演員也需要從廣州、深圳等地招募,服裝師、煙火師等技工類的人才佛山也比較稀缺。到了2017年底,佛山重要的影視取景地西樵山國藝影視城公布,目前登記的群眾演員超過1.5萬人,當年接待劇組超過70個,但幾乎大部分的服裝、化妝、道具工作人員都是隨組而來的。

當產業逐漸集聚發展,處於影視產業起步階段的佛山正花大力氣不斷完善資金、配套、服務等環節,而相應凸顯的,是產業人才缺失的大問題。在這場「大咖」論道中,三位嘉賓不約而同地提了影視產業人才短缺的問題。

被稱為「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有著自己的經歷:計劃經濟年代,全國一年生產的影片產量為100多部到200部,逐漸開放後增加到300-400部,從編劇、導演這樣的創作主創,到各個部門具體創作人員,比如創作設計、道具、攝影,這些年中國電影培養的整個人才的配置是按照這樣的產量配置。而這幾年電影產業高速增長到700-800部,電影人才儲備就不夠用了,「哪怕一個優秀的燈光工人、攝影工人都是搶手的,如果你不提前3-4個月預約,他的話筒源、推軌的軌道源都找不到。」

「我覺得一個靈活、有創意的電影工業核心在於人才,作為電影產業或者作為大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部分,電影的核心生產力是人,是創意人才。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要有好的人才政策,好的人才政策能夠給這些創意人才有施展自己才華的天地,成就自己的機遇。」賈樟柯從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中總結出人才重要,「我們有時候覺得財力很重要,電影靠錢,但是有錢沒有人才不行啊,或者你怎麼把財力轉換成人才的吸引力」。

要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劉海波提出了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優厚條件,把領軍人才從外地引進來,但在全國都在發展影視產業的情況下,這個戰略實施並不容易。另外一條路就是自己培養人才,「對佛山而言,最切實可行的還是培養自己的人才,通過與其他地區的影視院校的合作建設佛山的人才培養基地。」

辦教育

打造佛山人才培訓基地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必須有一批人,從高端到終端,人才從哪來?上海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開始建自己的電影學院。我們需要創新一種機制,讓一線電影人能夠進入大學。如果佛山要發展佛山的電影產業,我們也希望通過新型的人才培養、教育帶動。」劉海波表示。

在這樣的需求下,今年3月,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與佛山卓藝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佛山人才培訓基地,共同培養新型影視人才。劉海波稱,希望通過影視人才培訓基地的落地,助力南方影視中心建設,推動佛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此次雙方聯手共建的基地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計劃把學院建設成為全省最高端的影視人才培訓學校。屆時,學院將配備影視特效化妝綜合實驗室、影視製作專業數字審片室、影視表演專業教室等影視專業配套。開設的專業包括影視化妝設計、影視表演、影視編劇、電影製作、3D動畫與視覺特效等等。首個雙方合作開辦的「中美影視製片管理班」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課,影視培訓班也將陸續開班。

這些年中國電影培養的整個人才的配置是按照300- 400部的產量配置。而這幾年電影產業高速增長到700-800部,電影人才儲備就不夠用了。哪怕一個優秀的燈光工人、攝影工人都是搶手的,如果你不提前3- 4個月預約,他的話筒源、推軌的軌道源都找不到。

——— 知名導演賈樟柯

采寫:南都記者

關婉靈

實習生 馮展君

攝影:南都記者

關婉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其實,我走路經常摔跤主要是為了吻他……
許家印「輸血」賈躍亭 恆大67億港元入主FF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