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紀輕輕,人生的意義關你什麼事

年紀輕輕,人生的意義關你什麼事

年紀輕輕,

人生的意義關你什麼事

文 / 張笑恆

節選自《你若輸得起,就能贏得到》

在哲學上,有六個問題堪稱終極問題,這六個問題分別包括三個唯物論問題和三個唯心論問題。三個唯物論問題是:如何更好地認識宇宙世界並解決關於宇宙的問題?如何更好地認識人類社會並解決關於人類的問題?如何更好地認識自我人生並解決關於人生的問題?三個唯心論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其實,很多人都考慮過類似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的話題,然而,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導致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很迷茫。

思考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但是思考過度則往往會成為行動的絆腳石。尤其是我們才二十多歲,還年輕,沒有經驗,看問題往往簡單、偏激,很容易得出負面的結論。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在監獄裡被關了20多年,後來刑滿釋放了。然而他不知道出了監獄自己還能幹什麼、能為別人做什麼,因為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了,原來的規則也都變了。他一下子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和價值了。他想回到監獄,因為監獄裡有他的位置,別人需要他。但監獄不再要他了,所以最後他選擇了自殺。

迷茫的人總是失掉對未來的信心,相信一些充滿負能量的話語,開始變得消極。其實真正去做比想更重要,如果不做永遠都不會前進。如果對未來產生憂慮,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往往就會讓自己躊躇不前。

《論語·二十》載:「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說,當時季文子做事情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孔子知道了後就告訴他,想兩遍就可以了,不要再多想。我們在生活中總有一些早就應該去做卻一直拖著不去做的事情,儘管這些事情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總是有一個借口:沒有時間,以後再做。其實,這些想做的事,如果你馬上動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變得豁然開朗。

過多地思考人生就是在自尋煩惱,拖累了自己前進的腳步。正如俞敏洪所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在過度思考人生中,我們會變得膽怯,會變得患得患失,想到實現夢想要經歷種種痛苦,便開始懊惱煩躁,以致不肯邁開腳步去追尋夢想。

有的人有了夢想之後,要麼處在長期猶豫之中,遲遲拿不出實現夢想的具體行動,要麼碰到一點兒困難就打退堂鼓,甚至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常言道:心動不如行動。再美好的夢想與目標,再完美的計劃和方案,如果不能儘快在行動中落實,最終只能是紙上談兵,空想一番。

所以,當我們開始想要思考的時候,不妨直截了當地做,先做完再說,這樣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把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這個習慣改一改,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本該早已做完的事情還沒有做,有很多完全可以實現的夢想還沒有實現。

1954年的一天,雷蒙·克羅克駕車去一個叫聖貝納迪諾的地方,他看到許多人在一個簡陋的餐館前排隊,人們在那裡買漢堡和薯條。此時的雷蒙·克羅克已經52歲了,但他意識到這種快餐式的生活即將風靡世界,於是隨即向該餐館的麥當勞兄弟買下了漢堡和薯條的專利權。

家人知道消息後極力反對他:「你都52歲了,還想著創業?」但雷蒙·克羅克毫不退縮,他認為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把第一家店開起來。他馬上投資籌建他的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麥當勞已成為全球性的快餐公司,雷蒙·克羅克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雷蒙·克羅克可沒瞻前顧後地想,也沒有猶豫不決地考慮得失,他所想的僅僅是:「這件事想不想做?」想,就立刻去做,所以他佔得了先機,最後取得了成功。

年紀輕輕的一個人,別忙著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是七八十歲的老哲學家們該做的事。並且,人生的意義從來不是你坐在家裡思考出來的,而是你經歷出來的。所以,多思考遙遠的未來,不如就此去施加行動,多做少想往往能夠使我們找到真正的方向,並鼓足勇氣前進。

《你若輸得起,就能贏得到

by張笑恆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時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渴望去贏。不經歷輸的累積,就永遠等不到贏得飛躍。請記住,只有輸得起當下,才贏得到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採雅集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和他的對手們

TAG:博採雅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