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葉青林事件展現民進黨當局「媚日抗中」意識

葉青林事件展現民進黨當局「媚日抗中」意識


台灣《中國時報》3日發表評論表示,前陣子發生一件大事,就是大陸資深記者葉青林被台灣方面的陸委會拒絕入境,給的理由竟是報導「假新聞」。但查來查去,根本沒有什麼假新聞,有的只是他在報導花蓮地震的時候,碰觸到民進黨的敏感地帶罷了!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二月花蓮出現強震,造成慘重災情,台灣急需外界救難的支持。當時,大陸在第一時間主動說要派遣搜救隊來台,但是卻被民進黨當局給擋下,並轉個頭請日本的搜救隊過來,葉青林那段期間正駐台採訪,見證了整個救災過程。

據葉青林的說法,日本搜救隊在災難現場坐壁上觀,不願涉入危樓,只是在旁邊教台灣人怎麼使用生命探測儀。深入調查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不專業,技術人員就那麼一個,其他六個都是自衛隊、海上警室廳、外務省等單位的保防官之類。

台灣知名政論名嘴邱毅指出,在花蓮震災發生時,台灣當局首先拒絕了大陸搜救隊,卻卑躬屈膝迎來了日本指導團。這些以「上國之姿」來台的日本人帶來了一台生命探測儀,在救災現場卻說:「現場太危險,我們不能進去,找另外地方,我教你們如何使用機器,你們自己進去」!這一幕被採訪中的葉青林捕捉到並如實發出報道。

簡單來說,民進黨當局在危急時刻不去管災民死活,不以救災為優先考慮,真正目的還是在搞政治操作。當然,這件事被披露後,讓民進黨整個很沒有面子,於是派陸委會出來打壓葉青林,說他製造假新聞。

對此,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說,大陸記者葉青林申請入台受阻,台灣方面陸委會在新聞稿中毫不避諱地承認,拒絕葉青林來台採訪的理由,是因為「絕不容許陸媒記者以製造假新聞方式,散播不實言論」,指涉的是先前花蓮地震時,葉青林曾報導日本救援隊拒絕進入救援現場。

表面上的理由往往不會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要從不經意的言行或長期的行為一窺究竟。

真相會說話。葉青林的報導來自新聞現場,而且還有視頻佐證。即使觀察重點和評論角度與民進黨當局所期望的不同,但其內容並未違反新聞倫理和新聞專業要求,自然屬於百分之百的採訪及言論自由,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以「製造假新聞」、「散播不實言論」為由,阻止葉青林再次申請入台。

民進黨並非不懂何謂新聞自由,卻寧可公然曲解,其理由當然就只有一個,即「為政治需要」而服務。第一、大陸記者的報導角度,不符合蔡當局和部分媒體刻意塑造「台日親善」的基調。第二、此時兩岸關係惡劣,找個理由,拒絕大陸記者來台,作為民進黨當局向大陸表達憤怒的出口。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記者葉青林只是正巧成為民進黨當局抒發「敵中」、「仇中」情緒的代罪羔羊而已,所謂「假新聞」、「散播不實言論」全都只是說辭罷了。

更可笑的是,一群政客及媒體更以「大陸新聞不自由」為理由,來質疑大陸記者有何資格要求新聞自由。在他們看來,大陸記者的報導一定不可能是「客觀公正的」。在這群政客及媒體的眼中,大陸記者來台都負有「組織交辦的宣傳任務」,「絕對不能讓他們如入無人之境,歡迎他們來統戰」。如果這些論調為真,那麼又何必只拒絕一位大陸記者來台?乾脆把所有目前在台灣的大陸記者全部趕回去,然後把大門全部關上。

民進黨當局當然不敢如此,因為他們還是想披上一層尊重新聞自由的外衣,假裝新聞自由是他們堅信的價值。但蔡英文當局忘了,就事論事是新聞報導最基本的原則,大陸記者葉青林的報導有新聞現場視頻為佐證,陸委會與他的差別在「觀點」,民進黨當局認定「假新聞」是故入人罪。

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蔡英文當局的思維是愚昧的,放棄了台灣的新聞自由價值;手法是拙劣的,歪曲事實故入人罪;動機是不道德的,惡意製造兩岸敵意,將得不到理性民眾的支持,只會讓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

蔡英文也許希望兩岸能維持良性互動,但現實上,她已走上「既離且敵」的不歸路,親綠媒體的搖旗吶喊,更讓兩岸關係加速陷於危局。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偏執的意識形態帶來愚昧。他們找盡各種理由,只為了一個目的:想告訴民眾為何不要與大陸走在一起,兩岸為何要儘快分離。葉青林事件是為了這個目的所創造出來的案例,所謂「假新聞」、「散播不實言論」只是達成其目的之借口而已。

葉青林事件不會是唯一,除非蔡英文展現領導力,改變民進黨思維,否則未來民進黨執政的日子裡,還會製造出更多的類似事件,理由或許不同,但其強化兩岸「離與敵」的目標卻是一致的。

來源:中國台灣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不顧馬英九當年警告 如今得到血淋淋的教訓
陳水扁憂「綠色泰坦尼克」撞冰山 支招蔡英文「攘外必先安內」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