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朗普有錢十多倍的政治明星,人生準則是:不抱怨,去改變

比特朗普有錢十多倍的政治明星,人生準則是:不抱怨,去改變

文/華商韜略

近期有新聞報道稱,現年76歲的彭博社創始人、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有意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直接挑戰特朗普。

對特朗普的很多政策,一向持抨擊意見的布隆伯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就曾公開宣布考慮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並透露願意為此自掏腰包至少10億美元。但由於擔心自己的參與會稀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或桑德斯的選票,因此布隆伯格最終未參選。

2020年如果他最終參選,特朗普可能將迎來政治生涯上最強勁的對手。因為不論在民眾聲望上,還是特朗普一向自豪的兩個方面(財富和能力),布隆伯格都完全可以把他碾壓的稀爛。

特朗普一向自詡非常有錢(個人資產31億美金),但布隆伯格累計向社會捐款額(25億美金)都快接近特朗普的身價了。而和布隆伯格的500億美元身價相比,特朗普的財富完全是小兒科級別。

而在個人能力方面,特朗普一向自詡為是成功的商人,懂得做生意,所以能為美國爭取到最大利益。但特朗普作為富二代的經營能力和白手起家的布隆伯格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

布隆布格不僅赤手空拳創辦了的全球最大財經資訊社——彭博社,而且還連續干過12年紐約市長,且表現極佳。

在紐約市長任上,他每年僅領取象徵性的1美元薪水,還把60億美元財政赤字變成36億美元盈餘,甚至還將市民的平均壽命增加了2.2年。

不論是在商業上,還是政治上,布隆伯格都表現卓越,展現了不凡的才能,而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很重要一點源於他的人生準則:不抱怨,去改變。

這一點,布隆伯格深受其母親的影響。

大一那年,布隆伯格的父親病逝。母親原是一名家庭主婦,面對變故,她沒有抱怨,而是自學各種技能,外出工作,供布隆伯格和妹妹繼續讀書。布隆伯格說自己繼承了母親的處世態度:盡你最大努力做你能做的事,然後繼續做下一件事。

後來他一直以這種態度應對人生起伏。

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布隆伯格進入華爾街的所羅門兄弟公司。彼時,所羅門還是一家小型投行,布隆伯格是該公司唯一的哈佛畢業生,但卻被安排到一個沒有空調的地下室,數債券和股票憑證。

布隆伯格不滿意這種安排,卻沒有抱怨,他努力干好這份「奴隸一樣的」苦差事。3個月後,他被晉陞到購銷部,年底又被安排到交易大廳,成了一名薪水不低的真正「職員」。

第七年,布隆伯格已成為公司合伙人,領導整個股票部門。

但接手股票部門六年後,布隆伯格卻被撤職,調去管最冷清的計算機部。

這依然沒有改變布隆伯格的工作態度,集合計算機部和當時的市場狀況,他提出了一個開發金融信息終端機的設想,改變華爾街當時靠人工更新信息的局面,為此不斷向老闆諫言。

但老闆沒有採納他的建議,而是將公司與一家上市公司合併,廢除合伙人制,並解僱了他。

布隆伯格在所羅門工作了15年,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個小時,從未想過跳槽,他始終看長遠,看大局,處處維護公司,最後卻被一腳踢開。

那一年,布隆伯格39歲。

自己付出了真心、熱情、努力,收穫的卻是解僱,面對如此變故,布隆伯格沒有憤世嫉俗,而是積極樂觀,尋找新機會。是年10月,他創辦彭博公司,生產自己在所羅門心心念念的金融信息終端機。

80年代,債券成為華爾街增長最快的金融產品,但在彭博終端機出現以前,債券信息基本採用人工方式更新,效率很慢,而且很依賴具有利害關係的券商。

布隆伯格決心改變這種局面。

憑藉在金融和軟體領域的優勢,他研發出一種能實時顯示多種債券信息,且信源獨立的終端機,通過該終端機,用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哪些債券便宜、哪些貴。

強大的產品優勢讓彭博終端機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高端用戶,包括美聯儲、各國央行、華爾街機構、甚至羅馬教廷。

該項目的空前成功,很快成為彭博的支柱業務,如今一年營收超過70億美元。

布隆布格的另一大商業成就是創辦了彭博社。

1990年,他請一名原《華爾街日報》的金融記者創立彭博社,開始向民眾提供及時準確、分析深刻、文筆精彩的金融財經內容。

沒幾年,彭博社就在金融財經領域異軍突起,匹敵百年大報《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後來又發展了廣播、電視、網路等平台,如今更已成為全球最大財經資訊社。

「不抱怨,去改變」,讓布隆伯格不斷走向成功。

他說:「生活是一種妥協,但我從不向後看。」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他靠房地產發家,卻靠開書店贏得尊敬
曹德旺:用一大杯涼茶換來的人生第一桶金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