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卷有益:舉直措枉 用人之道

開卷有益:舉直措枉 用人之道

題記(於2018年1月3日)

丁酉冬月,二九天寒,雪積待下,日暮景遠,忙中偷閑,耕書為樂。余好讀書,不求甚解,自視甚高常以非為是;好為人師,不辨顏色,知人厭之又樂此不疲。曾忝任教育微信編者,日以繼晷,編引裁置,廢寢忘食,而又常錯常新。然食髓知味,難驅心魔,舊情不舍,遂申請個人公眾號,取名萬家儒耕,蓋儒學田中儘力深耕之人也。本名萬氏鴻斌,古澶州今濮陽黃河灘人,喜歷史好論語,無相關學歷,諸事不深;當教師任校長,有中高職稱,名實難副。而今而後,不舍論語,自解經典,煮字為文,聊以自樂耳。

舉直錯枉用人之道

(成稿於年前,今日稍作修改)

「為政之要,在於得人」。的確,用什麼樣的人,怎樣用人,既是關係國家存亡興廢的根本,亦是事關事業成敗治亂的關鍵。「一人可以興邦,一人可以亡國」,絕不是危言聳聽。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對於手握權柄的人來說,用人是決不可輕略的頭等大事。如何用人,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選拔任用正直的人,廢黜邪惡的人,民眾信服。任用邪惡的人,廢黜正直的人,民眾難服。」,即「舉直措諸枉,用人之道也」。

上古時期,舜帝治理天下,選拔正直無私、公平正義的皋陶為士(司法官),其法不阿貴,執法以正,則不法小人銷聲匿跡;伊尹相商湯,察民情、強軍事、興文教,親君子遠小人,親賢人遠佞臣,則天下治。

劉邦欲廢太子劉盈立愛子如意,御史大夫周昌,為人正直,敢於直言,他脫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廢太子之事由此擱置。

魏徵忠心體國,嫉惡如仇,敢於直言犯諫,道理正確,撞破南牆不回頭、不退讓。一次,唐太宗正在賞玩一隻珍鳥,太監急忙稟告魏徵求見,嚇得李世民急忙將鳥藏入袖筒。魏徵明知不問,故意短話長說,磨足了時間告退,「珍鳥死之久矣」。李世民把魏徵比做一面察得失的鏡子,演繹了一段君仁臣忠的歷史佳話。

一個人功成名就,往往會心生怠惰,驕奢淫逸,唯我獨尊。齊桓公前期,用人以賢,不計管夷吾「一箭之仇」,拜為「仲父」,在其「尊王攘夷」之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稱霸諸侯近半個世紀。但是,為政四十餘年的齊桓公垂垂老矣,開始聲色犬馬,陶醉於別人對他的恭維聲中,唯我獨尊,順昌逆亡。歷史就是這樣,「讒邪進則眾賢退,群枉盛則正士消」。在齊桓公的周圍出現了易牙、豎刁、公子開方等曲意阿附、巧言迎合的親信集團。

易牙善烹飪,總是變著法子滿足齊桓公的口腹之慾。一次,齊桓公說:「世間美味,吾盡嘗矣,獨不知人肉之味。」當天晚上,就有了一盤異常鮮美柔嫩的蒸肉擺在了齊桓公的面前。原來易牙將其三歲的兒子蒸了。齊桓公認為易牙對其忠心鑒日月。

豎刁為了服侍、效勞、效忠齊桓公,竟將傳宗接代的男根割去,齊桓公認為其舍己為君,「猶可疑乎?」。

公子開方本來是衛國的貴族,「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一十五年而不歸」,齊桓公認為其忠貞忠信,堪可大用。

對此,管仲勸告說:人啊,沒有不愛自己超過愛別人,如果對自己身體都忍心殘害,對別人豈不更忍心下毒手?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如果連自己的兒女都能下得狠手,他對誰下不得狠心?沒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如果十五年都不想見父母一面,對其他人怎能不拋之腦後?面對病榻上的仲父,齊桓公口頭上答應了,將三人逐出宮門。然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管仲已死,再無人敢諫,「於是皆召反」。

人生如流,花開花落。齊桓公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一場大病不期而至。原來天天守在身邊的三位「忠臣」,為保富貴,便分別擇枝而棲,各保其主(齊桓公的公子)。後來,「公有病,易牙、豎刁、公子開方相與作亂,塞宮門,築高牆,不通人,齊桓公餓死於壽宮,蟲流於戶,蓋以楊門之扇,二月不葬也。」由於宮廷作亂,各保其主,無人顧及齊桓公。一代雄主擱於宮中達三月之久,身體只蒙著一扇楊木門板,蛆蟲溢於門外。從此齊國中衰,失霸。

一個極其成功的人,最可怕的敵人其實就自己。又一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典型。

用人,必須慎之又慎。

自題小像

我家黃河曲,祖貧生計艱。

忠厚植胸臆,良善示人前。

也知巧言暖,偏出直語寒。

天性本如此,多說已惘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家儒耕 的精彩文章:

TAG:萬家儒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