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可奈何花落去」,神童晏殊作不出後句,不惜向下屬討要

「無可奈何花落去」,神童晏殊作不出後句,不惜向下屬討要

文/王國棟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如此千古佳句,它的誕生卻大有一番來歷。歷史上是把這首詩的作者列為晏殊,但事實上作者晏殊只作了詩的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後句:「似曾相識燕歸來」是一個芝麻小官都江尉(晏殊時任樞密使)王琪所作,晏殊厚著老臉給王琪討要後句,並對此事作了詳細的記載。

晏殊是北宗真宗年間聞名遐邇的神童,其七歲就能作詩,還是個少年就天下聞名。宋真宗親自召晏殊到宮中考核,小神童不但不害怕,還超水平發揮,宋真宗大喜,授秘書省正字,正八品官員,時年十四歲耳。

晏殊為官圓滑,左右逢源,三十歲出頭就當了樞密使(國防部長),跨入宰執之列。

別看晏殊是武官中的老大,其實實在在是一介書生,喜歡風花雪月,遊山玩水。有一天,晏殊酒後詩興大發,隨即作了《涴溪沙》這首詩。但是其靈感至:「無可無奈何花落去」時戛然而止,怎麼也作不出後句。這詩人吶,最惱恨的事情莫過於此了,一首好詩作了一半,沒了下文。晏殊為此天天失魂落魄的,把這首詩掛在嘴邊,希望某一刻靈光一現,就把後句作出來,但是一直不能得償所願,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有一年,樞密使大人因公出差杭州。在路過揚州時,藉機遊覽大明寺。北宋時的讀書人喜歡在名勝古迹之地提字作詩,晏殊正是沖著這些來的。晏殊坐在涼亭里,讓隨從高唱朗讀那些題在寺院牆壁上的寺句。可能是詩人水平太差,隨從一連讀了好幾首詩都未能引起晏殊的興緻,直到讀到一首詩時,晏殊才眼前一亮,忙問詩人的名字。原來這是都江尉王琪所作的一首無題詩:「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儀鳳終陳跡,鳴蛙只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

晏殊邀請王琪共進晚餐,王琪乃一芝麻小官,樞密使大人賞臉邀請,豈有不從之理。酒過三巡,兩人放開了身份的差異,開始談論起詩詞風月。晏殊有感於當年《涴溪沙》無法完成的憾事,將無法作出後句的事情向王琪吐露,沒有想到王琪不假思索就作出了「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後句,晏殊一聽,珠聯璧合,簡直就是絕配。

晏殊喜出望外,厚著老臉向王琪討要此句。王琪順水推舟,將此後句送予晏殊。於是晏殊終於把《涴溪沙》完成,全詩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王琪幫了晏殊的大忙,不久後晏殊就把王琪調到了京城,在自己身邊作一名從官。王琪從此平步青雲,躋身朝廷要員之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詩僧齊己詩歌數量排名第五,紀曉嵐稱讚其為唐代詩僧第一
解放戰爭中唯一一個勝多敗少的國民黨將軍,因拍胡宗南桌子被撤職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