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不是葯神,長出頭髮的徐崢完成了導演之路的救贖

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不是葯神,長出頭髮的徐崢完成了導演之路的救贖

用喜劇手法照亮的社會現實,《我不是葯神》在前半段以忍俊不禁的幽默引人入勝,後半段則張弛有度的在法律、利益、生命三者間構建起了一個催人淚目的內核,面對要價高昂的救命之葯,徐崢所飾演的平民小販從逐利到救命的蛻變,形成了電影誘人共鳴,直擊心靈的力量。

基於真實事件「陸勇案」的改編,在真實中陸勇是一個飽受病痛折磨,被高昂葯價耗盡家底的病人,他在了解到印度仿製的「格列衛」同自己服用的正版葯,藥性幾乎完全一樣的境況下,走上了一條助人買葯的代購之路,最終雖然因此被捕,卻被免於起訴。而在電影里,陸勇變成了徐崢所飾演賣印度神油的商販程勇,他在意外接觸到這一群體後,受其中巨大利益的驅動,走上了一條走私印度仿製葯的發家之路。

電影化的改編,無疑使一個真實的故事變的更具戲劇化了起來,作為商人的程勇,他的出發點其實沒有真實事件里陸勇感同身受的同情,他的眼中伊始只有自私的利益,所以最後也理當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電影所賦予這一角色的又並不僅是逐利,伴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遊走於法律紅線的程勇,為了安全金盆洗手,然而面對昔日建立了深厚情誼的病友病逝,在左右兩難的掙扎中他拋棄了自身的安危,成為了電影中用走私葯來挽救他人性命的「葯神」,宛若辛德勒般的人性之光由此動人心房。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增加戲劇性的假藥販子張長林這一角色外,其實沒有絕對的反派,《我不是葯神》所展現的高價葯問題,在現實中其實遠比電影的矛盾更加尖銳複雜。高價葯的背後是葯企付出了海量資金與時間成本才獲取的成果,起訴仿製藥販無可厚非,警察打擊販賣違規藥品的人也是依法辦事,即便是如今的印度,在世界越發重視保護專利權的當下,印度仿製葯也面臨著不小的危及挑戰。

那麼是誰造成了這樣的人間悲劇?是病魔,更是電影中一句令人不願相信卻又尤為赤裸的台詞,「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葯能續命,可面對高達萬元的天價藥物,相信沒有多少普通人能承擔起如此高昂的治療費用,但在生命面前又有多少人甘於放棄求生的慾望?所以才有了真實的陸勇,才有了《我不是葯神》這樣一部電影。我們不可能奢望每一個人都變成富翁,但國家對國民的健康卻應當盡到更多的責任,在電影最後,國家將正版葯列入醫保,藥品價格下調,取消進口藥品關稅,這些舉措都證明了國家制度的優化完善才是打破利益與生命僵局的最終利器。

現代文明中,我們常言生命無價,但面對病魔,貧富卻足以左右生命,如何在保障現代醫學進步的同時,讓普通人同樣能享受現代醫學的成果,是一個在當下中國極難攻破的社會問題,但同樣也是為政者的社會使命,願有一天陸勇這樣的「葯神」不再需要出現,更願貧窮不再是生命的原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髮 的精彩文章:

孫儷曬兒子打籃球照片,網友:頭髮比媽媽的還長!
科發源:染色頭髮如何護理

TAG:頭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