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日實力差距 (2) — 全面抗戰時期 空軍與陸軍

中日實力差距 (2) — 全面抗戰時期 空軍與陸軍

原標題:中日實力差距 (2) — 全面抗戰時期 空軍與陸軍


作者:瀚海狼山


附上期:觸目驚心 — 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前中日實力差距有多大?(上)



七七事變爆發前,中國空軍僅僅裝備600餘架飛機,能作戰的飛機只有200架,全部是買來的。主要是美國、義大利的一戰水平的雙翼飛機。這些飛機速度慢,動作笨拙,火力也很弱。而日本已經開始裝備著名的零式戰機。雙方飛機的性能差距完全不是一個時代。有很多有識之士和海外華僑華人,早就認識到中外飛機性能的巨大差距,因此積極捐款給國民政府,催促趕快訂購外國新一代戰鬥機。


抗戰爆發前幾年,海外華人總共捐獻了一筆巨款,合計可以採購近千架較為先進的新式戰鬥機。但是誰知道這篇巨款匯到國內後,某人貪財的夫人和親戚財長,居然將這筆巨額外匯當做了自己的小金庫,長期存在國內的外國銀行吃利息,而沒有實際採購一架新飛機!抗戰爆發後,中國的對外交通很快被日軍全面封鎖,就是有外匯也買不到一架新飛機了,若說中國不能造坦克大炮是有歷史原因,那麼有外匯也不提前買飛機,某人可得負直接責任。

在抗戰的早期,包括武漢大會戰中,能升空作戰的,除了國內殘存的老式飛機,只有蘇聯支援中國的志願航空隊,帶來了不少作戰飛機,但中蘇的飛機性能對比日軍全部處於劣勢,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武漢會戰還是失敗了。美國的飛虎隊來支援抗戰,已經是1940年以後。


飛機不能自己造,能執行任務的國內飛行員只有400多人。而1937年的日本,年產飛機1500多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每年能生產飛機接近兩萬架,日本在侵華初期的幾次大會戰中,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共投入中國戰場飛機3000多架,大規模轟炸給抗戰軍民造成重大殺傷,我方對此的還手能力微乎其微。


再來看陸軍戰鬥力的差距。從人口上看,當時中國是4億多人。因為內戰一直不斷,國內平時養兵並不少。抗戰爆發前,國民政府現役的步兵是182個師,還有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加上還有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等,總養兵超過170萬人,預備役卻只有150萬人。當時中國人口數量很大,預備役卻很少,說明國府的動員能力非常之差。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日本的總人口為九千萬,日本當時的常備軍只有38萬人,編為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但是當時的日本規定,凡是17歲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說戰爭一旦發生,日本方面可以動員參戰的兵力高達一千萬人以上。


日本積極開展全民性的軍事訓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的預備役人員,最後達到450萬。之前的38萬人成為軍事骨幹,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迅速補充了幾百萬人。可見日本當時的軍事動員體系已經全面現代化,達到了當時的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極高。

日本可以利用朝鮮、中國東北和華北的鐵路網;日本海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可以迅速的把兵員運到中國從東北到華南的全部港口,再通過鐵路輸送到中國的腹地參戰。




當時日本可以每周從本土運輸到朝鮮3個師團,從朝鮮運到東北,每星期運2個師團。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後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運來3個師團。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用兩到三個師的投入作戰,只用一星期,而第二周又可以再運來2個師團。侵華日軍的一個師團實際相當於一個軍。全部國軍主力也很難在國內平原戰場同時對付日軍的4個師團。日軍的動員能力和速度,遠遠超出了國民政府的預見。


而在兵員素質和訓練水平上,兩國差距更大。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早就全面普及了義務教育。而黃埔軍校的招生標準才是高等小學畢業。就算條件最好的中央軍,初級軍官中,不識字的不在少數。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而士兵中的文盲則佔了絕大部分。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這國厲害 — 買來AIM120導彈 裝箱貼牌出口多國 還成功返銷美軍
韓國人「神作」4.5代機 — 武器全外掛 省錢砍彈倉號稱隱身機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