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解剖之關節活動
最新
07-04
對於運動環節的分析是很多教練和瑜伽老師的弱項不知道如何入手,而對於想持續性發展的老師特別是往體態調整和理療方面發展的老師這些又是必須掌握的,所以這篇文章就分享下如何掌握關節活動的知識和怎麼科學的進行環節運動的分析。
註明:上面圖片是解剖術語與俗語都包含在內,分析環節運動以最後兩張圖為準。
屈曲和伸展
環節繞關節的額狀軸在矢狀面的運動;減少或增加角度。
-前/後側傾(骨盆)
內收和外展
環節繞關節的矢狀軸在額狀面的運動;靠近或者遠離中心。
-水平內收/外展
-左/右側屈(脊柱)
-左/右側傾(骨盆)
-手指(足趾)內收/外展
迴旋(換轉)
環節繞關節垂直軸的水平運動;向內或向外旋轉。
-旋內(四肢)
-旋外(四肢)
-旋前(前臂)
-旋後(前臂)
-左、右側迴旋(頭、脊柱和骨盆)
環轉
環節(骨)遠端繞近段做圓周運動
關節運動幅度及其影響因素
關節運動幅度是指環節繞某一關節的運動軸從動作開始到結束所能轉動過的最大角度。是評價柔韌性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影響關節運動幅度的因素包括:
(1)關節面積大小的差別
(2)關節囊的厚薄和鬆緊度
(3)關節韌帶的多少與強弱
(4)關節周圍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
(5)關節周圍的骨結構
(6)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和體育鍛煉等因素
以下內容為我們做環節運動所需要掌握的分析順序,僅供大家作為參考(因為圖片大小原因,我將思維導圖分為了兩張)
如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僅供交流


TAG:瑜伽塑形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