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代最具升值潛力的著名燕山派山水畫家——於立江

當代最具升值潛力的著名燕山派山水畫家——於立江

《江山如畫》(陳列於人民大會堂) 195cm x 500cm 2010年

於立江,號北國布衣,齋號布衣草堂。1965年生,河北三河市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北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燕京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當代名家》雜誌主編,三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燕山畫派職業山水畫家。

於立江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少年曾師承劉靖國、李萬成諸先生,後拜師於中國山水畫研究院院長陳克永先生門下專攻山水畫,並得白雪石,王明明諸先生親點。以造化為師,深入生活,親近自然,了解山水,研究山水,師古而不泥古,在造化與心源、古法與新意之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點,作品漸成自家風貌。作品既有北方大川的蒼茫雄健,又具南方山水的鐘靈秀美。剛柔相濟,宏微兼勝。遠觀煙嵐蒼茫,氣勢磅礴,近看則筆墨精緻,清麗秀潤。大氣雄渾,氣象萬千。王明明先生贊其所畫的水有獨到之處。

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省市級展覽並獲獎,2010年巨幅山水畫《江山如畫》被人民大會堂收藏並陳列,2010年巨幅山水畫《北國金秋》被上海舟山賓館收藏陳列,2011年為三河市政府會議室創作巨幅山水畫《燕山秋韻》,為三河市防空指揮中心創作巨幅山水畫《紫氣東來》,所作大景山水作品廣受市場追捧,幾百件書畫作品被國內外政要、收藏家、畫廊、藝術館收藏。

2006年,於立江著手創建燕京書畫藝術研究院,帶領本院書畫家潛心研究,創作出了一大批藝術精品,為豐富藝術市場和提高文化品味做出了貢獻。2007年又聯合平谷區文聯、三河市文聯、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創辦藝術類雜誌月刊《當代名家》並任主編,堅守「傳承古今中外藝術經典,展示當代藝壇名家風貌」之宗旨,報道有價值的藝術家,傳遞有價值的藝術信息,發表有前瞻性的藝術理論,為藝術家與市場之間搭橋鋪路。辦刊風格嚴謹,堅持高檔次,不為利慾誘惑,拒絕低俗,受到國內外廣大藝術家和讀者的好評,為當代文化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尉曉榕論畫家賣畫取之有道)

一個人活久了,人們就會來討教養生之道;一個家業做大了,人們就會來討教治業之道;一個國家歷史長了,人們也會研討其立國之道。這是自然之事,你有道,人家就要問道於你。同樣,一個畫者從藝多年,前來討教的人便少不了,因為畫,是有畫道的。

沒有畫道的畫家不是沒有,他們只管操練,只講技能和傳習,放著心腦不用,一味地昏聵。昏聵者總有更昏聵的人替他鼓掌,因此倒也不甚寂寞。反而是有道的畫家,至少先要寂寞半輩子,等你把手中這鍋夾生飯煮熟了,熬糯了,人們才會姍姍地來捧場。這怪不得遲到的鮮花,因為你在琢磨畫道,人們也在琢磨你,而琢磨起來都是很費光陰的

儘管真金白銀不能對等畫道的深淺,但有人拿錢光顧你總是好事,這既是對你的佳評,也是對你的貼補。付錢是最辛苦最費力的動作,所以總該是看準了才有力量下單。看到沒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相信沒有足夠的力量,堅信才有足夠的力量。我曾聽到一個段子:「錢是你的命,畫是我的命,你要我的命,我就要你的命。」可見這一買一賣,一邊是切膚之痛,一邊是嫁女心情,原是件性命相抵的事。

終究畫是一張紙,錢也是一張紙,從面上看買畫賣畫只是個紙紙交易,是「所指」的淺層交換,但實質卻是「能指」的價值交換。我的意思是,拿錢買張畫還不算值,買畫道才值,畫道是可讀的,是有開啟力的,這才夠得上「書畫養年」,「子孫寶用」。而想要買畫道,首先要懂畫,懂畫道。而且,甲方乙方都要懂。

若有一問,畫道在哪裡?我回答,在空氣里,你不會滿意,說注到筆端落在紙上,你也不會滿意,說在形而上下間,還是抽象費解。廣告詞喜歡說「看得見,摸得著」。「道」則不同,「道」是無形無跡的。

若問畫道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以為「道」是不可言說的,被說出來大抵就不是什麼「道」了。我相信「道」不可說,畫道也不可說,而且,「道」有多玄妙,「畫道」就有多玄妙。

一幅絕好的畫是可以當作「道」的全息照片去讀解的。畫道的內涵很深廣,連帶也很多。放著精神層面和人格修為不說,單看形式建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就夠攝人了。

舉一例,許多人只把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當風景看,在我看去,那畫上分明是一堆哲學範疇,是一組組充分攪拌的二元對立,是由陰陽、否可、清濁、明晦、剛柔、遲速、周疏、枯濕、往複、平陂等項相生相剋,復又相成相濟而後成的。

其實,玄妙還不在這二元對立,玄妙乃在反覆辯證之中,乃在時時審氣度勢之中,直覺而瞬間地把握變通術。這裡用得上老莊的樸素辯證法,用得上孟子的經權之變,也用得上兵家的奇正之術。畫畫時根本來不及思考,代償思考的便是「畫道」。

現在的畫家比古人更幸運,可資佐用的西方新論多了去了,時下結構符號已為畫者爛熟於心。營養既多,只看消化力如何了。有道的畫家,定然是些消化力極強的人,畫外的東西也能消化。

我想說的其實就幾句話:畫是有畫道的。並非拿小技討生活的行當。畫家賣畫,算是取之有道。搞藝術就得像孫大聖那樣能折騰,但不能窮折騰。畫家應該有錢,但只能在想花錢的時候想錢,不可邊畫邊想錢。

話多無益,總之畫有畫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惠藏 的精彩文章:

TAG:藝惠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