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汽車能解決交通擁堵嗎?答案出乎意料

自動駕駛汽車能解決交通擁堵嗎?答案出乎意料

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加速走向落地,人們開始期待其能夠緩解交通擁堵這一「頑疾」。不過,也有人對此擁有不同看法,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或許將加劇擁堵。那麼,到底是哪一種觀點更為「正確」呢?

當前,全球科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之一的自動駕駛領域更是如此。無論是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還是通用、賓士、豐田等傳統車企,或是優步、特斯拉等等科技新貴,紛紛提升自動駕駛布局力度,以期獲取未來主導權。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加速升級,自動駕駛汽車走向商業化,人們開始憧憬交通擁堵等城市頑疾能夠得到解決。但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真的能夠緩解甚至終結交通擁堵這一難題嗎?業內人士為此分成了兩大陣營,對此爭議不休。

正方:是解決交通擁堵的良方

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實現了從馬車到汽車的升級,更實現了從鐵路到航空的跨越,而現在自動駕駛汽車、飛行汽車等充滿未來感的交通產品正加速落地,無疑將進一步重塑交通體系與城市面貌。

不過,在城市化過程中,交通擁堵一直被認為是難以克服的障礙,已經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桎梏,不僅對市民的出行造成了諸多不便,也束縛了城市的潛力提升。那麼,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能否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呢?

從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初衷來看,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自動駕駛技術致力於提高交通安全性,也致力於緩解乃至最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一般來說,擁堵的原因有許多種,其中剎車波引起的交通擁堵是其中主要的一類。在正常行駛情況下,如果前方車輛踩下了剎車,那麼後面車輛就必須使用更大力度和更多時間來進行制動以及重新加速,這種剎車波的傳遞往往會導致行駛緩慢甚至產生擁堵。

但是,自動駕駛汽車可以藉助車聯網實現信息交互,往往能夠實現提前規劃,因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剎車。同時,自動駕駛汽車也不會闖紅燈、不會隨意變道、不會強行插隊,從而可以較少發生事故和擁堵的可能性。

此外,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將淘汰大量私家車,屆時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將成為主要選擇,人們的停車需求將大幅降低,可以釋放出緊缺的城市交通面積,避免因為停車混亂、停車難導致的部分擁堵情況。

反方:將會進一步加劇交通擁堵

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能夠緩解交通擁堵,也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將加劇擁堵。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會完全取消方向盤、變速器甚至是整個駕駛室,那麼汽車內部空間將有可能變成休息室、辦公室等,人們可以在出行過程中工作或者休息。雖然這樣方便了出行人群,但是也可能會使得人們待在車上的時間延長,從而導致車輛長距離、長時間行駛,進而側面提升交通流量,造成交通擁堵。

世界經濟論壇、波士頓諮詢集團和波士頓市聯合發布的的一項最新研究也表明,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更多地扮演著短途公共交通替代品的角色,相比之前,人們的出行時間反而延長了5.5%。

另外,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可能會致使沒有駕駛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放棄公共交通,而更多地選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樣自動駕駛汽車的數量將不得不持續增長,導致路面車輛增加,閑置車輛也同步增多,這些都是造成交通擁堵的潛在隱患。

解決交通擁堵非「一人所能為」

自動駕駛汽車之所以被認為可以緩解交通擁堵,就在於其可以解放人類的雙手,或者說規避人類的失誤、錯誤操作。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通過感測器收集大量數據,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處理與分析,這樣可以最大化避免發生人類駕駛者的一些失誤,讓車輛行駛更為「準確」和高效。

但是,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達成兩大條件,一是自動駕駛技術要升級到L5級別,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二是自動駕駛汽車普及率要達到100%,也就是路面上不再有人類駕駛的車輛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憑藉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優勢,擁堵問題或許能夠最大化緩解。

不過,很顯然,交通擁堵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並非一項技術的應用就能輕易解決。自動駕駛汽車也許是將緩解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但是並不意味著就是唯一的手段。事實上,交通法規、基礎設施、其他交通工具以及人類的行為等,都是影響交通擁堵與否的主要因素。

並且,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價值也不僅僅局限於解決交通擁堵,其更大的意義在於推動汽車產業的變革和創新交通出行體驗,從而催生出一片新的市場藍海。更大膽的想法是,也許未來人們對於交通擁堵或許不會再如此敏感,畢竟相對於曾經在狹窄的空間內煎熬,自動駕駛汽車能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更有趣的服務。當車上時光變得美好,擁堵或將不再那樣令人煩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智能機器人如何發展?這些巨頭給我們答案
「適老性」智能家居走俏 了解用戶需求是關鍵的一步

TAG:工控中國 |